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盤國慶檔。
今天這部未必是許多人的第一選擇。
并非陣容排面不夠。
(資料圖)
這么說吧。
對于現在影院主流受眾,90后、00后還沒走進電影院,就瞄一眼這四個大字。
可不得先“嚇”跑一半——鋼鐵意志
Sir理解大家的“壓力”。
甚至電影官宣進入國慶檔后,普通影迷第一眼看中的都不是演員陣容:
劉燁、韓雪、林永健、張國強……
而是題材。
這片名,這背景,這服裝。
課本都講過的東西誰不知道?
還真有。
Sir不是懷疑毒飯們的知識儲備,然而,許多時代記憶在集體敘事下,多少帶有符號化的“刻板印象”。
真正進入電影前,Sir覺得有必要做些補充。
“鋼鐵意志”四個字是很短。
因為它背后承載的,是一件件難以用文字概括的人和事。
一段曾經鮮活過的沉睡記憶。
01
電影背景的確不復雜。
以鞍山鋼鐵公司為原點,折射整個新中國鋼鐵工業的萌芽。
對,就是中學歷史教科書上提到的,建國初“一五計劃”里的重點項目,鞍山鋼鐵公司。
咱們工人有力量?
別急,那是后話了。
初期的鋼鐵工業如果真要用一句話概括:
咱們工人有力……使不出。
各種被欺負。
鞍山地區的鋼鐵產業可以追溯到1916年,建國前的三十多年里,日本殖民者為了掠奪資源,侵略中國,在當地建立起了龐大的鋼鐵產業。
二戰時期的鋼鐵產量一度達到日本全國產量的近三成。
換言之,鞍山,可能是中國最早一批工業城市之一,在建國前,就有著數量眾多的產業工人和技術儲備。
對于當時百廢待興的新中國來說。
鞍山,是舊社會留下的為數不多的家底之一。
可就這點家底,真想“變現”都不容易。
上來先被“前輩”欺負。
由于二戰后期的破壞,在國民政府接管的那幾年,鞍山地區的工業生產能力幾乎趨近于零。
而在解放戰爭即將結束,敗局已定的國民黨政權還試圖毀掉鞍山工業最后的家底,包括但不限于廠房、高爐,設備,工程技師……
解放之后,依然還留下大量潛伏特務,到處搞破壞。
穩住廠子,還要被“沒文化”欺負。
劉燁飾演的廠長趙鐵池,可不是天生的鋼鐵人。
電影中,趙鐵池本來是四野的戰斗英雄,上級指定他來辦鐵廠,僅因為他是打進鞍山接收鐵廠的第一批部隊。
因此也意味著,電影既有戰爭元素,也有反特橋段。
接手廠子后,他的狀態跟許多觀眾應該差不多。
天真了——
原來搞鋼鐵,還真不比打山頭容易。
一個細節。
選趙鐵池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有過在黃崖洞兵工廠工作的經歷。
作為當時軍隊中少數有過工業生產經驗的戰士。
面對重工業生產時,也是兩眼一抹黑,經常鬧笑話。
好笑,卻也是現實。
趙連長到趙廠長。
舊中國到新中國。
一座廢棄的鍋爐,一位抓瞎的戰士,正是當時處于時代轉折點的許許多多普通人的縮影。
眼前這條沒有路的“路”。
要走嗎?
怎么走?
02
這條路的起點,其實還不是鋼鐵廠,而是兵工廠。
電影低調提到過:
“黃崖洞兵工廠”。
這個位于太行山脈中部的“八路軍的掌上明珠”,是我軍抗戰時期最重要的軍工企業。
根據資料顯示,抗戰時期,它累積生產了手榴彈58萬枚、迫擊炮2500門、炮彈26萬發、“八一式馬步槍”上萬支,有力保障了前線部隊作戰。
看起來還挺牛?
在當時,生產一枚手榴彈就需要1-2兩生鐵,生產一只地雷需3-5斤生鐵。
打仗,除了打人命,更是打工業。
因為冶煉鋼鐵產能不夠,那時八路軍很多只能以繳獲的彈殼、鋼盔(對,士兵連鋼盔都沒法保證),扒來的鐵軌來作為原材料,甚至依靠百姓支援的生活用具來補充。
很多時候士兵的彈藥都裝不滿一彈夾。
剩下缺口只能拿人命去填。
而對應的是,據《鞍山志?鞍鋼卷》記載:“1935年—1945年,昭和制鋼所及滿洲制鐵會社鞍山工廠累計生產生鐵905.6萬噸、鋼547.4萬噸、鋼材327.8萬噸。”
僅這一個廠,幾乎超過當時中國其他所有鋼鐵廠的產量。
如果這個鋼鐵廠當時在中國人手里,可以提高我軍多少的戰力,減少多少的流血犧牲……
這還只是軍用。
民用需求更是天文數字。
戰爭結束,無數被打爛的城市建筑,鐵路交通亟待修復,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用具,工農業生產工具……
全都離不開鋼鐵。
這就是為什么1948年遼沈戰役剛結束不到一個月,鞍鋼的重建就提上了日程。
恢復生產,就是新中國最急迫要攻下的那個“山頭”。
所以鞍鋼重建的光榮事跡,哪怕現代人不熟悉,在當年 ,是足以寫入共和國工業史的篇章。
1948年底開始籌備,僅僅半年,1949年6月27日,就修好了高爐,煉出了第一爐鐵水。
對,當時共和國都還沒建立,屬于新中國的鋼鐵工業就已經開始工作了。
而這其中涌現的勞動模范,感人事跡,數不勝數。
電影著重寫了兩個典型人物。
一個,老師父孟泰(林永健 飾)。
半輩子都在鋼鐵廠的老工人,對工廠的停產十分痛心。通過他搜集各種停工時期的廢棄材料和工業零備件,極大地降低了修復鋼鐵廠高爐的成本。
而這些存儲材料零備件的地方,就是后來著名的“孟泰倉庫”,電影里真實地還原了這一幕。
演員林永健為了還原孟泰的形象,在劇組里每天都練習唐山話,只是為了讓“孟泰長到了自己身上”。
另一個,年輕技術大拿,王崇倫(李沛恩 飾)。
十幾歲進鋼廠,從學徒工干起,潛心鉆研技術,終于在重建后獲得了發揮才能的機會。
之后多年幫助車間攻關、革新各種新技術,成為了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技術工人的代表。
尤其是電影中展現的,他為抗美援朝生產飛機副油箱拉桿的工作付出的努力。
是的。
中國的鋼鐵工業重建之后的第一次大考,就是近在眼前的抗美援朝。
在不少人的認知里。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的頑強戰斗意志是戰勝敵人的重要法寶。
邱少云,黃繼光……
但在真實的戰場上,除了戰斗意志,更需要的是物質保障。
從蘇聯進口的大量武器彈藥,來自全社會的民用物資支援,來自整個解放軍的武器裝備供給,讓志愿軍成為當時裝備最好、后勤最足的中國軍隊。
這才能跟當時世界最強的美國打得五五開。
這其中,雖然初生的中國鋼鐵工業還不足以承擔戰爭的全部消耗,但也在發揮著自己的能力。
舉個例子。
眾所周知,志愿軍土木作業天下無雙,在缺乏制空權和充足火力的初期,靠著土木工事,擋住了敵人無數的炮彈傾瀉。
而其中一個關鍵工具,軍鎬,就是彼時鋼廠的得意產品。
靠著“旋轉串鑄法”的發明,僅到1951年底,鞍鋼就拿出了36萬把軍鎬,有力地支援了抗戰前線。
這部電影,就是對當時在一線生產,拼命鉆研技術提高產能的工人們的一次呈現。
電影里有一個設計。
本片虛構的人物,鋼廠廠長趙鐵池,在后邊為新中國生產了一枚金屬國徽,掛在了天安門城樓。
真實的歷史上。
第一枚金屬國徽,是由同樣在東北的沈陽第一機床廠生產,那是1951年。
這里對應的情節就是,這些從鞍鋼走出去的鋼鐵人。
開始把工業的火種,一步步帶向更遠的地方。
再回望電影的內容。
因此,與其說《鋼鐵意志》只是在講重建鞍鋼的故事。
不如說,它借著鞍鋼,借著趙鐵池,致敬的是整個初生的新中國鋼鐵工業。
更是被每個國人細心呵護著的希望。
03
最后,還是回到片名。
鋼鐵的故事基本結束。
Sir想說,這部電影真正的重點,其實是后邊兩個字。
意志。
是咬牙堅持,矢志不渝,發奮圖強的那種?
不。
那段歷史真正的底色,絕非宏大的。
而是人,具體來說。
趙鐵池。
他身上,藏著一個大時代轉型的隱喻。
作為一名戰斗英雄,他被臨時委任為鋼廠廠長時,是困惑、是不耐煩。
打了一輩子,在大部隊入關作戰,戰友們都南下、渡江,掃清國名黨反動派去的時候。
自己卻被按在了鞍山,要主持鋼廠的重建。
換誰都不甘心。
所以注意他一上來的工作方式。
是帶著大家喊口號,是立軍令狀,是對科學知識嗤之以鼻。
當著鋼廠廠長,卻連化學式都不認識,只會天天請示上級,想回部隊。
然而大背景在面前擺著。
全國解放,百廢待興,軍事作戰逐步讓位工業生產。
所以所謂的“鋼鐵意志”,體現在具體的人身上。
不是無堅不摧。
恰恰是更殘酷更艱難的——
破與立。
電影里有過一個橋段:
趙廠長的領導不知如何激發起此人的干勁,畢竟他眼里全是打仗。
此時韓雪飾演的工程師孫雪飛一語驚醒領導。
她說:
你得讓他看見“山頭”在哪。
什么意思?
這是戰爭帶給他的慣性:
打掉敵人是說一不二的任務,所以需要一個個“山頭”,當做心里的“盼頭”。
然而。
干掉自己這件事,卻是一輩子的修煉。
盡管繞了許多彎路。
最后,趙鐵池終于看見那個“山頭”——他自己。
于是開始鉆研技術,開始常駐一線,開始與工人們同吃同住同熬夜。
到后邊,他甚至為新技術而驕傲,為自己鋼鐵人的身份自豪,帶著自己的知識走向全國支援地方……
電影為此還設計了三個時間點,寫他的一步步轉變。
1948,1951,1953。
這是過渡時期的節點,標志中國開始從戰爭時期,過渡到建設時期,時代的弄潮兒,要從軍人,逐漸變成工人。
對于中國這個數千年農業社會歷史的國家,1953(一五計劃開始的時間),是我們第一次作出主動向工業社會邁進的決定。
每一次革新都會激起動蕩。
而將動蕩化為成果,將成果鑄成意志,是靠著無數顫抖過的雙手。
他們奮進、專注、堅韌。
他們也懷疑、迷茫、犧牲。
像Sir最開始說的,當下部分觀眾的確會難以理解那部分往事。
畢竟如今中國鋼鐵工業已經厲害到產量領先全世界,我們成為世界工廠,制造業第一大國……
但。
如果說今天的我們,和曾經的他們之間,真的隔著什么。
大概只是一次回頭。
回顧當初的篳路藍縷,是銘記,亦是展望。
所有崇高意志的歸宿,總是綿延未知的遠方,是軀體深處,隱秘的自己。
關鍵詞: 鋼鐵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