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陳可辛的父親陳銅民在泰國去世。
陳可辛、吳君如夫婦來到曼谷奔喪。
古天樂、甄子丹、胡歌等許多明星也都有送上花圈悼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看到這條消息,魚叔才留意到,陳可辛的父親也是一位導演。
由于受到父親的影響,陳可辛很小的時候就愛上了電影。
四五歲時就跟在父親后面幫忙拎包,奔波于各個劇組,也出演過父親執導的一些電影。
2009年,陳可辛曾監制出品過一部電影《十月圍城》。
其實就是翻拍自他父親在1974年編劇、執導的電影《赤膽好漢》。
在這部古早的武打片里,10歲的陳可辛還客串了一把男主角的兒子。
或許是因為懷念那些與父親輾轉片場的歡樂時光,陳可辛對于那個年代的電影也情有獨鐘。
他自己也執導翻拍過一部1970年代的武打片《刺馬》。
直至今天,仍被許多影迷認為是陳可辛最被低估的作品。
它便是——
《投名狀》
2007年,《投名狀》最初吸引人的,是它的陣容。
光是集齊這三位,陳可辛就豁出了老本:
金城武1200萬,劉德華1600萬,李連杰1億。
就這,還是友情價。
據說當時李連杰的報價是1.2億。
和陳可辛聊了聊,干脆抹了2000萬零頭,湊個整,1億。
這里又不得不說起陳可辛一家與李連杰的淵源。
陳可辛的父親陳銅民,有個舊相識,張鑫炎。
兩人曾一起編劇過電影《草木皆兵》。
后來,張鑫炎自己拍出了《少林寺》,推出了一代功夫巨星李連杰。
90年代,李連杰主演的《精武英雄》大火。
陳銅民早年拍攝的武打片《赤膽好漢》,還被剪輯拼接成了一部《精武英雄2》。
蹭李連杰的熱度再度發行,堪稱賣羊頭掛狗肉的鼻祖。
不難看出,陳可辛和李連杰之間的緣分,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早。
為了抓住機會和李連杰合作一回,陳可辛最終咬了咬牙,掏出了天價片酬請他主演《投名狀》。
后來的發布會上,陳可辛說,這個價物超所值。
雖然請了功夫巨星李連杰,但陳可辛并不想把《投名狀》只拍成一部武打片。
而是試圖拍出一部具有現實殘酷感的古裝電影。
為了體現出電影中人物的狀態,電影是在北京最冷的時候拍攝的。
而三大主演也有意化了「丑妝」,顯示出人物的流離落魄,生活艱苦。
陳可辛到電影評論音軌中說有意把妝造做得難看笨重
這是陳可辛第一次拍古裝,但他沒有選擇照著模板來,而是嘗試了很多新思路。
比如拍打仗。
拍戰爭場面時,陳可辛不光拍全景,更會多拍細節。
前者會凸顯恢弘震撼,而后者更能體現戰爭的殘酷。
「戰爭里最震撼的,不是幾千個人死幾百個人
而是看每個人怎么死、怎么受傷。」
因此,傳統聲勢浩大的戰爭場面在電影中并不算多。
真正多的是那些身處戰場,卻不打的時候。
就拿蘇州城一戰來說。
陳可辛曾說,這一部分受到了小時候看過的《西線無戰事》的影響。
「戰爭90%的時間都是在耗、在等死,英雄感的戰斗只有10%。」
于是,我們看到的蘇州城一戰與前面酣暢淋漓的戰斗形成了鮮明對比。
士兵幾乎都是全程頹喪,全無戰斗意志。
就連最后告捷,也只因城內投降而潦草結束。
再比如拍屠城。
《投名狀》打破了過去拍大屠殺的傳統手法。
沒有血淋淋的殺戮,也沒用傷口特寫,更沒有垂死掙扎的被殺者。
陳可辛不從展現被殺的人的角度去展現壯觀的場面,而是將視角全都放在了殺人者身上。
通過大量特寫鏡頭,我們可以看到城墻上士兵臉上的猶豫,和顫抖著拉弓的雙手。
殺人者對整個屠殺的反應,給了觀眾全新的角度去感受到其中的震撼和矛盾。
最為點睛之筆的,是龐青云那滴眼淚。
這讓他跟前面的鐵腕強權形成鮮明對比,既有他的掙扎與無奈,更是對戰爭殘酷本質的無聲控訴。
如此編排,也達到了陳可辛想要的震撼效果——
「死難者的狀態,遠遠不及殺人者的心態。」
陳可辛在《投名狀》評論音軌中的解讀
這般巧思也對應了電影的核心主題——
對亂世中復雜人性的探討。
魚叔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場殺兩個奸淫婦女的小兵的戲。
陳可辛直接甩給觀眾一個道德難題:
兩個孩子做了強暴婦女這種天理不容的事,龐青云要殺了二人以正軍紀,而趙二虎和姜午陽則竭力求情。
這樣一來,電影中的道德批判似乎失去了立腳點,讓觀眾都感到混亂。
因為龐青云的決定已經是對「投名狀」的違背。
而投名狀的宗旨就是為了兄弟可以殺天下人,但在這一幕中他要為了天下人而殺兄弟。
在這個極其矛盾的場景下,導演跟觀眾玩了一個「是非對錯」的游戲。
做了壞事的,是兩個孩子。
像是好人的趙二虎、姜午陽在捍衛這兩個兄弟。
只有像是壞人的龐青云,在堅守道德觀。
這一剎那,大家習以為常的善惡道德觀被顛覆了,失去了判斷標準。
觀眾會覺得困惑,之后感到無所適從。
甚至還有強烈的不安,而這不安來自于對道德的不肯定。
只看淺層,會覺得是混亂的時代影響了人的道德觀。
但細究之下,就能發現《投名狀》做的更加真實且殘酷。
在導演評論音軌中,陳可辛就提到了這部分的用意。
他想借這場戲告訴觀眾,戰亂時代不會影響對道德的判斷。
但是,我們需要去了解道德的脆弱。
如果不去反思其中的善惡對錯,那當我們置身災難,我們的道德也會變得脆弱。
可以說,《投名狀》這個片名早就「劇透」了整部電影。
結義兄弟,合則生,分則死。
他們所經歷的不只是情義相爭,戰場死斗,官海沉浮。
而是在亂世中一次又一次直面自己的靈魂,接受殘酷的拷問。
可惜,《投名狀》在當年公映時,口碑并不理想。
票房未達預期,收獲的差評也不少。
最大原因,在于情節明顯不連貫。
直到后來大家才發現,原來自己看的是「刪減版」。
相較原版,當時大陸公映的版本被刪去16分鐘,多達22處。
魚叔拿兩版做過對比,發現經過近六分之一的刪減后,兩版差距巨大。
最顯眼的,是故事背景的更改。
開頭的字幕,就是大刀闊斧的改動。
在原版中,提及在太平天國時期,中國陷入長達14年的內亂,死亡7千萬人。
到了公映版,只用簡單的「清政府腐敗,民不聊生」等話句替代。
上為原版,下為院線版
在整部電影中,所有跟「太平天國」相關的臺詞全部刪改。
「伏擊太平軍」變成「伏擊敵軍」,「投了太平」變成「投軍反清」。
這樣一來,整個故事大大模糊了這段歷史中太平天國的存在。
原本屬于清政府與太平天國的對抗,變成了模糊的農民起義對抗朝廷。
對整部電影來說,變動故事背景則弱化了歷史的真實性,帶給觀眾的真實感和情感力量也大大降低。
上為原版,下為院線版
不僅如此,還有很多情節和臺詞上的刪改,嚴重影響了角色塑造。
看過院線版的觀眾,應該對三位主角印象深刻。
龐青云、趙二虎、姜午陽三人,納下投名狀結為兄弟,帶著一百零八人從軍。
他們屢建戰功,在亂世中謀得生路,在朝堂上步步高升。
《投名狀》的故事粗看是江湖俠義,細看實則是朝堂政治。
在動蕩的時局下,三兄弟間漸生間隙,最終反目成仇。
像作為大哥的龐青云,則是三人中的「叛徒」。
他為了自己朝堂上的地位,做出屠城、殺兄弟等違背投名狀的行為。
電影里的龐青云就是一副狼子野心的嘴臉,為了滿足私欲能犧牲一切。
但在原版中,形象完全不同。
龐青云自始至終有著強烈的政治理想。
他曾對眾人說出自己的雄心壯志:
「不光是你們,全天下的百姓都不能讓人欺負。我們要做的,是這樣的大事!」
而在院線版中,我們只看到龐青云指責手下欺負百姓。
痛罵他們會「毀了我心中的大事」。
從「為天下百姓」,變成「為自己」。
直接讓龐青云從一個梟雄變為奸雄。
上為原版,下為院線版
而在院線版中最受爭議的屠城一場戲中,也遭遇了很致命的刪減。
當底下的俘虜扔上饅頭時痛罵龐青云:
「早知道你是什么人」
到了院線版,改成了——
「早知道你是個騙子,朝廷的狗」
上為原版,下為院線版
射殺四千降兵時,龐青云流下一行熱淚。
而在院線版中,這行淚不見蹤影。
不光有刪改,還有增加。
在龐青云上任大典時,加入了一段姜午陽斥責龐青云違背投名狀殺兄弟的畫外音。
毫無疑問,這些改動都是在,有意弱化龐青云角色的復雜性,而加深他「叛徒」的角色形象。
不光龐青云形象被篡改,其他人也被大大弱化。
院線版中納投名狀一幕,只是簡單插三炷香,三人磕頭就結束了。
以致當時不少人看得一頭霧水。
那幾句結拜話句,仿佛就是空洞的口號。
實際上,原版中有完整呈現納投名狀的過程。
三人各殺一個外人,以決后路。
趙二虎莽撞直率,上來就殺了最近的一人。
姜午陽面色凝重,自始至終不發一言。
龐青云面無表情,手起刀落,冷冰冰留下一句「下輩子找我報仇」。
不到半分鐘的場景,將三人性格和之后的行事準則展現的淋漓盡致。
姜午陽將投名狀看得比天大,這才有了后來的為了兄弟殺小弟、殺嫂子、殺兄弟。
趙二虎最果斷,愿為兄弟身先士卒,這才有了后來跟舍命進城做英雄的豪言壯語。
龐青云最猶豫,為后來他為了實現心中的藍圖而殺兄弟埋下伏筆。
類似的刪減改動還有很多,無一例外都直接影響了電影劇情和核心主題的表達。
原版中費盡心思想展現的亂世中的復雜人性,和詭譎多變的朝野爭斗,都不幸淪為可有可無的注腳。
最終我們只能在院線中,看到一部殘缺破碎的電影。
看到的是一幕簡單淺顯的包含兄弟大義的古裝戰爭片。
16年過去,越來越多人對《投名狀》改觀。
對刪減版的誤解,在完整版里得到彌補。
豆瓣評分也從最初的6.8,上漲到如今的7.7。
如今看來,《投名狀》絕對算得上近20年里國產古裝片中的一部佳作。
電影中的各種走心的編排和巧思,都被悉數領略,且不斷解讀。
遺憾的是,盡管口碑回升,但還是掩蓋不了當初上映時慘敗的事實。
《投名狀》只上映一周,就碰上了馮小剛導演的《集結號》。
最終在內地票房止步于2億出頭。
如此慘淡的結果讓陳可辛始料未及。
《投名狀》的刪改與慘敗,《集結號》的成功沖擊,帶給了陳可辛巨大的啟發。
「一部好看的主旋律片上映,可以得到的支持是更巨大的。」
于是,陳可辛后來逐漸將創作重心轉移向主旋律題材。
后來便有了以新東方為原型,講創業的《中國合伙人》。
意料之內,票房大爆。
也引發了后來一系列《中國XXX》的模板式電影標題。
陳可辛趁熱打鐵,次年拍出了《親愛的》。
將視角轉向兒童拐賣的社會話題,口碑票房雙豐收。
還有2020年的《奪冠》。
以郎平率領的中國女排為原型,成為內地近年來少有的口碑尚可體育題材電影。
數十年的打拼,陳可辛成為了北上的香港導演中最成功的代表者之一。
不過,陳可辛始終堅守著自己的電影觀。
即使是拍主旋律,也還是想拍出故事的不同側面,甚至是反面。
就比如拍《親愛的》。
他沒有只聚焦于丟孩子的人,大量渲染悲傷、無助的情緒。
等到電影時長過半,突然視角一轉,鏡頭來到了買孩子的家庭一方。
不同視角的結合,情與法的糾葛,讓觀眾也跟著感受到其中復雜的情緒和難以言說的憂傷。
這種對人性的反思,和對社會陰暗面的展現,是陳可辛一貫的作品印記。
但也正是這樣的執迷,為陳可辛后來的坎坷遭遇埋下伏筆。
就像《奪冠》和《李娜》這兩部作品。
前者上映之路坎坷,后者或將永遠不得見天日。
多舛的命運背后,暗藏著陳可辛對拍攝好電影的執著。
《李娜》片場
曾有人說,陳可辛是個精明的商人。
他既能敏銳抓住市場的喜好,同時又能保有自己的特質。
理性上知道要往主旋律上靠,但骨子里又很血性,沒有辦法完全投入到單一敘事中。
當他無法放棄對自己電影觀的堅守時,最后不可避免地逐漸消失在內地銀幕上。
可當我們逐漸淡忘陳可辛時,沒想到他以另一種意料之外的方式出現。
去年年底,他宣布成立新公司進軍流媒體,正在開發近20部劇集。
其中就包括了跟章子怡合作的《醬園弄殺夫案》。
在采訪中,陳可辛說出了自己的構想:
「我的人生正要轉型去做劇集,這是我未來人生的規劃。我覺得應該要拍一些全世界都看的中文劇。」
回顧陳可辛的生涯,會發現「精明的商人」這個評價非常適合陳可辛。
從最早拍愛情片,到后來北上拍主旋律,又再到未來拍流媒體,都是他審時度勢的表現。
無論成功或失敗,他都會在總結完經驗教訓后,再度準確無誤地抓住下一個機會。
對華語電影來說,陳可辛的前瞻性極為可貴。
對觀眾而言,陳可辛「消失」在內地銀幕更多的是一種可惜。
《投名狀》的口碑翻身,不是偶然,而是自身閃光點不斷被挖掘的結果。
可惜的是,現如今卻幾乎沒有可以匹敵的同題材國產片。
不見新片,老片翻身,這樣的趨勢并不是好的征兆。
魚叔更希望看到更多有特色、有魅力的創作。
而這條路,任重而道遠。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