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相關(guān)資料圖)
今年的春節(jié)檔神仙打架,但勝負早已明了。
有勝者,如《滿江紅》《流浪地球2》,自然也有敗者,如鄧超導(dǎo)演+主演的《中國乒乓》。
相比鄧超在春晚舞臺上出的風(fēng)頭,他的這部作品爭議很大。
前兩天還因為臨時撤檔被送上熱搜,理由是宣發(fā)過程中有重大失誤。
我查了一下,《中國乒乓》上映首日,票房只有2925萬,還不到《滿江紅》的十分之一。
不僅出師不利,還因為自救撤檔,被人嘲笑。
當然也有為他打抱不平的。
有贊片方明智的。
但不論怎樣,鄧超這次確實輸慘了!
要我說,這部電影本身就更適合國慶檔。
故事很簡單,很燃很熱血,兩個字概括就是“逆襲”。
講的是上世紀末,中國男乒歷經(jīng)五年低谷后,重整旗鼓,終于再創(chuàng)高峰。
這是一個老套的故事,不知道躲開了春節(jié)檔,一個月后重映,觀眾是否真的愿意為它買單。
拋開票房,單論口碑,已經(jīng)是鄧超和俞白眉的高峰:
開分7.0,一萬多人參與評分,好于79%的運動片。
從這個角度來說,鄧超真的輸了嗎?
答案見仁見智。
也許就如《中國乒乓》里的最后一句話所說:
“可能到死的那天都沒贏,但也要踏踏實實地閉上眼睛。”
而這,恰恰也是鄧超從一個小城浪子走到今天的原因。
二、
“我叫鄧超,不是超人的超,而是超生的超。”鄧超一貫這么解釋自己的名字。
79年生人的他,恰好趕上第一批獨生子女政策。在鄧媽媽肚子里都五六個月了,還差點被引產(chǎn)。
倒不是因為他上頭真有親生的哥哥姐姐,而是因為重組家庭。鄧超的父母結(jié)婚前,已經(jīng)各自有自己的孩子。
而鄧超作為兩人唯一的結(jié)晶,就這樣成了這個特殊家庭里最核心的情感紐帶。
好處自然是從小被千恩萬寵,永遠是家里人關(guān)注的焦點。
但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哥哥姐姐們有了矛盾,最后挨打的卻總是他,因為只有他是親生的,父母打起來名正言順,不偏不倚。
在這種微妙復(fù)雜的家庭環(huán)境下,鄧超既外放爽朗、有恃無恐,又足夠敏感,會察言觀色,能充當一個大家庭的粘合劑。
學(xué)習(xí)成績還好,年年省三好學(xué)生,簡直是個乖小孩的完美模版。
然而乖小孩的青春期,就像開盲盒。
誰能想到,上初中后的鄧超荷爾蒙分泌旺盛,變得躁動又瘋狂,人送外號——
“混世魔王”。
打耳洞戴耳釘、穿喇叭褲去舞廳領(lǐng)舞、頭發(fā)染七八種顏色、永遠在打群架、愛打抱不平......
甚至因為看不慣學(xué)校保安欺負女同學(xué),拿著菜刀追砍保安,被扭送進了派出所。
老師對他失望透頂:“鄧超瘋了!”
火熱又沖動的青春無處安放,他愛上了去迪廳跳舞。
那種自由扭動的快樂,讓他食髓知味,還一度混成了領(lǐng)舞,賺了點小錢。
但傳統(tǒng)的父母無法接受,怒氣沖沖地沖到舞廳,甩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把他押送回家。
十幾歲的孩子就像彈簧,打壓越重,反彈越大。
第二天,鄧超離家出走,偷偷來到東莞,繼續(xù)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如果不是看到了那一幕,如今的鄧超也許依舊混跡在娛樂場所,肆無忌憚地當一輩子小混混。
到東莞半個月后的一天,他在這個陌生的離家千里的娛樂之城,突然看見了兩個相互攙扶著的虛弱身影。
仔細一看,果然是爸媽。
他們四處打聽兒子的下落,竟從廣州一直找到了東莞。
一見到他,爸媽如釋重負,又心懷忐忑:“孩子回去吧。”
這回,他們是真的害怕了,服軟了。
鄧超看著他們憔悴的面孔,突然注意到已經(jīng)白了的頭發(fā)。
人長大,往往只在一瞬間。
鄧超心狠狠一痛,叛逆的青春期在這一刻戛然而止。
但世事從來如此,過往的一切經(jīng)歷不論好的壞的,在未來的某一刻,都將會派上用場,因禍得福。
很快,走回正軌的鄧超,好運來了。
三、
眼看文化課落下最重要的好幾年,是怎么也補不上了,爸媽就送他去讀藝校學(xué)美術(shù)。
這拿畫筆的天賦,也不是人人都有的,鄧超沒學(xué)成美術(shù),倒是因為迪斯科跳的不賴,被話劇班選中了。
在恩師鄧學(xué)東的耐心引導(dǎo)下,1998年,19歲的鄧超去了北京藝考。
無背景無基礎(chǔ)的小城青年,無可依仗,有的僅僅是一腔不怕失敗、一往無前的勇氣。
混過社會的孩子,雖然帶著一絲混不吝的痞氣,候考時架著腳嚼口香糖,還被黃磊訓(xùn)斥了。
但那份天然帶有的膽色,在同齡人中間就是格外扎眼。
面試中戲時,鄧超大大方方地模仿張學(xué)友唱歌,惟妙惟肖,毫不扭捏。
他享受表演,一看就是天生的演員。
考官慧眼識珠,鄧超被中戲錄取,一只腳邁上了演員這條路。
我總覺得,鄧超身上有一種極致到瘋狂的美感。像太陽,光芒四射,激情澎湃,卻也炙熱到擁有自我毀滅的力量。
他可以全然將自己陶醉進一個領(lǐng)域,不死不休。
上中戲后,鄧超瘋狂愛上了表演,得了個“戲瘋子”的外號,在演員里,這不亞于最高的夸贊。
他會藏在衣柜里躲宿管阿姨的查寢,半夜點著蠟燭排練,白天背著包滿校園軋戲。
演的激動起來,沖著舞臺的地板就熱吻下去。
沒戲拍時,急的一大瓶二鍋頭,一口氣灌下去。
大學(xué)四年,他演了不下五百個角色,別人都愛演主角,他專挑些不太“正常”的角色——
殘疾人、智障、反串......
畢業(yè)大戲,他自編自導(dǎo)自演了一出喜劇《翠花,上酸菜》,至今仍是他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作品之一。
不得不說,解放天性這門課,鄧超上的真不錯。
這種為戲癡狂的學(xué)生,實在不多見,臨畢業(yè)前,鄧超竟被人藝收做了實習(xí)生。
按以前的慣例,去人藝實習(xí)演出過的學(xué)生,畢業(yè)進人藝是板上釘釘?shù)氖聝骸?/p>
誰知最后領(lǐng)導(dǎo)告訴他:“你是個很好的演員,但不適合人藝。
鄧超心涼了半截,一時難以接受。
演完那天,出了人藝就買了一瓶二鍋頭干了,然后坐在馬路邊哭。打車回去時,出租車司機看著他頹廢的樣子,大約擔(dān)心他想不開,出言勸慰:
“哎,兄弟,沒什么過不去的。”
這話鄧超記了一輩子。
司機說的沒錯,演話劇認識的馮遠征前輩,把他推薦給了國家話劇院的院長,很快他順利通過篩選進了國話。
演員行業(yè),朝不保夕,人人熱衷進體制,無可厚非。
但于鄧超而言,很難想象,棱角分明的他會像老一輩藝術(shù)家一樣,一板一眼地熬到德藝雙馨的年紀。
他身上的野性和沖勁,也必將帶著他往更精彩的方向走去。
四、
2003年,24歲的鄧超在《少年天子》里飾演順治。
這部電視劇如今看去依舊不算過時,戲里老戲骨如云,精彩紛呈,一舉把他捧上了當紅小生的位置。
當然,這部劇對他的影響不僅如此,還在于遇到了一份炙熱的愛情。
同為性情熱烈的人,劇里飾演靜妃的郝蕾與鄧超一拍即合,感情像干柴烈火般燃燒起來。
但這樣的感情,往往經(jīng)不住時間的考驗。
不到兩年,兩人決裂,據(jù)說分手時并不體面,大鬧一場。
直到遇到孫儷,鄧超這匹脫韁的野馬,似乎終于被人握住了韁繩。
2005年,26歲的鄧超主演高希希的《幸福像花兒一樣》和《甜蜜蜜》,與23歲的孫儷相戀。
互補型的戀人,其實最合適脾性極致的人。
孫儷身上的沉靜,和那種歲月靜好的柔軟于他而言是一種致命的吸引力。
“我想我那時就是喜歡上了這么文靜的感覺,每天我就靜靜地看著她。”
這段穩(wěn)定又正向的關(guān)系,像一個錨,讓他終于有了心定之所。
出乎意料的是,結(jié)婚后的鄧超,竟開始放棄一片大好的電視圈,轉(zhuǎn)而向更加未知和殘酷的電影市場進發(fā)。
我想這里面其實包含著兩個原因——
一是孫儷的《甄嬛傳》封神,“娘娘”稱號一出,無人能敵。這于他是榮耀,同時也必然是個壓力。
二是科班出身的演員共同的最高信仰——拍電影。
為了演好角色,鄧超延續(xù)著他一貫“戲瘋子”的風(fēng)格,以演技好還愛自虐著稱。
沉浸在角色中,他什么都敢干。
拍《影》時,先增肌20斤又在2個月內(nèi)減重40斤,連張藝謀導(dǎo)演都說:“他的玩命,超出我的預(yù)期。”
最有視覺沖擊力的一個戲份,要數(shù)《烈日灼心》里這個注射死刑的畫面。
他全程要求真實注射,針頭真實地扎進血管,進入血液,渾身開始戰(zhàn)栗,臉上的肌肉無法控制地抽搐。
片刻后,瞳孔放大,眼里的恐懼瞬間消散,變得黑黢黢像黑洞一樣。
一切無聲又真實地給人巨大的沖擊。
他還曾與香港男演員呂頌賢演過一出激烈的吻戲,也算是犧牲很大了。
毫無疑問,作為演員,他是合格的,甚至優(yōu)秀的。
網(wǎng)上流傳著一個段子,說黃曉明每演一部正劇,就獎勵自己演一個霸總。
而鄧超每演一部電影,就獎勵自己拍一部喜劇。
沒想到,成為了好演員的鄧超,竟轉(zhuǎn)頭跑去跟“調(diào)教”自己的張藝謀馮小剛搶飯碗去了。
不得不說,野心有時往往與能力無關(guān),只關(guān)乎勇氣。
但這件事,鄧超做的卻并不順利。
五、
《跑男》播出后很長一段時間,鄧超家喻戶曉。
事業(yè)順利,家庭穩(wěn)定,他開始盲目自信,認為自己參透了喜劇的奧妙。
于是開始不斷制造喜劇“爛片”。
2014年,他把話劇舞臺上廣受好評的《分手大師》搬上大熒幕,投資、導(dǎo)演、主演,全部自負盈虧。
拍出來雖然票房不錯,但口碑卻并不如人意。
還有拉上孫儷一起演的《惡棍天使》,都是票房過億,口碑滑鐵盧的典型案例。
看似賺了,卻消耗了大量的觀眾期待。
而這,也許也是今天《中國乒乓》不受青睞的原因之一。
我想以他的努力程度,想必他是盡了全力去做的。
但他還是費解,對不盡如人意的口碑感到意外。
我倒覺得,鄧超是演不好喜劇的,他放棄喜劇是一步好棋。
因為他并沒有像趙本山、周星馳一樣,真正地苦過。
好的喜劇,內(nèi)核是悲劇,只有把最痛的東西笑著解剖開來,才能真正打動人。
而超式喜劇的搞怪,說白了,太淺薄。
這一點,聰明如他很早就意識到了。
“這么多年,我知道自己哪兒疼,大象就在客廳,不能假裝看不見,面對別人的批評,面對嘲笑,我很多次巧妙地回避了這個問題,如果我自己不反思的話,這個問題肯定是過不去的。”
慶幸的是,他足夠的自省,用幾年時間,放下自負驕傲,沉下心來做想做的事。
在做導(dǎo)演這件事上,他漸漸變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
他親身經(jīng)歷的這種心境,也是他選擇《中國乒乓》這個題材的根本原因。
“這世界上有人想拍一個令人失望的作品嗎?肯定自己以為大家應(yīng)該喜歡,結(jié)果拍了一個令人失望的東西。所以我們?yōu)槭裁刺貏e想拍《中國乒乓》,這個戲?qū)ξ覀冏约菏菢O大的治愈,我們用戲中的精神鼓勵著自己,撐著自己往前走。”
相比張藝謀一代導(dǎo)演的老練與高明,鄧超要走的路還很長。
但我還是被那句話感動到了——“可能到死的那天都沒贏,但也要踏踏實實地閉上眼睛。”
所以比起抨擊,我更想給予激勵。
畢竟內(nèi)娛可以容不下輕松撈錢的流量鮮肉,但一定要容下正在進步的人。
關(guān)鍵詞: 中國乒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