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了,求求你啦,七門還想繼續和大家交流5555
(資料圖片)
最近,網友@熊貓控小唯 發布了一則令人悲傷的長文。
由于被造黃謠、被網暴,她的朋友@雞蛋姬 的生活如多米諾骨牌般產生了一系列的巨大變動,這使她痛苦不堪,陷入抑郁。
最終,努力控制的情緒還是超出閾值。她給朋友留下了一封遺書,主動告別這個世界。
如今回頭望去,這場巨大悲劇的起因,只是一張小小的照片。
去年 7 月,女孩拿到了屬于自己的碩士錄取通知書。她帶著這份“禮物”,到醫院探望 84 歲的爺爺。爺爺是全世界最愛她的人之一。
女孩把通知書舉到爺爺眼前,耐心地向老人解釋其中意義——這是一個平凡而溫馨的畫面,平凡到幾乎“隨處可見”。
她把這張照片發上社交平臺,標題為“病床上的爺爺打開了我的碩士錄取通知書”。
誰都沒想到,這件事會因為畫面里的某個元素,不斷被抨擊,被聲討,甚至進一步升級到被盜用,被造黃謠,最終影響女孩的一生。
畫面中,她染了一頭漂亮的粉色頭發。僅此而已。
那個女孩
發出照片的時候,女孩從沒想過自己會受到這么大的關注。
更沒想到,不過只是染了一頭粉紅色的頭發,就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了一大堆人,暗自揣測自己的私生活,妄自進行語言攻擊:
“一看就很輕浮”,“肯定不是什么正經人”,“一個研究生,把頭發染的跟酒吧陪酒的一樣”,“根本不配當為人師表”……
最離譜的是,還有人直接看圖編故事,造出“老少戀”這種荒謬又辱人的謠言。
此外,還有一些賣“專升本”課程的營銷號嗅到了商機。
他們私自盜用了女孩的圖片與文字,造謠她是“專升本”學生,且在各大平臺上傳播、發酵,以此騙取了其他學生的報名費。
事件發酵至此,她經歷了被網暴,被盜用,被造謠,但她仍然不斷堅持為自己維權,在無數條惡評下留言:
我是當事人鄭靈華,請你直接與我對話。
但同時,她也確診了重度抑郁。22 年 7 月,她把自己的粉紅色頭發染回了黑色。
“染黑了頭發就能為人師表了嗎?現在每天只要沒在十點前睡著,我真的就糟糕透了,為什么總被這些不干凈的東西糾纏。”
“很想問一句,‘蕩婦羞辱’和‘造謠他人’真的會很開心嗎?”
一系列事件,成為了攪亂女孩生活的導火索。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這起事件讓她原本活潑樂觀、希望滿滿的現實狀態急轉直下。
在每一個想睡卻睡不著的夜晚,她都輾轉于巨大的精神消耗之中。
女孩與朋友的聊天記錄(圖源@熊貓控小唯)
22年11月,女孩把自己已經寫好的遺書,通過微信發給朋友。希望“如果待會我真的不行的話”,朋友可以幫自己公開發布這篇文章。
“每一天都好難熬,看著時針一圈圈的轉,但是也沒有任何感覺。”
“我覺得我什么都想不了,我每次打開手機,就只能看跳樓的東西,還有修改遺書……”
“對不起。”
“我好懷念過去的自己,熱烈、有目標、自信、精力充沛。”
“好想愛這個世界,好想和大家一起開懷大笑。謝謝大家,真誠地謝謝大家。”
女孩的最后一句寫著,“我已經做不了任何事情了。”
女孩與朋友的聊天記錄(圖源@熊貓控小唯)
每個女孩
女孩的悲劇是一記痛苦的警鐘,在沉默中重重地叩擊著每個人的心。
很顯然,女孩因為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誘因”而被造黃謠,被網暴的類似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在一場場周而復始的、如輪回般循環的“網暴”故事里,施暴者使用的話語都相似到驚人。
一位曾參與網暴粉發女孩的網友的“自述”
去年,張亮兒子天天“談戀愛”的新聞曾上過一次熱搜。
有媒體找到了天天與一名女孩之間互相擁抱、牽手、貼臉的九宮格情侶合照,將之公開全網。
隨后,“看圖說話”式的造黃謠就開始了。
通過女孩的穿著打扮,兩人背后的地點環境,一大波人斬釘截鐵道:
“還在上學的年紀,就穿著吊帶出來吃飯拍照。這肯定不是什么好男好女。”
“打扮得這么不體面,我看絕對不是什么正經學生。”
隨后,便是一些毫無源頭的“微信聊天截圖”的傳播。故意將兩個小孩的對話編撰得不堪入目,大造黃謠。
最后,是張亮在微博公開了一則法律聲明,稱這些不實信息截圖的發酵、傳播已經對小孩造成了嚴重的精神傷害,將委托律師處理。
至此,事件才告一段落。
而同樣是上過親子綜藝《爸爸去哪兒》的小孩,黃磊的女兒黃多多也曾經因為“染發”而被全網造謠。
由于染了一次“不符合大眾期待”的紫色頭發,就被網友群起而攻之。
一頭紫發,帶出的是部分觀眾對于她在節目里表現得懂事可愛,大方成熟的“積怨”。
有的網友僅僅通過這次染發,就判斷多多其實“心機”、“綠茶”、“不學好”,甚至判斷她的乖巧都是偽裝,本質上只是個“小太妹”,小時候的懂事是黃磊的“教唆”。
就因為她染了一頭紫發,而已。
兩年前,另有一則新聞。
杭州一女子,因取快遞而被造謠“出軌”。
具體事件是:
一位便利店店主偷拍了女子與快遞員的交流過程,故意將視頻發到了小群。
隨后,他與另一名群友改頭像,換昵稱,偽裝成視頻中的女業主與快遞員,編撰意淫了一整套“富婆出軌快遞小哥”的聊天記錄,虛假捏造了一個“有圖有真相”的故事,并惡意傳播。
直到此事發酵登上同城熱搜榜,女子才在朋友的詢問下得知了這一荒謬的黃色謠言。
在此之后,她經歷了被公司辭退,患抑郁,日常生活陷入了電腦死機般的“社會性死亡”。
她開始對交流產生恐懼,對每個人都缺乏信任,并且無比害怕外界的閑言碎語……
女子第一次報警維權,兩名造謠男性只被刑拘了 9 天。
拍攝道歉視頻的時候,兩人還用口罩和墨鏡把自己遮得嚴嚴實實,并聲稱“自己也要生活”,“反正也要打碼,拍得那么清晰干嘛?”——這讓女子感到無比憤怒。
杭州女子接受采訪
隨后,她持續不斷地為維權而努力,成功將案件由自訴轉為公訴。
當然,這場抗爭消耗的是生活與精神的雙重代價。
造謠者只是隨口一說,隨手一編,受傷害的人卻要付出巨大的時間、精力來對抗層層阻礙。
費盡全力,只是為了保護自己。
杭州女子維權自述
還會好嗎?
誠然,即使發生了@雞蛋姬 這樣的悲劇,類似事件卻依舊在發生。
就在昨天,我在@迷惑新聞大賞 上看到幾張截圖。
主圖是一名扎著馬尾,穿著校服,被感嘆“好看得好像小說女主”的女孩,評論區則依舊有人寫:
“我覺得她長大后會走歪路。”
“好看是好看,但有些神情和清純背道而馳……”
“不知道媒體宣揚的什么價值觀,我當年讀書的時候班上總有幾個不愛學習的女孩,不分時間、場合拿手機鏡子自拍,擺弄身姿,私下生活和多個男生拉拉扯扯……”
遇到如此類似的、重復的、樁樁件件的事,我們總是避免不了自問:
這樣的悲劇真的能夠就此結束嗎?人們的改變究竟要等到何時,才能真正到來?
也是近期,北大宿舍與上野千鶴子的一則對談視頻引起了巨大的爭議,甚至一度登上熱搜。
我想,從某種角度上看,這件事背后展現的或許就是我們的“變化”。
去年 1 月,七門發過一篇文章,《豆瓣9.2,這個女人酷到不需要熱搜》(點擊即可跳轉閱讀)。
內容介紹的正是《上野千鶴子的最后一課》。那個時候,知道這位著名女性主義學者的讀者,遠遠不如現在這么多。
當初起這樣的標題,自然是因為她值得、但卻從未登上熱搜,并且,我們也從沒想過她能夠登上熱搜——
但誰又能想到,上野千鶴子與“女性主義”的相關詞條,居然能夠在一年之后,因為一部幾十分鐘的對談視頻而登上微博熱搜。
前年 7 月,七門也曾發過一篇有關“造黃謠”的文章,《上學時的小紙條,藏了多少對女孩的“惡意”?》(點擊即可跳轉閱讀)。
在確定這篇文章主題的選題會上,我提出了一個觀察:
“小時候班上總會有這么一個女生,因為性早熟而被傳謠‘她有很多校外男友’,甚至‘她是出來賣的’。其實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謠言,也不知道是怎么傳開的,但當時根本意識不到這是歧視……”
這則信息引起了編輯們的強烈共鳴,我們共同回憶并討論了很久,才確認了這是一件普遍存在、卻被大眾所遺忘的“厭女”行為,并且會對當事人造成巨大的、不實的傷害。
然而,在提出之前就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的人,很少很少。如今,明顯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類似思想就是一種潛意識的“厭女”。
大家開始反對這種陳詞濫調,開始站在被污蔑的受害人那一邊,開始深入討論我們的女性主義要走向何方。
任何觀點的變化,個體的糾正,社會的進步,故事的發展,或許都需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
我們為那篇“造黃謠”舊文所繪制的插畫
北大宿舍對談視頻中,我個人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上野千鶴子回答采訪者有關“性騷擾”問題的片段。
提問者表示,在自己經歷過的職場性騷擾中,會有一半說“是你太敏感,這只是開玩笑”,而另一半人說“沒錯,這就是性騷擾”。
上野千鶴子則表示:
“你剛剛說大家對性騷擾的反應是對半開,要知道以前可能是 10 對 0,慢慢變成 8 對 2,6 對 4,5 對 5 ,再過幾年應該就會反轉了。”
為了不再出現類似的巨大悲劇,為了讓每個人都能擁有更加自由、更加開闊的生活選擇,也為了對得起每一名抗爭者的決心與能量——
我們依舊在繼續努力,將這部書翻到下一頁。
成為那個把曾經的 10 對 0 變成 8 對 2,變成 6 對 4,最后實現反轉的“力量”。
*部分圖源網絡侵刪
你對類似事件的看法什么?
有發生過變化嗎?如何改變的呢?
關鍵詞: 女性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