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主打算來說說一個窮困潦倒的中年男人“逆天改命”的故事。
(資料圖)
主角是這位住在雙門洞的成奇勛,他吃飯的空檔正在向自己的老母親要錢。
雙門洞這地方你們應該熟悉,《請回答1988》也是由這個地區作為故事背景的。
這位男主,高中學歷,沒有固定職業,以前在汽車廠上班,被裁員,他參與了罷工,結果工友死在自己面前。在大勢面前他如螻蟻,不堪一擊。
至此成奇勛一蹶不振,有一搭沒一搭去代駕,回家非常坦然地啃著老。老母親的保險也因為沒錢再續退了保。
都47歲了,想搞錢,會去偷老母親的銀行卡,可真差勁。
偷錢這事兒被他媽發現過,改了密碼,他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所以從智力上來說,這戶人家水平都很一般)
欠下3億多債務,早已無力償還,于是越發熱衷于賭博。
隨時會被債主暴揍,為了保命能簽下放棄器官的協議。
當然他也結過婚,離異之后,女兒歸前妻。
前妻離開這個窩囊廢,找了個有錢人結婚,日子過得不錯。前妻可以完全不跟他商量就帶著女兒移民。
時間有限,他急需搞錢,一方面是巨額賭債,另一方面想爭取女兒的撫養權。
只要玩游戲,就能逆天改命,這似乎很劃得來。在孔劉的釣魚行動里,他上鉤了。
金牌推銷員非常懂得“買家”心理,最有吸引力的往往不是產品本身,而是機會不多。這句話大大沖擊了玩家的防線,會自動模糊掉參與的代價。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無賴們在欠錢的時候,總能說出那句火上澆油的爛梗 :錢沒有,命有一條。
而這游戲,表面看起來很像是受夠了這句惡心話的人創造出來的。
好啊,那請你來玩命。《魷魚游戲》到這里才算正式開始。
到目前為止,這劇的話題閱讀人數已經逼近16億,破圈能力可見一斑。
所有玩家,都被精心篩選過才接到邀請,之后被集體囚禁到荒島上。
這些玩家多是“站在人生懸崖邊的人”。
要么混黑道搞自己老大被追殺,要么是挪用公款的金融棄子,要么欠下數億債務,再不然就是無處容身的迷失者。
這群人已然放輕尊嚴,為了錢,可以在公共場合被另一個成年男子扇到臉腫。
這樣的456個人,被迷暈,帶到荒島。
最開始,玩家們只知道玩6個游戲,全部獲勝的人可以拿走獎金。
參加同意書里,只有三條規則:
* 不得任意中斷游戲
* 拒絕進行游戲者,淘汰
* 過半參與者同意時,可中斷游戲
因為只看到了有利面,并不知悉代價,所有人雖然懵但還挺樂呵,都以為自己擁有了人生翻盤的機會。
直到第一個游戲開始,輸的人直接丟了性命,大家才開始恐懼。
“123木頭人”可能是全世界人民最熟悉的兒童游戲之一。
區別是,如果巨型娃娃轉過頭監測到有人沒站穩,會淘汰,是那種真正意義上的死掉。
而剩下的玩家,如果未能在5分鐘限時里過線,也會喪命。大家沒有時間調整心態,只能慌亂著繼續。
沒錯,在開始之前,玩家都不知道游戲是限時的。這是信息差。
這種機制,可以最大程度地淘汰玩家,激發個人的勝負欲,心理素質不行的在第一輪就會淘汰。
游戲進行時,大家的內心渴望從贏錢變成了保命。
換個角度看,玩家只是游戲操控者棋盤里的一顆棋子。淘汰無非就是滅盞燈而已。可玩家不知道的是,自己拍攝的照片,有可能是自己的遺像。
《魷魚游戲》看起來稍微留有人性的一點,是它跟日式那種被動大逃殺不太一樣,這里的玩家是有權拒絕參與的。
可這種所謂的人性,進一步描摹出了人性更深層次的貪惡。
這一場456人參加,每個人值1億韓元,每淘汰一個人,小豬存錢罐里就會多1億。也就是說如果最后只有一個人勝出,他將得到456億韓元獎金。(補充知識:456億韓元=2.4888億人民幣)
設局的人,想要驗證人性的貪婪,想要看到殘忍惡斗;
局中人,則是拼了命把對手推下懸崖。贏了游戲,輸了人性,或許會內疚終身。
過半玩家同意才能中止游戲,這意味著所有人都得放棄利益。有的人要錢有的人想活命,看似每個人手上都有一票,卻捆綁著其他玩家的性命。
這里有一個片段非常諷刺。
上一分鐘,原本還在抗議組織者殺人的玩家,在看到淘汰者為獎金池作出的貢獻,臉上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魷魚游戲》里的生存恐懼倒沒有壓得太實,玩家是有說話的權利的,雖然剛剛命懸一線,在勉強過關后,趨利心理又會充斥著大腦,茫然地篤定自己會是那個幸運兒。
玩家在游戲過程中,暴露著自己的窮兇極惡和腹黑心計,有人報私仇。
有人分析規則,判斷形勢。
有人為自保見死不救,有的則恰恰相反。
有的人為了捆綁強者,巧言令色,不久就被強者拋棄。
只有掌握游戲根本的人,才會享受其中。
說到底,賺錢的本質,是社會資源的彼此掠奪,不管是在現實世界里憑借出賣工作時間精力,還是在游戲里廝殺。
結盟能增強玩家的力量,可同時,自己得到的獎金會變少也是事實。任何一端的利,都是此消彼長,在相互拉扯。
如果6項游戲是規定動作的競技,那么更好看的肯定是玩家的心理戰。
四兩撥千斤的力量與才智的協作自然好看,但這遠遠不夠刺激。
要徹底擊垮一個人,最直接的辦法是摧毀他篤信的一切。
你信神,那現在告訴你神幫不了你;你信人,下一秒他就要了你的命;你信錢,讓你得到獎金卻背負一生的內疚。玩的就是心態。
先分組,再游戲,是一個好下手的地方。事實上,每輪游戲開始前,玩家根本不知道身邊人是敵是友。
他們跟彼此默契信賴的人,必須一死一生。有人心意已定,讓認識幾天的朋友活下去。
精致利己主意者,會不惜犧牲對方,茍起來。
而我們一貫懦弱卻有著慈悲心的男主,也暴露出自己最陰暗的一面。
在關鍵時刻選擇欺騙老爺爺,想要贏得這場游戲。更戳心的是,老爺爺不僅掌握一切,最后還給他放水,才過了關。
本質上來說,男主的選擇跟利己者男二沒什么區別,只是他惡得沒那么理直氣壯罷了。
原本成奇勛只是個無能者,錢是他為數不多的樂趣。到了極端環境,雖然沒有主動施暴過,卻也在被動地把旁人“推下懸崖”。
他本身只是完成游戲取樂權勢的玩家之一,小丑還是自己。
他是因為善良,愛管閑事才成為獲勝者的嗎?顯然不是。
他執意去參加游戲,不顧家中等錢治病的老母親,最后老母親在舊屋里孤獨離世,不是嗎?在這之前,他還能隨便拿老母親的命發誓,并且耍詐。
他能勝出,僅僅是因為幸運者偏差,恰巧活下來而已。
當然我也不覺得他必須一善到底,畢竟人無完人。追求極致的善良本身就很烏托邦了,沒必要在這種時候還要苛求人性善良,這就主角光環開太大顯得做作了。
整個過程中,他心中的善惡,確實是不斷在搖擺。
他選擇了舍棄老爺爺,卻因為老爺爺的成全,說我們是“剛布”而哭到抽吧。
姜曉阻止他偷襲男二,他收起了殺心。喚起了良知。
臨門一腳跟發小決斗,他不忍殺人,要放棄比賽,都是內心的善意在發揮作用。
最后見到boss,他們打賭,他依然相信人性溫暖。這是他經歷劫難之后的心靈歸屬。這個設置大概是希望給觀眾一點警示,不要熄滅對人性的希望。
《魷魚游戲》是大逃殺科的劇。
像這種大逃殺類的作品,要做得好,大概有三個要素:
本身關卡的刺激程度
操控者的意圖
玩家特征以及摸索漏洞的能力
這劇最好看的關卡,已經在第一關“123木頭人”時結束了。
觀眾跟參與者心里都沒底,上來就是擊殺,感官刺激非常強烈。而且參與人數越多,場面也炸。
可越往后,游戲設置略顯疲軟,到了最后一關竟然變成肉搏,實際的體驗不如預期中好,產生了不小的落差。
最要命的是,殺紅了眼的男二在最終決勝局,竟然選擇了人性光輝,自裁了。這個結局,我不李姐。
《魷魚游戲》本身操控者的策劃理由讓人泄氣,只是權勢財閥翹著二郎腿想尋開心。
參與者在搏命,他們輕巧地投注,只要他們愿意,還可以輕而易舉地挪開屁股,去找別的樂子。
輕挑,且殘忍至極。
但這個是大逃殺科作品的通病,很多時候,只能歸結到策劃者本身變態上。
像這個宇宙的開山之作《大逃殺》,就是受盡學生侮辱的北野老師,為了給孩子們一點顏色瞧瞧搞的。拉了一個班級的孩子去自相殘殺。
《大逃殺》結尾,秋也跟中川兩個人幸存下來,但也因為殺害老師,開始了逃亡生活。
而少數沒有被罵爛尾的,都是從形式上鉆了個空子。
像是去年同樣網飛出品的日劇《彌留之國的愛麗絲》就沒完全結束。
也是覆蓋了體能、腦力、心理戰等重重生死關卡,最終設計游戲的“管理者”全部死光,等待他們的還是下一關的開啟。
而魷魚游戲本輪已經結束了,成奇勛獲勝,拿到了456億韓元獎金。
他都已經“紅運當頭”起來了,卻沒有登機去找女兒。
特地留個懸念,或許會成為破解游戲的法門。
還有在別的大逃殺劇里,如果主角擁有某種技能,基本是幫助自己過關脫險的。但在《魷魚游戲》行不通,有專業能力會被當作作弊。
玻璃橋游戲里,每一排都有一塊強化玻璃(可以通過),另一塊是普通玻璃(會墜橋)。
有個玻璃制造工,可以憑借用折射來做判斷。大佬就覺得沒勁了,這個游戲需要保證大佬高興,這可比機控惡心多了。
這種游戲,一旦入場,就沒有贏家。
當你決定成為設局者的馬之后,就注定只能做匹馬了。
關鍵詞: 魷魚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