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300塊能買偶像鞠躬歡迎、雙手奉上應援物;內娛300W只能買到塌房愛豆+表里不一的PUA話術?
(資料圖)
聽著大破防,但真實存在。
286塊的見面會,李鐘碩會親自鞠躬迎接到場的前500名粉絲,并親手送上超過300塊的應援物:
原本100分鐘的記者招待會,因為粉絲過于熱情,李鐘碩硬生生延長到3個小時。
多出來的80分鐘,李鐘碩都留給了粉絲互動:
擁抱鼓勵、下跪平視粉絲認真交流并給予對方感激的眼神反饋。
招待會結束后,李鐘碩提前在出口等待粉絲,并挨個握手表達謝意。
眼神和小動作充滿了溢于言表的感激,說實話開心和真誠不像演出來的。
那如果把286塊加乘1萬倍放進內娛,會收獲什么呢?
你可能會收獲偶像的躲避、保安的武力、工作室的嘲諷...
甚至收獲一些糊咖“你是我唯一的姐”的PUA話術,并被報警處理。
荒唐吧?放在內娛好像也沒那么荒唐,因為這一切都稀松平常的發生著。
去看演唱會,你千辛萬苦花幾千幾萬塊從黃牛手里搶到票子;進了現場你的愛豆可能會遲到、假唱、忘詞敷衍營業。
而失望的你站到腿酸,忍饑挨餓只因場館內食物天價,這是愛豆為你精心準備的第二波薅羊毛轟炸。
更牛的還是通過競價來獲取偶像的舞臺入場券。
此刻見偶像變成了拍賣會,價高者得、上不封頂,前100人能“喜迎圣駕”,100名后也不退款、自認倒霉。
最終競標結果是:少于一萬六者,遺憾離場。
就...行為很高貴、操作很驕傲。
放在世界娛,看演唱會貌似不用這么“傷財”。
頂流IU的演唱會,前排VIP座僅需829元,后排僅需497元。
進場前你可以收獲超值大禮包,禮包之豐富甚至涵蓋手信小卡、代言產品和新專輯...多少有點“逆應援”的意思了~
手信小卡內容很治愈:【我很想你,想想就淚流滿面】、【謝謝你在我人生的高潮中陪著我】...
現場9W多個座位,IU怕粉絲們坐著不舒服,一個不差得鋪好了應援色軟墊。
而且墊子還是由IU媽媽親自準備:
演唱會正式開始,各種驚喜疊加浪漫,讓一眾內娛人直呼羨慕。
開麥真唱、十幾套精美演出服來回切換,IU還不停下蹲和前排粉絲互動。
害怕后排粉絲花錢卻只能看見大屏幕里的自己,IU更是直接把熱氣球搬來現場,環游每個角落和大家打招呼。
重點粉色熱氣球還象征著浪漫承諾的兌現:“17、18日的音樂會無論是陰天還是雨天都會升起特別的月亮 ”。
粉色月亮升起,全場9W人也完成了和愛豆的雙向奔赴!
內娛498塊也能和偶像雙向奔赴。
嗯...不過一切都要降級,比如498可以去現場看糊咖愛豆發瘋。
在韓追星很容易,就連你覺得很難搞的歐美,也比內娛人愛粉絲更多一點。
五大diva之一的嘎嘎姐,害怕粉絲看演唱會時又餓又累,會提前為大家準備好食物和休息點。
演唱會結束會不顧保安的阻攔,開心的像個孩子一樣,直接奔向自己的粉絲。
跟別提泰娛這樣的追星福報勝地:
一萬五你可能拍賣不到內娛人的舞臺入場券,但卻可以和泰國頂流在迪士尼展開三天兩夜的夢幻之旅。
且包機酒門票、愛豆全程做你的導游,這不比你買個塌房強?
同樣的價格,泰娛一線小生會親臨現場為你烤肉,隨時聽候你的差遣。
你沒有一萬五,別急。
省下為內娛糊咖打投的5000塊,咱可以去泰國和偶像劇男主進行游艇旅行。
且隨時可以貼身合影,親密交流。
就算是迪拜王室也要比內娛明星好追。
低投入,高滿足感反饋,甚至能享受王室司機和豪車的迎接待遇。
羨慕完了,回頭想想為啥只有內娛的愛豆這么難搞,是粉絲付出的還不夠多嗎?
羊求各位姐妹別再跪著追星了!
你的付出都足夠買下泰娛頂流的前半生了,內娛人之所以無動于衷,是因為他們得了高貴病。
內娛偶像不會愛你,因為他高貴勝過王室
資本環境造就的次世代內娛人,都有一個通病,就是自認高貴。
一提高貴,大家可能會聯想到歐洲王室。
但女王好歹親民,王室成員人均也能做到彬彬有禮、親力親為。
反觀部分內娛人,沒有王室的學識和教養,卻把書本里傲慢舊權貴的姿態演繹到淋漓盡致。
具體表現為:劃分自己的階級,不屑與普通人為伍。
當李汶翰(選秀愛豆)說自己本身就是“民”的時候:
其他藝人詫異、疑惑不解,發出一聲你好傻哦,試圖劃清界限。
請問各位是對“民”這個身份不滿意嘛?
那在無產階級的新China,你們以為自己是誰?
自我提升階級感后,他們就試著遠離生活、腳踩云端。
當游戲中導演問起冰箱里有什么的時候,白鹿脫口而出有碗:
其他人,扶額嘆氣的有、疑惑不解的有、覺得離譜的有...
甚至有人笑問“冰箱里怎么會有碗呢”?
也是,冰箱里的碗是用來裝剩菜的,而貴為明星的他們怎么會吃剩菜呢?
這一題白鹿是錯了,錯在沒把自己當明星。
有了階級,遠離了生活,一些舊時代王公貴族才有的陋習就會被他們撿回來。
比如彎不下腰,得有助理、工作人員“伺候”著才能穿衣打扮:
手若無骨不舉物,得有人下跪接待著才能發言;
嘴里含著漱口水,寧可吐在助理的手掌心,也不愿多走幾步路去隔壁的衛生間處理。
貌似助理這個工作也不是丫鬟小廝吧?
各位想當格格貝勒,可否回自己家作威作福呢?
不僅隨意使喚個人助理,所有普通人在他們眼里都理應成為服務人員。
辛苦工作一天的大白幫明星開門,他可以走出六親不認的桀驁步伐,卻不能對旁邊施以援手的人表達一丁點謝意。
是少爺回府了?
工作場子里,自己在摩托車上自由飛翔,后邊還得有人追著趕著給他打傘。
就...哥,你不會以為自己在《末代皇帝》片場吧?
除了拿捏這些“高貴陋習”,他們日常的出行陣仗也吊打歐洲真王室們。
隨隨便便出門都得有十幾個保安圍著:
古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今有思鄉心切油潑面,沒有不干耍無賴。
后續這哥占用了特殊通道,只為滿足自己的口舌之欲,好驕橫啊~
這樣自認高貴的內娛愛豆明星們,怎么會真誠關心身為普通人的粉絲呢?
他們無法和你的生活共情,他們會認為你的付出理所應當。
你給他花錢,他暗地里嘲笑你是個腦X印鈔機:
你偶爾不給他花錢了,他大罵你是垃圾:
在他們眼里你用心手寫的表白信、日夜趕制的小手工,都比不上明碼標價的奢侈品。
心意這東西,不重要到可以隨便扔進垃圾桶。
為什么次世代的內娛人可以高貴勝過王室?
又是因為什么,讓他們把粉絲扭曲成“腦X印鈔機”?
追根溯源,這和他們缺少對職業、對舞臺的敬畏心有關。
沒有敬畏心,失去身為藝人的品格
對20年前的內娛藝人來說,成為明星是做好一份職業、敬畏整個舞臺;
對2022年的內娛藝人來說,成為明星是獲得美貌、名利、富足的最快捷徑。
當一個明星錯誤理解了這個職業的初衷,他們便會慢慢喪失身為藝人的品格。
老一輩藝人會始終把舞臺和大屏幕視為神圣的競技場。
帶著責任和敬畏心去完成角色、高分詮釋藝人該有的職業精神。
而次世代的內娛人只想搞錢。
所以他們軋戲、遲到、摳圖作假、毫無演技上的情感展露,10個鏡頭有8個是替身在演...
不去想如何完成一個好的作品,也不會顧慮自己的職業精神。
他們很多時候的目的就是展現光鮮亮麗的美貌,獲得片酬和名望。
甚至于背臺詞這樣的本職工作。
他們可以不背,用數字代替,讓演對手戲的人接不住劇情:
或者背了以后,到處炫耀敬業,逼得同組的老藝人怒斥“什么時候我們這個職業變成了背臺詞都要被表揚的職業”!
也是,一個外賣員成功取餐,也不見大家夸他真敬業啊。
更可笑的是,他們會把矯情當做敬業,大肆買通稿宣傳。
手指劃破,痛哭流涕需要打吊瓶、抬擔架出場;膝蓋破皮,需要坐輪椅休息,再進片場就是帶傷拍戲、加倍敬業。
這還不夠,他們全體集合,重新定義演員這個職業為高危職業,需要更多的愛和包容。
羊尋思,你日入208W,吊吊威亞、熬夜拍個戲怎么就高危了?
那月入3000,要被吊上幾百米樁子進行維修的高壓電工算什么?
你不清醒,是該讓老戲骨們把你們罵醒!
不想吃苦努力、只想好看又賺錢;演員的本職工作一點不想干,對作品和角色得過且過...
凡此種種,逐步積累,啪嘰一聲,對職業和舞臺該有的敬畏心、責任感,碎成渣渣。
喪失了這些,次世代內娛人也就不會懂得什么是感激、什么是職業回饋。
一如登上領獎臺,他們會用淺薄的話語表達出不滿和貪婪:
而真正為演員這個職業獻身的老藝術家們。
會熱淚盈眶的表達對角色的敬畏、事業的感激和對觀眾的承諾。
媒體常說是資本毀了現在的內娛。
換個角度來看,資本也只是誘餌吧,真正讓當下內娛人失去敬畏感和職業精神的原因,會不會是他們過的太順了?
老演員少則四五年,多則七八年龍套生涯才能換來的主角位,他們出道便觸手可及:
不需要考證、不需要什么經驗,他們就能演戲、唱歌、主持...多職能跨專業的跳級。
即使演的拙劣、唱的五音不全,最終作品呈現全靠科技與狠活,也能輕松拿到幾千萬甚至上億片酬:
這么順暢的人生,一個只需要有流量、有漂亮臉蛋就能完成的職業。
人均躺平就能享受名利和夸贊,努力倒會顯得格格不入了。
也許他們只想做光鮮亮麗的明星,畢竟做藝人需要有藝德、尚職業、守人格,這對他們來說很難吧?
就是這樣連職業和飯碗都不熱愛的次世代內娛人,你還期望他們感激粉絲、真誠對待粉絲的付出?
怕不是只有佯裝和欺騙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