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國產劇似乎患上了“熱搜焦慮癥”。
一旦有新劇播出,狂轟濫炸式的熱搜宣傳緊隨而至,尤其是一些流量演員主演的劇,播出期間幾十條熱搜是標配!
數量多也就罷了,“社會新聞式”的話題詞也把網友騙得一愣一愣,什么#王一丁喪失生育能力##顧昕入獄#,怎么吸睛怎么來。
與熱鬧的熱搜不相匹配的是,很多所謂的“爆劇”,豆瓣評分不到6分。
熱度與口碑倒掛的背后,是影視劇十年來營銷渠道、方式、內容的巨變,尤其是價格——十年間暴漲不止百倍!
一部“流量劇”幾十條熱搜是標配!
當#呂小天犧牲#這樣的話題詞登上熱搜時,讓不少網友感到無語。
“買的啥破熱搜,我還以為是哪個英雄真的犧牲了。”
“這種熱搜麻煩帶上電視劇名字,否則就是對真正關心烈士的人的極度不尊重。”
影視劇熱搜話題詞越來越社會新聞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此前還出現過“王一丁喪失生育能力”“顧昕入獄”“馮曉琴老公意外身亡”“老黃去世”等讓人乍一看還以為是新聞事件,點進去才發現是影視劇人物的熱搜。
雖然微博在這些話題詞后面用“劇集”“綜藝”等關鍵詞做了區分,但這樣的標注就像是合同中的格式條款一樣,很容易被忽視,依然有不少人被這些吸睛的話題詞騙進去。
除了有“詐騙”嫌疑,影視劇熱搜數量的泛濫也讓不少觀眾很是反感,一部流量明星主演的電視劇,播出期間幾十條熱搜是標配。
以2021年微博綜合指數TOP10榜單為例,西瓜指數顯示,電視劇《女心理師》熱搜65條、《斛珠夫人》熱搜60條、《斗羅大陸》熱搜56條、《風起洛陽》熱搜47條、《掃黑風暴》48條、《你是我的榮耀》熱搜45條……
統計的熱搜中,還僅僅只是以劇名搜索的結果,如果加上主演的名字、主角的名字,可能數字會更驚人。
與熱度不相匹配的,是它們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