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電影來源于生活,更魔幻的事情永遠發生在現實中......
(資料圖)
不信?
且看最近的一部新片,很多人看了大為震驚,簡直是離了個大譜!
如果不是真實故事的話,這就是個《秋菊打官司》式黑色喜劇。可怕的是這種編劇都不敢相信的荒誕是很多人的現實。
你敢信,在21世紀的當下,在每年的除夕夜,正當人們萬家燈火,闔家團圓的時候;
在世界的一個角落,當地的很多女孩失蹤了......
一切源于一個古老的習俗:
搶婚!
《迷霧中的孩子》
本片最近實火。
在豆瓣上線后,便蟬聯多日口碑榜榜首。
但實際上,它早在2021年就在各大電影節把“最佳國際導演”、“最佳國際影片”等重量級獎項收入囊中,可謂是名聲大振。
英國《熒幕周刊》更是形容它是——
強而有力,又讓人大開眼界的故事。
這評價,精準,又犀利。
確實,看了幕后才知,這片能被拍出來著實是個誤會。
導演何黎艷,90后。
她年輕,沒經驗,原本只想拍“鄉村女孩美好的童年”,誰知卻拍了一場“吃人的噩夢”。
這噩夢,從3年前開始......
那時的琪,14歲。
她生活在越南北部的赫蒙族村落。
這里四面環山,樹木叢生,再加上常年云霧繚繞,村子像大自然中的孤島,灰暗封閉。
不發達的交通,限制了村民的活動范圍。
同時,也帶來了貧窮。
每個家庭,往往依靠一畝三分地,維持著樸素的生活。
其中就包括琪的家庭。
即便如此,琪依然是快樂的。
她充滿了干勁兒。
每天趁課間空檔,或者放學后,她都會拿起鋤頭去地里干活。
砍柴、收莊稼、喂豬、趕羊。
幫媽媽做工,照顧弟弟。
小小年紀的她,像成年人一樣扛起家庭的重擔,果真是對應了那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不過,琪畢竟還是個孩子。
生活帶給她的成熟,并不能掩蓋童真的天性。
她愛玩,愛美;
情竇初開的年紀,她開始對愛情報以憧憬。
她對著鏡頭講述自己和前男友的愛恨情仇,雖說在旁人看來,有點兒幼稚,但那正是這個年紀所該有的。
她還對未來抱有美好的愿景。
赫蒙族很傳統守舊,90%的女人都早早結婚生子,成為家庭主婦。
琪的姥姥、奶奶是這樣。
琪的媽媽也是這樣。
但琪的想法不一樣,她想要讀書考大學,去其他城市找份工作,過不一樣的生活。
她還要把媽媽也帶出去,去看看赫蒙族外的世界。
然鵝......
臨近新年,媽媽的一句提醒給她敲響了警鐘。
原來,赫蒙族從古至今延續著一個傳統,新年前后,男人相中了誰家的姑娘,便會直接將其綁回家。
接著男方的人前往女方家協商條件。
雙方談攏后,便結為親家。
反之,男女雙方喝分手酒,全當什么都沒發生過。
乍一聽,是不是挺驚悚。
你看到影片后面,了解更多細節后,會發現更驚悚。
因為在綁架之前,女方可能壓根不認識男方。
且女方被綁到男方家里后,可能會被強行發生關系。
這也就是為什么琪的媽媽除了提醒琪晚上早點回家,還讓她在被綁到男方家后,要時刻保持清醒,扎進褲腰帶。
比如琪的姐姐,就在讀高一的時候遭遇了這些。
因此,她不得已輟學,年僅17歲就懷上了二胎。
彼時,琪并不以為然。
她不相信同樣的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況且,此時她正沉浸在曖昧的情愫里。
琪在網上認識一個男生,兩人挺聊得來,經常在社交平臺上留言互動。
男生也很積極,很快便約她在集會上見面。
琪答應了。
剛見面,兩人的氛圍挺不錯的。
男生看起來溫柔、靦腆,他坦誠地說,自己不會像其他男人一樣,把她綁回家。
琪也鮮少露出害羞的表情,兩人一起散步、合影、聊天。
男生不讓導演打擾他們,于是導演拿著攝像機,站在遠處,直到看不到他們的身影。
導演先行回到琪的家,結果,那一夜,琪沒有回家。
很顯然,大事不妙。
眼看著琪沒回來,琪的媽媽焦急萬分,一直催促著醉酒的丈夫,出去找女兒。
就在這時,她接到電話,琪果然被綁架了。
從這里開始,整個畫風突變!
首先,變的是態度。
琪的媽媽得知女兒被綁后,開始向周邊的人打聽男生的情況。
當得知男生父母健在,同為赫蒙族,家庭狀況良好的時候,她的臉上一掃之前的焦慮,轉而露出笑容。
顯然,她對未來的女婿還算滿意。
其次,原本的“綁架案”變成了“商討親事”。
男方家按照約定,第二天登門求親,女方家準備飯菜,好生招待。
在餐桌上,雙方一來一往,暗中較量。
男方擺條件;
女方亮底線。
琪被當做籌碼,換算成等價的牛羊牲畜等。
談判圓滿達成,該“新人”登場了。
此時,琪的媽媽轉而變成男方的說客,勸說琪答應這門婚事。
她滿腦子都是條件。
殊不知,琪不想和男生結婚,只是單純想談一場戀愛。
琪更不想重復媽媽的人生,想回到學校。
講真,作為紀錄片,這是目前唯一一部讓廠長打從心底不忍心看,感覺到背脊發涼的。
除了因為是切實發生的,還因整個赫蒙族村落從上到下的愚昧。
可以說,所有人都默許“搶親”的存在。
男生對于搶親,是自尊心驅使下的沖動行為。
他不明白自己為什么這樣做,只說是時候到了,遵循傳統。
至于兩個人的未來,他壓根沒有規劃,只有迷茫。
男生的家人,包括琪的家人則支持男生搶親。
因為村子里大部分的婚事,都是這樣完成的。
導演從和男生媽媽的閑聊中得知,她的女兒被賣到了中國,至今沒有聯絡。
包括琪的媽媽。
在導演著急到流淚的時候,琪的媽媽卻說“不用擔心,是琪活該”。
男方家一邊試圖強行拖走琪,一邊告訴她就要開始新的生活。
琪的奶奶,則在一旁,攔住了想要救琪的導演。
很多觀眾對于導演的插手,拍手叫好。
或許作為紀錄片,導演違背了客觀記錄的原則,但作為任何一個人,怎能漠視上述這禽獸行為。
可怕的是,盡管紀錄片最后,琪的反抗收獲了效果,她得以回到校園。
但在影片記者會上,導演透露,琪因為種種原因,沒能上大學,仍舊是早早嫁做人婦。
唉!
悲哀!
這是廠長看后,能發出的唯一感嘆。
印象很深的一幕是,琪的老師組織這門親事,相關組織上門溝通。
但,赫蒙族人全程無視。
就這樣,觀眾看著——
一邊是文明世界,公序良俗有理有法;
一邊是原始世界,沒有彼此尊重。
在這里,法律已然失效,它沒能挽救琪,以及無數的女性。
在這里,上演著一出又一出習俗包裝下的犯罪。
不過,相比這些,最讓人感到心寒的是,經歷過“搶婚”的女性成為下一場“搶婚”的幫兇。
她們由受害者轉變成加害者。
包括琪本人,最初也不拿“搶婚”當回事兒。
影片中間,導演就對她表示出氣憤——
因為你把那當作游戲,結果掉進可怕的陷阱。
而在影片開頭,我們還能看到村子里的孩子們,玩著“搶婚”主題的辦家家酒。
能預想到,當地女孩從小生活在如此環境,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之下會視這些規則為鐵律。
教育是改變她們認知和生存環境的唯一可能。
倘若沒有了教育,她們的將來更是一代代在黑暗中輪回。
畢竟,無知者無所畏懼,一切惡意就會重復繁衍下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