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陳銘生是真實事件嗎?云南緝毒警察陳銘生是真的嗎?
不是真的,是虛擬的,這本書講了什么呢?也許讀過很多小說的朋友會不以為意:題材不夠新穎,范圍也很狹窄,一個愛情故事而已。但我就想從中學習作者的寫作習慣,有讀者分析說:“這個故事的悲,重點不在于陳銘生和楊昭的結局,而是你的筆。從第一章就是鋪天蓋地淡淡的壓抑文風,這壓抑與你善用短句和白描重復有很大的關系,加之時不時使用破折號,顯得從頭到尾深沉陰郁。”我贊嘆這位朋友的分析和眼光,當我留意她說的這些特征時,我發現她說得很對。twentine,你的文筆真得特別好,讓我非常想學習。
2、我本來不敢接觸這種悲式結局,生活本來就難得快樂,總想在故事里尋一處快活之地。回想起來,這個故事讓我忍俊不禁的地方好像沒有,但我也不覺得它壓抑,我從那一段段的白描中感受到了廣闊的平靜,像楊昭在小屋里看窗外的白塔時的心境,像陳銘生看楊昭在寺院一角低頭祈福的心境,這平靜中又蘊藏了很多波瀾,仿佛置身大海最深處的黑色世界。淡,卻也厚重。
3、但是,無論如何,只想說,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中的楊昭和陳銘生,真實堅定的自我和靈魂讓我震撼,所以,總要多給他們一些文字才好.
4、楊昭是個很有趣的人,有趣在她的身上充滿了矛盾.看似最注重規則和細節(開車坐車必須系安全帶),私下里生活的卻隨性到有些頹廢(天天叫外賣的宅女);做事情堅持以原則折服對方拒絕感情用事,護起短來幾乎可以達到無恥的程度;她是個絕對自我的人,但也懂得適當地照顧別人的感受(對蔣晴,對陳銘生.表面上從不多說,但心里頭又要操心不給陳帶來經濟負擔,又要照顧他的男性自尊),從她的外表和出身怎么看都讓人覺得她更適合像她父母那樣當個學者,結果她卻選擇了做藝術家.
5、造成種種矛盾的根源是家庭出身,她來自一個刻板體面的上流社會學者家庭,有著一位只要不睡覺就要把自己從頭發絲到腳底板都打理的一絲不茍的母親,她的出身為她打造了一個完美的棱角分明的冰冷外殼包裹在她這團隨性的火上.不過我并不是想說她的家庭生活如何不幸,事實上恰恰相反,她與父母之間的關系看似冷淡,但她很清楚父母愛她關心她,她的家庭給了她好的生活條件父母給了她自由選擇人生的機會,她能感受到的來自生活的最大的苦就如同黑巧克力之于陳銘生,依舊甜的發膩.認識陳銘生之前的楊昭是個絕對幸福的女孩,雖然你感受不到一個幸福女孩該有的快樂氣息.
6、陳銘生不是南方人,他出生在青海省,一個自然條件很艱苦的地方,就像他苦難的人生.他和楊昭的狀況幾乎完全相反,他的家庭或許稱不上貧窮,但絕不富有,他還沒出生就失去了父親,只剩一個精神時常陷入不穩定狀態的母親和他相依為命,在生活上他早早獨立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在精神上他得到了母親徹底的無視,在他母親的眼里,陳銘生只是陳國贏生命的延續,他的出生不是為了他自己所以他必須像父親一樣當個警察,沒人問過陳銘生自己的想法,也似乎沒人在意.他曾經試圖反抗過,但母親一番以死相逼,他別無他法.
7、退去了大男孩的沖動與好動的陳銘生就像許多由經濟拮據的寡母帶大的孩子一樣,沉默又內斂,不喜歡受到關注,站在人堆里幾乎沒什么存在感.嚴鄭濤和白吉都說過,要不是偶然間看到隱藏在陳銘生身上的血性,他們之前都沒注意到隊伍里還有這么個人,他們以男人欣賞男人的方式把陳銘生提拔到自己身邊,然后共同將陳銘生推向一個更加沉默壓抑的方向,十幾年臥底生涯,白道的同事們沒幾人認得他這個警察,他徹底成了個躲在黑暗角落里的人,在奉行叢林法則的黑色世界他混的風生水起,但無論是白吉單純的欣賞,小弟的崇拜還是白薇薇的愛戀這些偶爾閃現的白對他來講都構不成任何意義,因為這不是他所認同的世界,黑就是黑.
8、當一名警察是由母親為陳銘生決定的,成為一名緝毒警察是嚴鄭濤幫他選的,雖然不后悔,但的確他沒為自己活過.
9、可惜命運對陳銘生是殘忍的,他認真做著親人們希望他做的事,十幾年殫精竭慮死里逃生沒有換來名利地位鮮花掌聲,換來的是失去一條腿,背井離鄉在一個陌生城市開出租為生的凄涼收場.
10、他曾經是警察的身份成了一個不宜宣揚的秘密,他得繼續隱藏在人堆里.以他的狀況,開出租車已經是有限的出路中較好的一種了.和他過去從事的職業相比,司機這個工作的單調枯燥和毫無成就感不言而喻,但我曾經考慮過,當一個普通司機,偶爾和朋友們在大排檔喝喝酒聊聊天,不用費心套話,記一串串數字,不用擔心吃著吃著飯闖進來的弟兄在老大面前告他一狀害他險些送命,不用心中時時繃著一根弦,這樣的生活對已經34歲的陳銘生來講或許也未必差到哪去.反正在最一開始就沒有人問過他他到底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