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已死。
如今說到TVB,觀眾基本是兩種風評。
一種,直接棄劇;
(資料圖)
另一種,邊吐槽邊追劇。
無論是臺慶劇還是有TVB藝人參與的綜藝節目,再掀不起太大的水花。
曾經,每年年末的“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是TVB最隆重的項目,也是TVB粉絲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
然而,現在畫風已然成為這樣▼
妥妥的“影樓婚紗代言人”!
上周TVB照常舉辦了2022年的“萬千星輝頒獎典禮”。
只不過,整場頒獎禮下來,網友的內心恐怕都是——
認識的人越來越少,得獎的都是誰?
除卻幾張熟悉的面孔坐鎮,很多時候,就連坐在第一排的一線小生花旦都有幾個是觀眾叫不上名字的。
當曾勵珍獲得“萬千星輝演藝大獎”的時候,全場起立鼓掌。
仔細看,站在第一排的男藝人是否給你一種TVB后繼無人的畫風?
再看,另一邊的女藝人,是不是有一種青黃不接的感覺?
作為三色臺的忠實粉絲,小劇其實也不想遙想當年。
只不過,每每看到陳豪和馬國明依舊坐在熟悉的位子上,終究有一種恍如隔世的錯覺。
那真是神仙打架的年代。
1997年,羅嘉良成為TVB第一屆視帝。
第二年,視帝的角逐更加激烈。
入圍最后五強的分別是:羅嘉良、歐陽震華、林保怡、吳啟華和古天樂。
最終,羅嘉良蟬聯了視帝。
此后,TVB每年的視帝競爭都是一場“惡戰”。
歐陽震華、林保怡、古天樂以及陳豪等人都曾捧起過視帝獎杯。
但像吳啟華、馬浚偉、林峯、黃宗澤等人也同樣是“無冕之王”。曾經的視帝五強,每一個人都能單獨撐起一部劇。
他們的星路歷程,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步一步從小角色演起,直到成為真正的大男主。
每一個人都實至名歸,殊榮給誰都不為過。
同樣的,視后這邊也是星光熠熠、百花齊放。
從1997年關詠荷拿到TVB第一個視后之后,每一年的視后獲獎者都有自己的戲路和特色。
蔡少芬嬌俏可人,1998年她憑借《妙手仁心》和《天地豪情》兩部劇入圍視后五強,最終成為TVB史上最年輕的視后。
直到今天,蔡少芬和古天樂依舊保持著TVB最年輕視后和視帝的紀錄。
宣萱鬼馬精靈,時至今日,武俏君和徐飛這組CP仍舊是TVB劇迷心中的意難平。
陳慧珊知性獨立,聶寶言一角永遠是職場女性的標桿。
2003年,是TVB承上啟下的一年,一部《沖上云霄》開啟TVB新老交替的時代。
四大花旦以及她們的官配開始逐漸減產,五生五花成為很多90后的記憶。
不過在五生五花大放異彩之前,佘詩曼已經能和前輩站在一起,開啟自己未來TVB一姐的道路。
不得不說,鼎盛時期的TVB實在太能打了。
人才濟濟,群星璀璨,無論是早期的“無線五虎”,90年代的“四大花旦”,還是千禧年之后的五生五花,他們完全配得上“萬千星輝賀臺慶”的稱號。
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五生五花”生不逢時。
當他們已然成為TVB中流砥柱的時候,也正逢多位老將的回巢和崛起。多部熱播劇輪番播出,大家的角色魅力旗鼓相當。
多年以后再次回想,那些年視帝視后的競爭,其實沒有最強只有更強。
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劇迷心中的視帝和視后。
就算是坐在第二排,甚至是更后面的“黃金綠葉”,他們也用自己的實力賦予了角色該有的靈魂。
曾經的萬千星輝,如今的疲態盡顯。
不變的,可能只有觀眾對每年視帝和視后人選的爭論不休。
今年的頒獎禮,也直到頒最佳男女主角的時候,才算掀起全場的小高潮。
陳山聰憑借《金宵大廈2》奪得最佳男主角,江美儀憑借《下流上車族》奪得最佳女主角。
網友:這屆的視帝視后終于不水了。
然而,在小劇看來,全場最感人的一幕出現在江美儀的獲獎感言中。
她哭著說:“我以為我不是親生的,拿不到這個獎”。
TVB再真實不過的現狀,也是TVB衰落的其中一個原因。
很多優秀的藝人做好了本職工作,也付出了本職以外的辛苦,但是卻沒有得到該有的報酬。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薪資。
普通人上班為了工資,明星也是一樣。可以說,從TVB里出走的藝人,10個里面有9個存在工資問題。
TVB實行底薪制度,每月發固定工資,但片酬和廣告費是根據藝人接到的通告而定。
底薪低到什么程度?
3000塊港幣,剛好夠你坐公交車。
而且,這個問題,出現在很多能當主角的藝人的身上。
吳啟華憑借《妙手仁心》系列成為TVB的“師奶殺手”,但即使做到一線小生,收入都往往入不敷出。
蔡少芬在節目里曾說:“你如果當主角的話,從頭到尾都有的話,你只有兩萬塊港幣。”
工資低下也算了,藝人甚至還沒有話語權。
張衛健版的《西游記》是TVB1996年的爆款劇,收視率高達40點,TVB憑借此劇收賬幾個億。
但當拍攝續集的時候,竟然有人嘲諷張衛健想要加薪的行為。
而這番羞辱,也導致張衛健離開了香港,開始往內地發展。
陳鍵鋒也曾坦言:“當時我表達要走的意思,已經很決絕了,可是人家挽留我的條件,不過是多出幾十塊而已。”
當年王祖藍在跑男里的出場費是眾人里偏低的,但他也曾透露在內地賺的錢,是香港的N倍。
鄧萃雯直言在TVB,根本沒有還價的能力。
當上主角的藝人尚且如此,很多徘徊在二、三線甚至更末位的藝人的生活就更加困難了。
TVB藝人的工作用“騷”來定義。
所謂的“騷”,就是英文“show”的諧音。TVB會跟每個藝人簽訂合約期間的“騷量”,如果不能在限定時間里完成,就會面臨被減薪的危機。
前段時間去世的前TVB甘草演員余子明在過世之前,就因為“一年一騷”的合約問題而離巢退休。
因為“一年一騷”的合約規定,藝人至少參與無線電視的一個節目,但卻不可以亮相其他電視臺。
這一規定,很有可能導致藝人一年都沒有收入。
而最近幾年更是傳出那些知名度不高,又在公司效力幾十年的老員工被TVB減薪的新聞。
實在讓人心灰意冷。
TVB就像一個制度老舊的企業,又要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
想要員工忠心,但對你忠心了,你又不珍惜。
越是底層,工資越低。而且,長期以來,TVB超負荷的工作時間早已不是秘密。
臺前幕后優秀人才的流失,與“毫無人性”的通告時間密不可分。
TVB每年將制作近700小時的劇集,往往都是流水線工作,一環扣一環。
演員,只不過就是這條線上的一個環節。
不管你是一線藝人,還是甘草演員,A組B組輪流開工都是常態。
幾乎每個在TVB拍過戲的藝人都經歷過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
所以當蔡少芬在節目里說到自己曾經連續工作21小時的時候,身邊的陳法蓉感同身受。
佘詩曼試過五天四夜不休息、不睡覺,外景棚景連軸轉。
周海媚最瘋狂的時候也有四天四夜不睡覺的經歷。
工資低,工時長,陳展鵬最當紅的那幾年,連續拍五部劇。
不難想象,不僅通告會重疊,睡眠時間更少了。
吳卓羲更夸張,試過最長時間七天沒睡覺。
他說:“早上六點鐘化妝,七點鐘出工,然后拍到下午,也可能是晚上六點多,然后回到TVB棚景,棚景里吃個飯,吃完飯之后進棚里面再拍,拍到凌晨五點。”
所以,一天24小時藝人自己能支配的時間只有一個小時!
連年紀大的藝人都沒有特別的優待。
年近九旬的老戲骨羅蘭都要熬大夜拍戲。
能有什么辦法呢?你不干,大把人想干。
熟悉TVB的觀眾都知道TVB很多藝人都是過了三十歲才熬出頭的,像五生五花這樣能在二十幾歲就開始演第一主角,機會已經很難得了。
所以TVB的藝人,不僅業務能力強,而且格外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
雖然有抱怨在TVB的日子太苦,但每當有藝人在節目里提到TVB,言語間都是對TVB的感激。
因為TVB教會他們吃苦耐勞、工作敬業。
當然,說了這么多,小劇也不是想抨擊TVB的管理制度,只是往往很感慨。
在如此苛刻且薪資低下的管理模式下,TVB真的為香港乃至整個華語電視圈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實力派藝人。
他們不僅要懂拍戲、懂人情世故,很多時候還要學會站隊。
因為,TVB內部的派系斗爭也從未停止過。
“山頭文化”一度讓許多藝人變成高層斗法的犧牲品。其中,樂易玲和曾勵珍兩大高層的黨派斗爭最為激烈。
隨著樂易玲近年主攻邵氏業務,樂派和曾派斗爭的硝煙早已沒有當年如此彌漫。
不過,梁家樹、陳志云、樂易玲、曾勵珍、余詠珊之間的黨派斗爭我們完全可以另開一篇稿。
隨著曾志偉出任TVB總經理,黨派斗爭又出現了新的破冰者。
因為有競爭,才讓TVB運營到現在。
但山頭文化的盛行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它讓很多TVB藝人心灰意冷、黯然離巢。
亞視早已沒有威脅,ViuTV在內地觀眾心里始終不及TVB耳熟能詳,但高層并沒有將劇集的質量放在第一位,使得這幾年TVB出品的劇集多數被觀眾吐槽。
薪資太低、工作時間又長,加上山頭文化的多方角逐,使得TVB流失了太多的藝人,也直接導致觀眾對TVB失去了信心。
曾經流光溢彩的頒獎禮,始終變成了一個小圈子的自娛自樂。
這邊,觀眾吐槽這是“分豬肉”的公司年會;
那邊,不管時勢如何變化,拿獎藝人依舊會感動得熱淚盈眶。
小劇這才明白,真心拿演戲當夢想,并為之奮斗多年的人,只要被肯定,不管這個獎勵是大是小,他們都是珍而重之的。
又或者,即使我最喜愛的四大花旦和五生五花幾乎都已經離開TVB,但每年頒獎禮能看到昔日老將的重逢,這一年對TVB的關注也是值得的。
當然,小劇還是希望TVB能重拾昔日的輝煌,再一次成為在我們兒時帶我們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電視王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