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情人節。去年2.8分的《十年一品溫如言》給觀眾帶來的傷害還歷歷在目,#難看#一度登上微博熱搜。到了今年,上熱搜的不再是赤裸裸的#難看#,而是#賈冰陳喬恩姐弟戀#,變的是獵奇,不變的是質量。
(資料圖片)
截至今晚八點,情人節單日票房已達1.81億,比去年票房下降了66%。其中,春節檔影片《流浪地球2》《滿江紅》貢獻了50%,新片僅《不能流淚的悲傷》和《可不可以不要離開我》分獲3000萬和1500萬票房,其余新片單日票房均不過百萬,不再贅述。
去年的《十年一品溫如言》盡管口碑跌至地心,但還是憑小說原作的固定受眾拿到了單日1.4億的成績。而今年上映的新片不但沒有IP,連適齡的熟臉演員甚至都只有許光漢一個。在《不能流淚的悲傷》中,許光漢的實際鏡頭加起來不超過10分鐘,戲份還沒有王耀慶重。而另一部《可不可以不要離開我》熟臉演員不少,但難以想象湊這么一群人是來拍愛情片的,美其名曰“關注30歲以上群體的愛情”,但豆瓣清一色的一星評價足見“雷人”程度。
賈冰和陳喬恩扮演情侶
要知道,情人節幾乎是中國電影市場最古老的檔期之一,直到今天也是一個大盤非常穩定的檔期,但為什么這些年涌現的情人節檔電影往往連及格都很難做到?在爛片前仆后繼的熏陶下,這個檔期已經成為了中國電影市場名聲在外的“口碑洼地”。不改善這一窘境,只會將觀眾越推越遠。
愛情片可以不在情人節
1997年2月18日,在廣州舉行了一場名為“浪漫情人電影夜”的活動,每位男觀眾都可以憑借電影票領取一支玫瑰花送給女友。自那之后,情人節就開始被電影市場所注意,看電影這項活動開始被包裝成情侶約會的頭部選項。
情人節這天觀影,理論上當然有著非常龐大的剛需。但自2013年春節檔逐漸起勢之后,情況開始發生了變化。
由于2月14日這個日子每年都在春節附近,而春節檔電影的供給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在逐年遞增,短短十年時間里已經成長為全年票房支柱。因此,在情人節離春節特別近的年份里,這個檔期干脆消失了,只有和春節拉開一定距離的年份里,才有新映愛情片的空間。
從2013年到現在的11年里,情人節檔“消失”了五次。有空間的年份里,上映的也不完全是爛片。比如2014年情人節上映的《北京愛情故事》,單日1.01億,總票房達4.06億。該片并非大眾慣常印象中的青春愛情類型,而是貫穿老中青三代人的愛情群像,在貼近春節的時間點提供了更為合家歡的元素,可被視作情人節檔期的優秀解法之一。在口碑及格的情況下,該片票房也走出了長線,不只賺情人節一天的錢。
《北京愛情故事》電影版
而2017年情人節的引進片《愛樂之城》,則更是影史留名的經典愛情片,在國內也收獲了2.47億票房。其實引進片中的高品質愛情片不少,比如去年情人節之后不久上映的《花束般的戀愛》《紐約的一個雨天》等等。但引進片的定檔,自主選擇余地有限,所以想要情人節檔的供給有所進步,主要還得指望國產片。
除了2月14日之外,一年里其他被視作情人節的日子如白色情人節(3.14)、七夕、520等檔期,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七夕基本被包裹在暑期檔中,跟春節檔前后一樣,新映愛情片同樣會面臨被大片圍剿的局面,市場空間有限。選擇這一天上映的影片,類型并不局限在愛情片中。排在七夕檔歷史票房前列的有《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快把我哥帶走》《精靈旅社3:瘋狂假期》等五花八門的類型片。
數據來源:燈塔專業版
有業內人士告訴毒眸,因愛情片大多為中小成本,因此發行營銷上的投入也會相對謹慎,而靠近春節檔和暑期檔等大檔期,發行營銷費用會水漲船高,因此定檔這兩個檔期的愛情片會更有顧慮。
反倒是3月14日和5月20日這樣遠離大檔期的情人節,成為了近年來愛情片定檔的新寵。
白色情人節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是2019年《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盡管豆瓣評分只有4.8,但卻累計收獲了9.58億票房,是突破愛情類型天花板的成績。它同期競爭的對手只有類型差異巨大的《驚奇隊長》和《綠皮書》,冷檔期的優勢彰顯無疑。而520檔期的典例是2018年的《超時空同居》和2021年的《我要我們在一起》,兩部影片均過6分,都是靠口碑走票房長線的代表。
今年的520檔期,目前已經定檔了兩部愛情片,分別是章若楠、吳昱翰主演的《請別相信她》和張新成、孫千主演的《這么多年》,主演陣容顯然比2月14日的兩部影片更加強大。這一方面是因為今年的5月20日恰逢周末,單日票房更有保證。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于,投資體量稍大的愛情片,都會盡量避開大片環伺的情人節,從而釋放更大的票房長線空間。
所以,反過來看,雖然情人節這天很需要愛情片,但愛情片的選擇余地可遠不止情人節。比如大檔期里,五一檔的代表作有《后來的我們》《你的婚禮》等,元旦檔(跨年檔)有《前任3:再見前任》《以年為單位的戀愛》等,暑期檔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微微一笑很傾城》等。而諸如《最好的我們》《悲傷逆流成河》《如果聲音不記得》《當男人戀愛時》等影片甚至都沒選擇在檔期上映。業內人士提到,影片本身的體量所匹配的宣發預算才是定檔的決定性要素,類型與節日氣質是否相符,反倒是次要的。
因此,情人節雖然賺錢容易,但它也有自己的局限,并不具備強烈的不可替代性。
情人節爛片,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
很多人或許不能理解,這么難看的片子怎么還有人每年都看?其實當人們打開抖音快手,也有大量粗制濫造的短視頻和直播在瘋狂收割財富,原理是一樣的。
這一類產品面向的都是相對下沉的受眾。據貓眼專業版,《不能流淚的悲傷》三四線城市票房占比達60%,與去年的《十年一品溫如言》如出一轍。而對比《滿江紅》和《流浪地球2》今日的單日票房,三四線城市占比僅為51%和45%。
毒眸曾在過往的文章中詳細分析過青春愛情電影的發展歷程(點此閱讀:《光線還能“青春”多久?》),自2013年《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之后,青春愛情電影迎來過它的大眾化時期。但此后數量上的井噴并沒有帶來質量上的進化,大批觀眾對當中的狗血情節感到厭倦,也進入了一段時間的市場表現低谷期。只不過,對于下沉市場的觀眾而言,由于觀影頻次較低,還停留在上一個審美階段,因此這一套仍然對特定群體吃香。
尤其是打上“青春文學IP+高顏值演員+短視頻營銷”的一套組合拳,基本就能進行一次保障票房下限的簡單收割。自2017年《前任3:再見前任》在短視頻平臺的爆發帶來巨大票房增量之后,“催淚短視頻”基本上成為了愛情片營銷中最核心的工具。但青春文學IP在這么多年翻拍下來之后存貨漸少,演員知名度提升之后片酬過高也不便于控制成本,于是才在今年的情人節檔看到這些市場要素愈發缺失的愛情片。
“又臭又長”的片名也是愛情片下沉策略的一個側寫。比如《不能流淚的悲傷》和《悲傷逆流成河》《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可不可以不要離開我》和《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幾乎就是固定字詞的重新排列組合,普通觀眾非常容易混淆。對于影迷來說可能是一聽就不想去看的電影,但對于低頻觀眾來說,或許越是直截了當的片名越能輕松提取信息,有更好的傳播效果。
但這是難以持續的,觀眾的審美能力始終處于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后來者總要為前人的負面評價買單。去年的情人節檔《十年一品溫如言》,大多數觀眾13:14開始看第一場,到下午16點#難看#詞條就出現了,17點就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第二天,豆瓣開分2.9,基本宣告了票房的“死刑”。這也直接影響了今年情人節檔的愛情片觀影熱情,在電影上映前,已經有不少觀眾在豆瓣留下“情人節的電影一看就是爛片”的前瞻式短評,整個檔期的負面印象已經根深蒂固。
在大眾反饋速度越來越快的電影市場上,想“簡單收割”也會越來越難。因此,現階段浮現的“情人節爛片”是檔期缺乏上限和受眾保足下限的特性互相彌合之后的產物,它會隨著受眾的變化而逐漸付出代價。
讓情人節檔好起來
天然的消費檔期不容錯過,要想利用好情人節檔的檔期資源,從上游到下游都需要觀念的更新。
首先,在創作端,愛情片龐大的受眾群始終在呼喚更好的供給,但國內除了流水線作品之外,鮮少再有優秀的愛情片創作者出現,這是需求與供給的極大不匹配。有從業者表示,愛情片要拍得好其實是特別難的,“因為太簡單的故事已經沒法滿足現在的觀眾了,而它又沒有諸如特效、場面等其他的抓手可以去補劇情上的不足,現在除了年輕導演試手之外,大導演幾乎很少有人愿意拍純愛情片。”
哪怕在優秀的年輕創作者中,愛情這個類型也少被提及,它并非年輕創作者藝術觀念上的普遍追求。比如去年的FIRST驚喜影展·類型片實驗室中,二十個入圍的優秀劇本里只有一部是愛情類型,反倒是犯罪類型片更加普遍。
我們不是沒有見過優秀國產愛情片的可能性。哪怕只舉近幾年的例子,就有《愛情神話》和《隱入塵煙》。它們證明了不管從什么生活背景切入,愛情本可以有更多解讀和延展的空間,有待創作者去發掘,而不是只能給觀眾看“小孩子鬧情緒式”的愛情。
其次,市場端要拋棄“只賺一天”的固定思維。有口碑的愛情片,選擇情人節檔上映,或許能帶來更大的加持。原因在于,當天的觀影剛需用戶能幫助賣相有限的佳片達成冷啟動,并于離場之后幫助電影形成更廣泛的第一波口碑宣傳,從而跑出長線。
譬如2021年520檔的《我要我們在一起》,沒有大IP基礎,主演陣容的影響力也有限,豆瓣評分6.0也只能算中規中矩,但仍然在2021年首映期間拿下3.2億票房,首日票房僅占首映總票房的31%。這說明,哪怕只是剛及格的口碑,就已經足以讓愛情片賺到情人節之后了,可見觀眾之寬容。
從宏觀的資源配置上來看,也應該將品質更好的愛情片盡可能調劑到情人節檔以打破新大眾對這個檔期的刻板印象。畢竟作為最臨近春節檔的一個檔期,正值一年之中大眾輿論對電影關注度較高的時刻,一旦產生了負面印象是積重難返的,觀眾會對整個愛情類型失去信任。
說到底,情人節確實需要浪漫約會,而看電影一直是情侶們的重要節日選擇,但如果觀影習慣逐漸喪失,總會有新的娛樂方式誕生成為替代品,畢竟在如今,已經沒有什么電影是不可替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