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的大銀幕上看到越來越多的韓國電影,這是影迷的共同愿望。
很難,但很多人一直在為之努力。
(相關資料圖)
其中做了許多艱辛工作的是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KOFIC)。為慶祝兩國建交30周年,KOFIC先是在韓國舉行了為期四天的「KOFIC中國電影展」,最近,又在上海舉行了囊括十五部韓國最新電影的「2023 KOFIC韓國電影展」(上海站)。
這十五部電影均出品于最近五年,從未在中國公映過,絕對能代表韓國電影最新的創作水準,其中包括戛納電影節獲獎片《掮客》、李政宰的導演處女作《狩獵》,以及2022年韓國最賣座的犯罪動作片《犯罪都市2》等等。
《掮客》(2022)
這是韓國電影,乃至韓國整個文化界,近年來和中國發生的最盛大互動。
中韓主流媒體都做了正面報道,主辦方每次開票都在兩三分鐘內被觀眾一搶而空。令人感嘆啊,告別中國市場將近七年的「韓流」(這個詞最初起源于中國)仍然洶涌!
2016年,曾經活躍的中韓文化交流大門漸漸關上,對這事我們在此不做討論。但韓國文化是否因為失去了最大的海外市場,就因此而衰落了?
事實正相反,韓國沒有因此減緩對外文化輸出,而是轉換策略,借助社交媒體和流媒體平臺,以及全球各大電影節,在世界范圍內進一步擴大了其文化的影響力與流行性。
電影方面:《燃燒》《寄生蟲》《分手的決心》《掮客》都是世界級爆款,獲得了曾經不敢奢望的國際頂級大獎,再加上穩定輸出的洪常秀,韓國藝術電影正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時刻。
《燃燒》(2018)
電視劇方面:《魷魚游戲》在全球范圍內大火,書寫韓劇新歷史。
《魷魚游戲》(2021)
流行音樂(K-POP)方面:防彈少年團(BTS)、Stray Kids、BLACKPINK也都取得了世界級的成功。
只說電影。韓國電影于1990年代末崛起,起初得益于韓劇在亞洲地區的超高人氣,后接棒衰落的香港電影,成為亞洲商業電影的一顆明珠,迎來了千禧年的第一次騰飛。這之后的十幾年,韓國電影產業雖有起落,但整體的發展是向前的。直到近五年的巨大突破,代表著韓國文化輸出達到了金泳三和金大中兩位總統提出「文化產業」和「文化救國」以來的一個最高峰。
《薄荷糖》(1999)
這里并非要抬高電影的地位,因為電影的確是所有文化娛樂產品里,最復雜,最能體現復合創意能力和整體工業能力的一門產業。所以電影影響力的高低最能評價文化影響力的強弱。
而韓國電影特別令人驕傲的,不僅是擁有一大批在國際影壇拿大獎的大師級導演,還因為培育出了一個成熟的類型電影體系,這構成了整個產業的牢固基石。
眾所周知,樸贊郁、奉俊昊、金知云等都是影迷世代出身的導演,他們醉心于恐怖片、黑色電影、驚悚片、喜劇片等類型片,推崇本土的亞類型片導演——「韓國電影風格大師」金綺泳。
《下女》(金綺泳,1960)
他們自己的作品,不過于強調韓國特性,關注影片風格,吸收主流電影和B級片的要素,不采用傳統敘事和結構,同時受到觀眾和影評人的歡迎。
2000年代初,在韓國長期忌避的兩大類型片恐怖片和驚悚片,依靠這些導演再次贏得人氣,并逐年得到海外觀眾和國際電影節的關注。
經過二十年的持續發展,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今的韓國類型片已經成為亞洲乃至世界同類型片的標桿。
《綠洲》(2002)
2014年開始,韓國類型片連續九年入選戛納電影節午夜場單元(非競賽單元),充分展現了韓國類型片的實力(見附表)。
2010年代以后,韓國首部喪尸題材電影《釜山行》(2016, 延相昊)和奇幻大片《與神同行》系列(2017/2018,金容華)接連引爆亞洲電影票房市場,掀起新一輪的韓流熱潮。
《釜山行》(2016)
如同其他國家一樣,韓國的電影類型也是隨著時代的氛圍和觀眾的趣向不斷變化的。2000年代初期,融合了現代感的歷史劇,黑幫片和黑幫喜劇片頗為盛行,而到了2000年代中期,黑幫喜劇片人氣跌落。
2003年,驚悚和犯罪類型突然崛起,該年度推出的《殺人回憶》和《老男孩》一舉登上巔峰。
《殺人回憶》(2003)
2007年的《那家伙的聲音》(樸鎮彪)、《極樂島殺人事件》(金韓民)、《回歸》(李圭滿)、《七天》(元新淵)等作品糅雜了動作、神秘要素;《血之淚》(金大勝)、《奇談》(鄭凡植/鄭植)、《宮女》(金美正)等則與恐怖、歷史劇類型相結合。
《那家伙的聲音》(2007)
《殺人回憶》優先選擇的驚悚類型在2008年的《追擊者》中得到進一步完善。改編自震驚韓國的真實案件——柳永哲連環殺人案的《追擊者》,被韓國影像等級委員會評定為青少年不可觀看等級,但沒有想到公映后觀影人次居然突破了500多萬。
《追擊者》(2008)
影片的成功,觸發了與犯罪、動作相結合的驚悚片的流行。進入2010年代,驚悚片迅速占據了韓國電影的主導地位,成為韓國電影的代表性類型片。
這類作品將多種類型元素糅雜、重組,展現了更多電影語言的可能性。換言之,類型多樣化和復合類型化的傾向,已經成為建構2010年代「韓國型類型片」的方法論。
很多人說,韓國電影好像沒有本國獨創的某種類型片,現有的類型片基本是借鑒好萊塢和香港電影而來,這話不錯,不過韓國電影的的確確在「拿來」之后融入了非常深刻的本土經驗,擁有了獨屬于韓國的民族風格。
《老男孩》(2003)
又因為文化上的親緣性與相似性,大量韓國類型片在中國也有不少受眾,我們知道有很多國產片是翻拍自韓國電影。但這些翻拍片最好不過是照抄,更多的是買了一個故事的核再胡編亂造,美其名曰「本土化」。
即便是被認為翻拍片成功案例的《分手合約》(吳基煥,2013),在最終取得1.9億元高票房的同時,「過于狗血」等有關劇情的爭議聲也一直伴隨左右。
《分手合約》(2013)
最近幾年的一個新變化是,韓國四大電影公司中的CJ或是SHOWBOX等,都會深度參與到翻拍片的制作中來,這使得翻拍片的水準較之以往有所提升,前有和《奇怪的她》「一本兩拍」的《重返20歲》,后有翻拍《老手》的《「大」人物》(2018)。
《重返20歲》(2015)
韓國電影對中國整整一代青年導演影響巨大。最明顯的例子,有多少人的處女作是《殺人回憶》的徒子徒孫?數不過來。
這其實說明了一個很多人不愿面對的事實,韓國電影的工業化水準和類型片成熟度,是中國電影目前還趕不上的。
除了香港影人輸出的動作片、警匪片,中國大陸電影創作在過去二十年里,真正拍得比較成功,積累了一定可靠的本土化經驗的,一度只有喜劇片這種類型。最近這幾年兩年科幻和懸疑也有所起步,這令人振奮。
附表:入選戛納國際電影節午夜單元的韓國類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