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娛樂Ifeng電影出品
(資料圖片)
作者|馬東
核心提要:
1.高群書不是電影學院科班出身,也不在乎藝術還是商業,拍犯罪類型片起家并成名,但他雖然戲稱自己業余,但他干活兒用的全是專業的招。
2.高群書當導演,最拿手的一個技能,就是調教演員。比如,他幫孫紅雷慢慢找到感覺,演活了一個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劉華強;再如,《風聲》里用的都是周迅、李冰冰、張涵予、黃曉明、蘇有朋等一線演技派,調教這么多大牌,高群書有自己的絕招。
3.高群書一部一部拍,一部一部不同?!耙奥纷印笔撬娘L格,但他的“野”很專業,他有自己的創作理想,他想通過作品讓觀眾看到生活的本真。高群書式的紀實其實就是真實,他的作品和他本人一樣,不裝,該是什么,就是什么,人“野”,作品也“野”。
在中國的電影江湖里,有一個導演和別的導演都不一樣。他是大陸唯一一個拍犯罪類型片起家并成名的導演,他為了拍片親自跑到監獄里采訪犯人。他擅長調教演員,他能把女明星調教成金馬獎影后,還能把派出所的民警調教成上海電影節影帝。他不是電影學院科班畢業,他也不在乎藝術還是商業,他什么都干過,當過記者、拍過廣告、開過公司、做過監制……他是專業「野路子」。這個人,就是高群書。
01 在「業余」道路上狂奔
高群書大學學的是新聞,當時學新聞畢業后最好的出路,就是去黨報,最好的選擇是去新華社和《人民日報》,最次也得是《河北日報》。那是八十年代,文學在社會中的地位還很高。高群書說沒文化的人才去電視臺。1986年,高群書從河北大學新聞系畢業,沒去成《人民日報》,也沒去了《河北日報》,他被分到了石家莊廣播電視局。
當時石家莊廣播電視局還沒電視臺,正在籌建,只有一個叫電視中心的地方,沒幾個人 。高群書就在電視中心上班,活兒干得比較雜,既當記者拍新聞,往河北臺、中央臺送,也拍專題片,甚至還拍電視劇。在電視中心那幾年,奠定了高群書扎實的多面基本功,「真得挺舒服的,鍛煉你可以多方面發展」。
廣播電視劇下邊有個音像科,老去下邊查非法的出版物,沒收了好多香港錄像帶。音像科的司機和高群書住一個院,老給他錄像帶,他們像一個影迷互助組,看完就互相交流。高群書第一次看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就是那個司機給他的帶子。
高群書雖然是學新聞的,但他后來慶幸自己沒去河北電視臺新聞部,「那可能現在只能做新聞,就不可能走到這一步了,很多時候就是壞事變成好事」,他其實對新聞的熱情也沒那么高。
八十年代的時代氛圍非常奔放,很多新的文藝思潮從外邊進來,沖擊著當時國內的年輕人們,高群書就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接受著各種浪花的拍打?!感碌乃汲庇窟M來,我受這個影響很大,就不太安分,我在單位,天天得報道什么三農、秋收這種東西,就覺得沒啥意思」。1987年,在電視中心干了一年后,高群書辭職了。
辭職時,高群書在單位已經拍了兩部電視劇,他掌鏡。算是攝影出身的高群書當時覺得張藝謀最牛逼,攝影風格鮮明,他也喜歡陳凱歌,「包括《一個和八個》,《黃土地》,我老想學那種,但是攝像機都是變焦的,后來拍電影才知道,這定焦的才能出來這個效果,變焦出不來那個效果」。
高群書說他不像電影學院里的學生,有那么多機會看歐洲大師的電影,我看到的是被陳凱歌轉化完了的藝術,但當時他覺得這已經足夠了。
從單位離開,上了社會,高群書很快就拉到一筆投資,五萬塊錢,拍了一個恐怖片,「那五萬塊錢不少了,那時候一兩萬都可以拍,幾千塊都可以拍一個」。五萬塊錢在當時真的是大制作了,高群書稀里糊涂當了導演。
高群書初執導筒拍的那個恐怖片叫《藍骷髏》,可惜,誰也沒看上,直接被斃了,原因就是過于恐怖,停止發行。
在拍片兒過程中,高群書結識了一個貴人,叫陳勝利,也是個導演,拍了一個紀實題材的犯罪電視劇《“九一八”大案》?!端{骷髏》被禁后,高群書給陳勝利電話,他覺得《“九一八”大案》非常牛逼,「石家莊黑社會的人都特別喜歡」,喜歡那種紀實的感覺。當時社會上的狀態非常生猛,刑事案件很多,尤其在華北,使得紀實警匪類的影視作品有了非常豐厚的創作土壤。
陳勝利得知高群書辭職了正沒活兒干了,就邀請他去當總制片人,然后兩人就合作去拍《中國大案錄》了。
高群書和陳勝利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去各級公安部門采訪,接觸了很多一線辦案民警,收集到了很多第一手案例。走了這一趟,高群書為后來積累了很多拍紀錄片的感受和經驗,他也想通過這種戲劇+文學+新聞的方式,樹立一種美學典范。最終,他成功了,《中國大案錄》出來后,引領了全國各地開始拍紀實題材的風潮。高群書后來回顧這一段歲月,說自己當時是在業余的道路上狂奔。
當時《中國大案錄》非常紅,尤其在公安系統內,人盡皆知。后來高群書拍《命案十三宗》時,沒有他采訪不到的犯人。他拿一封介紹信,完全憑個人身份去采訪,一說《中國大案錄》,大家都知道。
他雖然戲稱自己業余,但他干活兒用的全是專業的招。他當時去采訪一個殺人犯,一個工地上收沙土的工人,每個月從工地上能弄點灰色收入,有了外快他就去找小姐,找的多了,就愛上了一個小姐。后來小姐認識了一個有錢人,對他就冷淡了,他覺得不行,只能跟他好。然后就發生了爭吵,那工人用水果刀捅了小姐,連捅十四刀。
這個事震撼了高群書,也改變他一部分創作觀,「和我們以前采訪的殺人犯完全都不一樣,以前就是那種窮兇極惡的,什么黑社會、黑惡勢力」。
他問監獄的管教,你們這兒有多少殺人犯。管教說13個。于是就有了《命案十三宗》。
高群書一個一個地采訪了13個殺人犯,每一個都徹底震撼他。都是因為小事兒殺人,高群書意識到這已經不僅是法律問題了,上升到了社會問題,「這給我們每個人起到了警示意義,都是一樣的人,但是他成了殺人犯,你坐這兒采訪他,區別就是當時他沖動了」。
拍《命案十三宗》的時候,高群書已經有了電影意識,他做了好多影像實驗和場面調度,雖然還是野路子,但他其實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在做專業訓練了。
高群書說《命案十三宗》是他拍的最舒服一個戲,每周拍五天,剩下兩天寫劇本,非常舒服的創作節奏。后來《命案十三宗》在北京播的時候,拿下了地區收視率第一的成績??偝杀静坏?00萬的《命案十三宗》,最后直接就賣了420萬。
有了《命案十三宗》的成功 ,高群書有了更進一步的資本和底氣,他開始拍一個正經的大制作電視劇,就是《征服》。
拍《藍骷髏》時他只有5萬,拍《征服》時,他操刀的投資已經達到420萬。
他在找演員階段,一直想找一個吳鎮宇、張耀揚那種香港古惑仔氣質的人,他也把香港那一幫演黑社會的挨個聊了一遍,后來發現感覺還是不對。最終,憑借敏銳的嗅覺,他發現了孫紅雷。孫紅雷之前從未演過這么壞的角色,但高群書從他身上看到了一種很社會的氣質,他要的劉華強,就是這種氣質。
高群書當導演,最拿手的一個技能,就是調教演員。孫紅雷剛上手演劉華強時,還不太像一個老大,老動。高群書告訴他,不要動,老大就是不努而威。后來孫紅雷慢慢找到了感覺,越演越像,演活了一個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劉華強。《征服》這個劇自帶一種獨特的氣質,學新聞、干新聞出身的高群書,拍起電視劇來,不經意間帶出一股紀實感。
拍《征服》時,高群書其試驗了一下好萊塢經典敘事,包括《命案十三宗》也是。他在試驗如何寫懸念,如何拍懸念,「好看就是來自于懸念。這是好萊塢經典敘事一個最主要的法則,而我們不愛用,或者是沒參悟透而已」,高群書在懸念敘事層面,悟得比較早。最終,《征服》全年全國收視率第三。
02踏上電影征途
一炮而紅后,高群書每天都至少能接到一個電話找他拍警匪片,還指定必須孫紅雷來演,要的就是他倆的黃金組合。但高群書都拒絕了,「我不想再拍警匪片了,就像孫紅雷不想再演黑社會一樣」,他覺得怕到頭了,沒意思了。
輾轉了幾年后,高群書開始拍電影了。實際上,1997年高群書就想拍電影了,但一直沒有合適的題材和機會。
有個之前認識的人 ,突然來找他,說想讓他拍個電影,他問拍什么,對方說《遠東國際大審判》。他搜了一下,資料非常少,看不出什么。但資料里的一番話打動了他,「如果不能把這些戰爭罪犯送上絞刑架,我寧可倒海而死,就無顏見江東父老,就沒臉回來了」。高群書說:「接」。這個電影就是《東京審判》。
這是高群書的電影處女作,他操了一個非常大的盤,從演員陣容就能看出來。有英達,還有香港的曾江、曾志偉、劉松仁,還有林熙蕾和朱孝天。很多人覺得高群書第一次當電影導演,壓不住這兩岸三地的老戲骨和頂流,但高群書覺得沒問題,尊重導演是那個時代的傳統,「這些老一撥兒的肯定是內心尊重的,年輕的是不是就無所謂,你聽我就行了」,高群書在現場有他自己的控場法,畢竟他見過的殺人犯比見過的明星多多了。
電影《東京審判》開創了一個先河,第一次有主旋律電影大規模地用明星。比《建國大業》還早三年。之前拍警匪紀實時,高群書其實就開創了用真人演員演戲的先河。他在不斷開創開端,「我喜歡開端,開完了就探索新的路子去」。導無定法就是他從始至終的路子。
高群書拍《東京審判》的過程中其實有點糟心,因為資本的水太深,拍到后來沒錢了,他是借了錢才拍完的,「我對電影界很失望,我說我再也不拍電影了,差電視劇界太遠了。電視劇界雖然沒錢,但是有五萬說五萬,沒五萬就不說了,有多少錢算多少錢,這個電影界水太深了,沒人說實話」。
在《東京審判》之后,高群書開始兵分兩路搞創作,一方面繼續攻大制作電影,另一方面鉆小成本片子。
小成本片子他拍起來順手,也舒服。他拍了《千鈞。一發》,講的事一個東北排爆英雄的故事,總共投資才370萬,后來還又降了點。因為錢不多,所以高群書還是啟用非職業演員。
高群書召開演《千鈞。一發》男主角的馬國偉,原來是派出所的民警,別說演電影了,看電影他都不怎么看,但在高群書的調教下,第一次拍電影的馬國偉,直接就拿到了上海電影節的影帝。這是高群書的絕技。
高群書用非職業演員最瘋狂的一次就是《神探亨特張》,里邊全員非職業,用的都是他在微博上的大V朋友們,都是一群文化人。他拍《神探亨特張》時,第一個要求就是,拍所有機器藏起來,「不要讓他們看到機器,因為看到機器他們就緊張」。
他拍每一個片兒,都會選擇一個適合當下演員的方式,對癥下藥。「職業演員和非職業演員是一個道理,因人而異,就每個人不同的說戲的方式激發他的,就是我是比較喜歡就把一個種子放到這個演員的身上,讓它在他身體里面產生反應,然后用他的方式灌溉它成長為這個人物。我不會去說您這么演,您走一下,從來不是這么去說戲。」
高群書調教非職業演員的功力,在《神探亨特張》里發揮到了極致。全部由非職業演員參演的《神探亨特張》在第49屆金馬獎上,擊敗了杜琪峰的《奪命金》和婁燁的《浮城謎事》,抱回大獎最佳劇情片。
高群書說自己調教演員的集大成之作,就是《風聲》?!讹L聲》里用的都是當時的一線演技派,周迅、李冰冰、張涵予、黃曉明、蘇有朋。調教這么多大牌,高群書有自己的絕招,「不要把他們當演員,還是當人,我永遠都是,你頂流也是一樣,不要把他當演員,你就是這個人」。
高群書調教演員的成果非常顯著,《風聲》那一年,周迅和李冰冰都入圍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李冰冰更是直接拿下影后。
03 「野路子」走到底
在高群書的創作生涯中,有一個片子很特殊,就是《過年好》,好多人都覺得這片兒不像高群書拍的。這個片兒算是一個賀歲片,計劃是大年初一上,但因為一些原因,沒上了,最后是大年初五上的?!哆^年好》最早是一個話劇,后來玩著就玩著玩大了。
高群書其實一直想拍喜劇片,所以這次找了和趙本山合作。他一直說,他真正最佩服的兩個演員,一個是劉松仁,一個就是趙本山。拍《過年好》是個奇跡,十四五天就拍完了,非常順。高群書在《過年好》里融合了三種風格:喜劇、喜劇的感人,還有一點無厘頭。
和《過年好》類似,《神探亨特張》的組局過程也非常隨意,就是因為一場玩笑。高群書那些年一直泡在微博上,每天和一群文化人大V在網上瞎聊、逗悶子。線下一幫人還常聚在一塊喝酒。有一次酒局,高群書開玩笑說,一定給你們拍個電影,都來演。后來,局真的就組成了,大V們開演前先喝兩瓶啤酒或小瓶二鍋頭,帶著酒勁直接上戲,神采奕奕。這是高群書又一次調教神技,酒精調教法。
從高群書第一部沒人看過的作品《藍骷髏》到今天,他在影視圈的大江大河里已經翻騰了三十多年,一代經典《征服》到現在也二十年了,里邊的梗依然滋養著互聯網上的年輕人。
高群書很早已經就說過,他做電影的心愿就是把所有類型都要拍一遍,他覺得中國的類型片意識有了,但是類型的精神、類型的專業程度還差得很遠?!肝矣X得我也不是說我做得多好,但是我希望我有這種自覺性和主動性去做,把每一個類型做一下?!?/p>
高群書一部一部拍,一部一部不同,“野路子”是他的風格,但其實仔細看,會發現,他的“野”非常專業,他有自己的創作理想,他想通過作品讓觀眾看到生活的本真。他說自己的作品一直傳承著透過黑暗寫光明的原則,中國人活得太累,他不想讓觀眾進電影院受虐。高群書式的紀實其實就是真實,他的作品和他本人一樣,不裝,該是什么,就是什么,人“野”,作品也“野”。
鳳凰《非常道》的主持人讓他跟年輕人說說怎么保持人生的定力。他說就兩點:「一,多看書,要有文化。二,三觀正,要做個好人。」
堅守這兩個定力,專業“野路子”導演高群書覺得他未來還能拍出更好的電影,「我不是那種突然一下就炸的導演,我永遠拍不出票房三十億、五十億的電影,但是我能拍出來能留下來的電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