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怎么叫”這個梗是出自網絡的一個段子,“魚”是個代稱,是捕魚達人們的一條獵物而已,有需要時會想起你,用用你,沒事時你和其他的魚沒有任何區別,可以理解為海王海后們的備胎,甚至有時是連備胎都不如的存在。
魚怎么叫,出自一個網絡上的段子,大家剛看上去可能會比較懵逼:狗怎么叫:汪汪。貓怎么叫:喵喵。羊怎么叫:咩咩。魚怎么叫:那我們倆是什么關系呀?這里大家不要把魚就當做魚,而要當做海王海后海里面的一條魚,也就是備胎、千斤頂什么的,這樣就能理解了。
因為是備胎甚至千斤頂,沒有正式的身份,所以會卑微而又鍥而不舍的問出同樣的話語:“那我們倆是什么關系呀?”,以此來想要獲取一個正式的身份,可惜的是,在海王海后的海洋里,什么都不多,多的就是這樣的“魚”。
隨著男女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多樣,已經有不少人為類似這樣的“養魚”行為開脫了。在他們看來,只要不是經過雙方的都認可的關系,就稱不上是戀愛。既然不算戀愛,那我與多個異性微信上說早安晚安,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又何妨呢?
不同于影視作品中男女主角刻骨銘心的愛戀,現實生活中很難遇到讓我們一見傾心的那個人,所以為了戀愛,不得不四處“撒網撈魚”。因此,部分人接受一個人在沒有確認關系之前可以同時保持與多名異性的發展,吃飯看電影甚至有一些初級的肢體接觸。
在這個“快餐時代”,喜歡的前提是先設定一個標準,然后在眾多符合標準的對象中細細篩選,每個人不是在被選就是在選擇。愛情被量化成了一個或簡單或復雜的數學公式,所有人將不同的目標代入到公式中,直到求出最優解。
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魚塘”,即使你沒有像那個男生那樣同時與多名女孩保持曖昧,你也一定有過在某個深夜與閨蜜或兄弟一起挑選評價“獵物”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