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內娛掃盲行動”開始了。
行動分三步走:
(資料圖)
一,“絕望的文盲”被群嘲;
二,央視接過話茬;
三,更多“文盲”被起底……
每個明星,好像都在重新接受一遍文化課考試,內娛的文化素養從來沒有被提到過這個重視程度。
但越往下看,Sir越覺得這場運動中有點不對勁——
大家竟然這么在意明星的文化。
或者說——
問題僅僅是明星沒文化嗎?
在這個能見度低得可憐的輿論場中,大家的箭都逐漸射偏向稻草人做的靶子。
01
起因,王一博在《無名》的發布會事后被網友吐槽。
記者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怎么理解片中扮演的角色,王一博竟然一問三不知,連敷衍都懶得敷衍,直接交了白卷——
有沒有搞錯,送分題啊。
但就是一些送分題,往往讓小花小鮮肉們翻了車。
被問到“演員是什么”,趙露思看來是懂廢話文學的:
是我自己啊是什么?
同樣的問題,劉浩存支支吾吾后,直接上演了什么叫“打破第四面墻”:
這里會播出去嗎?
長期以來對明星雙商的擔憂,終于爆發。
網友扒出王一博過往的表現來質疑他的文化水平。
比如不會寫“到此一游”的“游”,不會念“浸潤”。
于是“掃盲行動”愈演愈烈。
一些本不屬于“文盲”的表現,也被拿來群嘲。
比如吐槽王一博成語接龍是張口胡說,連成語都不知道。
但實際上,原節目的規則只是“四字接龍”,并不強制要求成語。
所以大家也會故意說一些奇怪的詞,否則還會被說沒創意。
這時,“沒文化”已經成了不少人急于論證的結論。
有證據要嘲,沒證據斷章取義也要嘲。
當然,Sir并不是要認證他多有文化。
只是說,為什么明星的文化課如此被關注?
過去我們那么在意嗎?
雖說演員需要讀劇本研究角色,但演員的表現力,并不和讀過多少書成正比。
張柏芝,會寫的漢字都有限,宣傳《無極》時曾把“弓箭”寫成了“功賤”。
但不妨礙周星馳當初一眼相中她,她一個回眸,就是經典電影瞬間。
舒淇,因家境貧寒中學輟學,也不妨礙她成為侯孝賢的御用女主。
侯孝賢說看中的,是她本身的生命力。
這是她天性里帶的,不是讀多少書悟出來的結果。
周迅,上《脫口秀大會》點評堪稱災難現場,一個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太順溜。
她也承認,不怎么愛讀書。
但有誰會因此說張柏芝、舒淇、周迅不配做演員嗎?
“沒文化”,并不是演員的把柄,大家看的是作品。
真正問題在于——
空白。
要作品,現在的流量明星有作品嗎?
要靈氣,不是面癱,就是瞪眼式演技。
要個性,平時一個自己的觀點都沒有,微博全是團隊運營的文案,線上線下都是像個沒有血肉的紙片人。
當明星一片空白的時候,“沒文化”可不就成了把柄。
——既然你什么都不能提供,憑什么還享受著曝光度,占據著流量呢?
現在的明星最缺的不是文化。
而是一個“讓我望向你”的理由。
或者說。
當下大家對內娛的不滿是,有明星,無偶像。
02
什么叫偶像?
我們有偶像劇,有偶像練習生,但不過都是工業代餐。
Sir不想說什么大文豪、科學家才是偶像。
偶像其實就是你真心相信,能給你帶來力量的人。
這種力量,未必不能由流行文化創造。
但今天的流行文化一片萎靡,偶像集體失格的時候。
你或許忘了。
曾經那些人氣最高的偶像,是可以被我們驕傲地說出來的。
那以前的年輕人追星又追的是什么?
八十年代,你問大陸青年的偶像是誰,他們可能會說一個名字——三毛。
八十年代中期大陸才出版三毛的作品,但三毛在內地受到的追捧,遠遠超過了其他華人地區。
那時候的年輕人喜歡三毛,并不是因為她有多高的文學造詣。
更多的是她的作品,她的經歷中體現出的價值觀,在當時社會引發的浪潮。
剛剛改革開放的內地,從封閉走向開放。
年輕人哪里見過這樣的奇女子,領略過這樣的生活:和自己的愛人流浪世界,不顧一切去追求想要的自由。
就像她作詞的《橄欖樹》里唱的。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么流浪,浪遠方,流浪。
在內地,三毛被稱為“一代人的精神導師”。
如賈平凹所寫:
一個高挑著身子,披著長發,攜了書和筆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輕的堅強而又孤獨的三毛對于大陸年輕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來估價都不過分的。
偶像是年輕人的凝結核。
是站在時代的風暴中心,搖旗吶喊的人。
崔健的歌有這樣的力量。
年輕人的叛逆、憤怒與渴望,被崔健吶喊了出來。
“那天是你用一塊紅布,蒙住我雙眼也蒙住了天。”
同一時期,港臺流行文化的南風吹來。
在大陸南端的另一個世界,一只搖滾樂隊歌頌黑人運動領袖曼德拉的歌,帶給了年輕人心靈的鼓舞。
黃家駒作為一代華語搖滾偶像,就是因為貫穿他作品與人生經歷的理想主義勇氣。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背棄了理想 誰人都可以
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你要問那時候的年輕人追的是什么,其實就是在尋找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而真正的明星,是能為他們提供這種價值的人。
縱觀那些真正有影響過年輕人的偶像們,他們都有屬于自己的,成熟的價值觀。
淺表點地體現是個性。
往深了說就是能指引人生方向的內在精神。
比如梅艷芳,她的一生就是香港精神的寫照,被稱作香港的女兒。
從貧苦的小歌女一路奮斗成為巨星,又因那份俠女仗義的責任感,慷慨為香港奉獻、燃燒自己。
《胭脂扣》里,那個眼皮重到抬不起來,愁眉間凝結著半個世紀煙云的女鬼如花。
梅艷芳演這個角色的時候,才剛剛24歲。
放到今天,妥妥的95花啊,正處在甜寵劇、古偶劇的當打之年。
但梅艷芳已經把自己的年齡演成了虛數,讓每一個眼神,都折射了一世的滄桑。
19歲第一次登臺參加“新秀歌星大賽”奪得冠軍,評委問她唱了多少年的歌,她回答:14年。
——從5歲起,就要登臺賣唱養家了。
2003年非典期間。
已經身患癌癥的梅艷芳,努力聯絡各界藝人舉辦慈善音樂會,最終籌得2300萬元善款,用以資助遭受“非典”的家庭。
再比如劉德華。
如他自己在出道四十年時說的那段話。
當然要慶祝
但不是慶祝一個人紅了40年
是慶祝一個人
認認真真地工作40年
你們看到的每一幕
只是一個普通人叫劉德華
每天辛辛苦苦工作的結果
如今劉德華六十了,依然可以毫無障礙地在演唱會上露出他嚴格管理的身材。
他或許沒有梁朝偉的天賦,張學友的唱功,沒有帥到無可替代。
但他就是努力踏實的代名詞。
或許該絕望的不是沒有“文化”,而是沒有“價值”。
在現在的年輕明星身上,你很難覺得,他們是一個成熟、完整、自洽的人。
體現在小花身上,是清一色的低幼、清純、無知。
在男明星身上,是巨嬰感。
在發布會上回答問題,要主持人和導演全程兜底、找補。
無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塌房了立刻躲起來,全程團隊擦屁股,連當年陳冠希直面記者的勇氣都沒有。
所以你才會看到這些離譜的笑話。
某男愛豆“威脅”粉絲不要爆料自己的丑聞:你是我唯一的姐。
以及這樣無法理解的熱搜。
為什么當下,所謂的“愚蠢”都可以成為一個男明星被追捧的理由。
那你不禁想要問一句,他們到底懂什么?還能給我提供什么?
他們是空心的,什么火就可以往里面填。
典型的是以人設代替人格與價值觀,可以跟隨流行趨勢隨時更換。
但人設是扁平的,遠沒有成熟人格的厚重堅實。
當下的內娛,很多時候的塌房,塌的不過就是那面弱不禁風的人設。
03
偶像是怎么失去的呢?
或許我們可以責備明星的失格。
但真正的問題是——
那些“合格”的人為什么沒能出現?
我們的社會為什么不再創造那些真正的偶像了?
回看從前。
千禧年初期,最受年輕人追捧的偶像,是靠著《超級女生》等選秀節目草根逆襲的素人們。
李宇春、張靚穎們引發的萬人空巷,正是呼應了那時候年輕人們共同的夢想。
從早期珍貴的《超女》海選影像資料可知,各種各樣的人都敢來參加選拔,是真的“想唱就唱”。
當下的時代情緒,或許再難允許人們理解那種仿佛不知天高地厚的熱情。
那時候的年輕人們是勇敢的,充滿著無限希望的,相信各種各樣的可能。
當然,也歸功于新世紀以來,社會所提供的階層流動的可能性在增加。
我可以靠寒窗苦讀翻身,可以靠著選秀成名,或許我也可以去創業做生意,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那么此時,還有比這些一夜成名的草根更能代表時代激情的嗎?
你會發現,以前的明星們都是很有個性的。
從早年港臺。
王菲:“最大的煩惱就是太紅了”;
張曼玉:參加選美比賽“絕對是貪慕虛榮”;
舒淇:無聊時候“就會想找個男人來玩一玩感情”……
再到初代《超女》所呈現的五花八門的畫風。
當年《時代周刊》文章如此評價李宇春:
實際上,李宇春現象早已超越了她的歌聲。李宇春所擁有的,是態度、創意和顛覆了中國傳統審美的中性風格。
一個擁有更多可能性的環境,才能包容得下不同個性。
否則就會像修建花枝一樣,剪掉不和諧的那個。
但今天的明星們呢?
就拿95花來說,她們只需要成為網絡上普通女孩曬出來的模樣。
這樣的“真實”,代表著離普通人很近。
但矛盾之處在于。
這種被塑造的“近”與早年李宇春們身上天然帶有的草根氣息本質不同。
因為大家都知道,路不再暢通了。
一邊,是明星們必須時常保持親近網友的互動,以打造“我和你一樣”的錯覺。
一邊,又是客觀上無法忽視的天差地別。
大家如今熱衷于評選“內娛普女普男”,潛臺詞便是,同樣是普人,那你們憑什么做明星,做主角呢?
而在文盲事件里,這種不平衡感更是進階的。
所以,如今大家為什么前所未有地在意年輕明星有沒有文化,什么學歷?
因為真實世界里強烈的失落感。
十幾年苦讀做題,畢業了還要擠破頭考試上岸,當下的年輕人在“文化”和“學歷”這件事上卷出血淚。
我們為什么會需要偶像?
說起來,最需要偶像的一個群體,是年輕人。
一個人成熟了,牢牢嵌入了社會,他就不再那么狂熱地追逐偶像。
而偶像的本質,不是外貌如何,唱跳是否優秀,多么有才華。
ta更是一個未來的投影。
你對社會有什么樣的期待,就會有什么樣的投影。
年輕人崇拜偶像,其實就是朝那個向往的未來走去,來改變上一輩給他們留下的現實。
鄧麗君,是七十年代結束,大家希望走出創傷,回歸人性美好和溫暖。
崔健,是“一無所有”的年輕人,發出自己的吶喊。
哪怕到了千禧年,我們聽著周杰倫、蔡依林、S.H.E,也是相信著流行歌曲里詠嘆的愛情,新潮的生活方式,正在向我們招手……
消失的偶像。
其實是偶像背后,那條向前延伸的路,越來越讓人看不清了。
當考研、考公、考教資成為蜂擁而去的方向,那么在這一片烏泱泱的黑色后腦勺中,似乎也就不再需要一個偶像。
最招人喜歡的形象,或許也從舞臺上標新立異的閃亮裝扮,變成了低調有內涵的“廳局風男友”。
而那些繼續占據著曝光焦點,被稱作偶像的流量明星們,也真正失去了號召力,變得虛假可笑。
偶像缺失的世界會是什么樣?
Sir想起了《牯嶺街》里的小四。
楊德昌用四個小時的時長,一步步奪走了這個少年所有可以依賴的偶像——
父親是外強中干的,老師是不講是非的,喇叭里的宣傳是道貌岸然的,大哥哈尼也命運無常地零落……
而最終,壓倒這個少年的最后一個稻草。
是心愛的那女孩的一句話。
她說了什么?
“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