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舒天 | 文
(資料圖)
在國內做劇是件難事,難度甚至大于電影,因為劇集相較后者,是大眾藝術里的大眾藝術,以“文娛”二字做拆解,其文化價值往往要讓位于娛樂價值。
這一特性疊加到一個尚不成熟的文娛市場,就會造成一個深刻的矛盾——看者不批,批者不看。
最令人扼腕的例子,或許是2007年由劉和平編劇、張黎執導的《大明王朝1566》,這部作品如今被譽為國產歷史劇的巔峰神作,但很少有人記得,它當年在湖南衛視首播時收視率遇冷,不到0.5%,商業上是一個虧錢的項目。
這個曲高和寡的種子埋下之后,自然對創作造成了反向啟發,再加上技術進步造成的市場下沉,爽劇自此成為時代風尚。直到近幾年,愛優騰大量內容自制后,國產劇市場才重新涌現經得起審視的作品。
|《大明王朝1566》臺詞
但精品內容“賠錢賺吆喝”、時效內容“賺錢損風評”的局面,仍會長期存在,這是因為:
愛看并樂于為某種內容付費的普通觀眾,往往不太關注具體內容的文化內涵和思想性,背景是否還原、細節是否考究,消費者要的只是符合心意的故事;而掌握話語權、懷揣專業標準、負責觀點輸出的媒體和評論者,則往往對流行文化的成績難以買賬,日積月累之下,怒其不爭的情緒要壓過哀其不幸。
兩者有多難兼顧,從最近熱播的《夢華錄》上就可見一斑!
由劉亦菲主演的《夢華錄》并非完全改編自“中國十大古典喜劇”之首的《救風塵》,關漢卿的元雜劇只是靈感來源之一。歸根結底,《夢華錄》是一部古裝偶像劇,拿學術標準對照,或是看它是否契合原著主旨,是沒有必要的。
可之所以出現批評的聲音,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即是:《夢華錄》雖然契合觀劇基本盤,卻未必是精英意識的鐘愛。
聯想到不久前在微博,看到一個被吐槽的劣質古偶“劫法場”的片段:男女主互相拯救,在鍘刀前玩起了疊羅漢,弄得一旁的監斬官和行刑大哥挺尷尬的。
視頻底下來自備注為“影評人”“娛樂自媒體”的評論,基本是抽離、看定、做批判的畫風。一個說“人家明明合情合理、仁愛有序,挑不出什么毛病來”,另一個說“哈哈,國產劇‘正常’情節,所以我不會浪費時間。編劇、導演、平臺加油,下限深著呢,祝早日探底”。
我同樣覺得這個片段很尬,但還是想多問一句:可過往那些年里,當得來不易的好劇被罵、被誤解、被群嘲、被忽略、被遺忘的時候,又有人做過什么呢?
拿最近的例子來說,古裝諜戰劇《風起隴西》雖然豆瓣評分回升到8分以上,但站內評分人數不足10萬人,還不到《夢華錄》的四分之一。批評者不能一邊罵《夢華錄》的戲謔,一邊又忽略《風起隴西》的深意。
|《夢華錄》在熱度和評分上雙豐收
在過往五到十年里,國產劇的創作者與平臺方之所以“顧此失彼”,在魚(娛樂性)與熊掌(文藝性)上二者取其一,正是由于目標受眾只愿意接受前一種內容。如果一定要批評,我們有必要意識到:并不是內容創作者一貫不努力、不學習、不精進。
道理非常簡單,兩個人都在批評創作,而且講的都有道理,內容生產者應該聽誰?當然是聽肯為作品花錢的人。這個道理在海外的流媒體也是一樣的,平臺有且只有一個上帝,就是付費訂戶。
很多常年批評國產劇的媒體人,一邊已經好幾年不看國產劇了,另一邊卻又言之鑿鑿地斷定“國產劇都爛”,他們的聲音自然在生產端那里無足輕重。反觀另一邊,訂閱用戶如果批評國產劇不接地氣、不夠娛樂、男主不夠帥、女主不夠美、場景不夠花前月下,平臺當然要根據反饋做改進,這才有了《夢華錄》。
上線10天豆瓣評分人數超過40萬,開分8.3,即時分數8.6,《夢華錄》是否配得上這么高的分數,它是否是一部足以沉淀的作品,這些問題時間自會檢驗。我想說的是,它如今的表現不是偶然,而是主創洞悉了一部國產劇要出成績,就必須要在內容、觀眾、監管這“三個雞蛋”上謀求一份平衡。
好作品是觀眾養成的,不好的作品也是觀眾養成的,平臺要活下去,要在資本市場面前自我證成,就必須思考權宜之計。比如內容選擇上尋找能營利、能過關的項目(如耽美劇、真人秀、選秀綜藝),商業模式上探索多元化的付費服務。
平臺做這些工作不一定能得到觀察者的青睞,但它如果不做這些,則連被批評的立錐之地都會失去。因為真正的好內容更需要投入和試錯,有時甚至要不計成本,如果資金投入一直捉襟見肘,又如何為好內容計之深遠?
雖然面對質疑,但視頻網站近年還是擺來不少饗宴。那些信奉“國產無好劇”的批評者,恐怕始終對如下內容閉一只眼:
如2017年的《白夜追兇》(優酷)、《無證之罪》(愛奇藝);2018年的《北京女子圖鑒》(優酷);2019年的《慶余年》(騰訊視頻、愛奇藝)、《長安十二時辰》(優酷);2020年的《隱秘的角落》(愛奇藝)、《沉默的真相》(愛奇藝)、《摩天大樓》(騰訊視頻);2021年的《愛很美味》(騰訊視頻);今年的《開端》(騰訊視頻)、《親愛的小孩》(愛奇藝)、《風起隴西》(愛奇藝)等等。
我想說的是,國產劇如今的觸底反彈,并非個別人的“鞭策”所致,也非得益于“調控”,而是平臺自我糾偏的結果。即便沒有外力催促,視頻網站也會主動轉變思路,吐故納新,由茹毛飲血切換到精耕細作。
|上一個階段國產劇的癥結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這背后是行業資源更多由傳統渠道向流媒體的轉移。在愛優騰芒樂們群雄逐鹿的階段,影視行業里的優質資源多在電視臺手里,一時很難撬動,所以視頻網站才選擇另起爐灶——比如借助流量明星拉新;比如對握有版權的動漫、網文進行改編;比如開發一些價格低廉的免費短片。
而從愛優騰推出內容付費和內容自制之后,流量邏輯向質量邏輯的轉型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常言道物極必反,“大IP+小鮮肉”終究只能吃一時的流量紅利,做不了一世的穩當生意。
平臺的變化可總結為“三視”——對發展階段的認識、對優質內容的意識和對觀眾意愿的重視。
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點,它決定了劇集的出品方和制作方如何去衡量何為優質內容,如何在優質內容和觀眾意愿之間尋找最佳平衡。無論耽美劇、甜寵劇還是穿越劇,它們雖然未必具備文化價值,但都有很好的商業價值。無論從以ARPPU(每付費用戶平均收入)為代表的盈利能力看,還是從其“人畜無害”的安全性上看,這些題材沒有理由不成為平臺的必選。
假設平臺任何時候拍《大明王朝1566》《大宋提刑官》都能像拍“鮮肉劇”一樣掙錢,那么平臺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因為只有前者才是真正的經典,才有可能觸發長尾效應。
長視頻在過往的那些年不得不妥協,好在觸底反彈之后,進步肉眼可見,之前摳圖、注水、報數字的現象消失了,演員質量也有明顯提升,幾乎都是具備偶像氣質的戲骨為主,當然提升最明顯的還是“服化道”。
|《夢華錄》的美術
現今階段的國產劇,早已拋棄了失靈的舊公式,重新回到以“內容為王”來爭取觀眾,對國產劇保有偏見的人,顯然是沒有更新認知。而且伴隨著整體質量的提升,網劇從實到名業已成為國產劇的標桿。
在2020年網劇首次入圍的白玉蘭獎上,你會發現最耀眼的項目幾乎都是網臺同播,以《長安十二時辰》《慶余年》《破冰行動》為代表的網劇,稱得上“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在國產劇的新階段,各家都力爭在做真正的優質內容,而且更多是從采購方到制作方進行轉變,加強自制劇、獨播劇的比重。在這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中,平臺需要潤滑劑來度過陣痛。
值得一提的是,在《夢華錄》熱播時被追劇者召喚的“超前點播”,原本就是長視頻“找錢”的一個手段,但它只持續了兩年,就在網友和媒體的點名聲討中壽終正寢。
超前點播原是針對熱播劇最后6到12集內容進行提前解鎖的付費模式。2019年夏,隨著《陳情令》上線,為響應粉絲催更,平臺推出了“30元6集”的直通大結局服務。另一個適用超前點播的熱門劇是《慶余年》,在會員基礎上推出了“50元始終多看6集或單集付費3元”的服務。
|《陳情令》《慶余年》
新模式在為各家帶來不菲收益的同時,自然也遭到了質疑,網友給它起的名字叫“VIP中P”。眾人不滿的焦點,是已經交了會員費,為什么還要再交一筆錢?假設我沒有交,但別人先看了,到處劇透,豈不是侵害了我作為會員的權益?
面對各方質疑,愛優騰在2021年10月以微博官宣的形式,主動取消了超前點播,算是“忍痛割愛”。
誰承想事過境遷僅8個月,用戶就在《夢華錄》引發的觀劇熱潮之下,紛紛以彈幕和微博留言的形式,呼吁劇集“加更”。按照它現在的更新節奏,即便是會員,收官也要持續到上線一個月之后的7月3號。對熱心追劇的觀眾來說,堪稱曠日持久。
整件事里暗含一個為人忽略的矛盾,即(充值)會員不一定等于(吃瓜)網友,(付費)用戶不一定等于(免費)觀眾。很多批評付費模式的聲音,往往是假前者之名,實際來自“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后者。一種可能出現的情形是:當平臺迫于壓力去照顧后者的情緒,反而損害了默默充值的前者的訴求。
回過頭來看,后者的質疑是否有道理呢?我認為雖然有道理,但有些弊端不是事關商業,而是事關人性。
哪怕是在沒有網絡彈幕的時代,看《名偵探柯南》,照樣會有很討厭的人到處宣講“誰是兇手”,來抵消別人追懸疑劇的快感。這完全是觀眾素質的問題,與其譴責提前解鎖的模式,不如養成隨手關彈幕的好習慣。
至于“VIP中P”的責難,不妨看看其他大眾消費的例子:足球場有分區售票,看臺正面的價格就是比斜對角的價格高;電影院有分時段售票,黃金場價格就是大于午夜場和下午場;迪士尼有VIP通道,不用排隊就是要支付省時間的錢,哪怕大家都已買過門票。
|大量用戶呼吁超前點播
這些服務即便呈現為不同價格,但都是對應著消費者的自主需求,并非來自于綁定或強迫。不樂意多花錢,完全可以不花錢,無非就是多等兩天罷了。
在我的理解中,超前點播只是平臺基于常年虧損下的自救,類似饑餓者得到食物之后的狼吞虎咽。如果說各家有什么失誤,一個是心急,對新模式的運營生硬;另一個是泛化,只要內容過得去,就都設超前點播,這是殺雞用了牛刀。只在《陳情令》《慶余年》等頭部項目使用,或許能避免不少抵觸情緒。
但歸根結底,這是一種花錢買服務的行為,在其他消費領域也屢見不鮮,不該被污名化。尤其在市場存在的情況下,只因平臺“吃相難看”,就一刀切地取消,是一種典型意義上的因噎廢食。
因噎廢食的弊端,便是如今的“催更”領域只有需求,而沒有供給。這樣做首先吃虧的是用戶——有錢買不到服務;其次吃虧的是平臺——損失生產者剩余;最終吃虧的還是用戶——愈發沒人再做好內容。
這真的是譴責“平臺圈錢”的短視者希望看到的嗎?
先讓良心好劇賠錢,接著把平臺盈利項目空間堵死,再把商業模式上的創新也扼制,還整天批評國產劇拍不出來好內容,這不僅是不客觀,甚至是不道德。
在我看來,事情之所以至此,在于大眾輿論長期受“偽精英意識”的誘導,對于創作生態不加理解。
之所以是“偽精英意識”,即批評者對其所批評的現實并不真的打算負責任,他們更多聚焦于明星八卦、行業丑聞與資本圈錢,就像體育媒體常年圍繞球員換車、買房、女朋友是空姐還是模特做文章,而疏于對運動的職業性做科普,因為前者有流量,后者無賣點。
但長期對公眾作如上宣傳,除了浪費傳播資源,更會造成一種潛在的負面印象:即某些行業準入門檻很低、業務水平很次,且沒有職業精神。大家群起而攻之才能令其進步。
這當然不是實際情況,否則就無法解釋國產劇近年涌現的那些佳作。至于什么是好內容,也并非完全沒有標準,但它終歸取決于,市場和觀眾究竟成熟到了哪一步?
作者:90后,專欄作家、評論者,公眾號:魯舒天小站。
「 圖片 | 視覺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