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9日上午,中宣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央網信辦介紹新時代網絡強國建設成就,答記者問。
會上,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治理局局長張擁軍介紹,生態治理始終是管網治網的重要內容,近年來,中央網信辦始終以提高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目標,扎實開展網絡生態治理工作,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第一,注重建章立制,扎緊生態治理的制度籠子。以2020年《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的施行為標志,正式拉開了全面深入治理網絡生態治理的序幕。先后出臺了整治飯圈亂象、規范娛樂明星網上信息等,大大壓縮非理性追星的空間;制定修訂關于用戶賬號、公共賬號、應用程序等規定,強化全流程、全要素監管;公布直播營銷、直播打賞等文件,細化行為標準;同時出臺關于壓實網站平臺主體責任的相關意見,明確主體責任的內涵、任務。這些文件出臺為網絡生態治理打下了很好的制度基礎。
第二,加強日常監管,防范和治理各種生態問題。督促平臺完善社區規則,把好生態治理的第一道關口。同時抓重點平臺,聚焦重要頁面、重要環節,對問題發生多、影響大的加強巡查,及時提醒處置。抓重點問題,對頑癥痼疾一抓到底,持續打擊。對問題集中、整改不力的從嚴查處、通報曝光,形成震懾。抓問題根源,深挖網絡亂象的背后成因和利益鏈條,努力從源頭上來解決問題。
第三,開展專項整治,堅決打擊突出網絡亂象。這些年先后開展了整治飯圈、網絡水軍、直播短視頻、網絡暴力,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等專項行動,僅2021年就開展了十幾項。這些專項行動2021年累計清理違法信息2200多萬條,處置賬號13.4億個,下架應用小程序2160個,關閉網站3200余家。在網絡生態治理過程中,許多網站平臺也積極配合、主動作為、持續發力,共同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好。
下一步,將聚焦人民群眾關切的突出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持續推進網絡生態治理,為廣大網民營造風清氣正、健康向上的網絡空間。
關鍵詞: 中央網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