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信息繁雜,思想動蕩的新時代,無數女性走入了“第二階段”,站在方向各異的十字路口,面臨因未知而恐懼的新問題。
至今為止,我們已經收到了648 份各式各樣的“煩惱”問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有些是關于“獨立”的定義,有些是對于“結婚生子”的顧慮,有些是女性面對工作、生活的結構性煩惱,有些是由于“恐男”而引起的戀愛恐懼,有些是對于自身“厭女”的自省……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都是她們內心最深處的想法。
為了讓每一個“她”,都能獲得一次來自遠方的“她”的傾聽、理解與共情。
我們努力尋找到了周圍的女性個體,包括曾經的《奇葩說》辯手們,身在北上廣的各行各業打工人,獨自前往海外的留學生……站在另一種角度上,她們提出了自己的感受與解法:
(考慮到文章的長度與易讀性,本篇僅擇選部分問答,其余部分會考慮之后單獨錄制一期東七門播客,與大家共同討論~)
Q:
提問者:@SiY
為什么媽媽總是考慮很多人,唯獨不考慮她自己呢?
在我看來我的媽媽過的并不幸福,我爸爸完全不懂任何浪漫,現在脾氣也不好、不會講話不會體貼人,但媽媽還是堅持不離婚,還很擔心我爸離婚后過的不好,但明明她才是這段婚姻里最不幸福的那一個?為什么即使這樣她還是堅持呢?
A:
回答者:綜藝導演,@嘎嘎璐
哇哦!看到你的文字,感覺得到你是個很體貼的女兒。
很多人到了20多歲之后,就開始慢慢切斷和原生家庭的關系,甚至不想太饞和進父母的事情里。但是通過你的提問,能感受到你對于母親的體貼和關心,以至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對媽媽的關心是否到位。
不過,對于你提出的問題,我也有幾點小建議以分享:
首先,或許可以記錄下你觀察到的媽媽生活中“沒有幸福”或者“過得不好”的時候,然后找個時間和她聊聊,只說你看到的事實,問問她的感受。也許她的視角看到的事情,和你不一樣呢?你眼里的母親的感受,真的就是母親自己的感受嗎?
第二,我嘗試轉換了一下你的目的——想要母親更加快樂和幸福。在你看來,實現它的途徑是「離婚」 ,但這個改變對于母親生活的顛覆程度不低于 50%,屬于一個重大的決定。
因此,我們不妨先給母親的生活帶去一些小小改變,提一些只有 5% 程度的改變的小建議:
(最近正好在閱讀李松蔚老師的《5%的改變》,也狠狠安利給你!)
比如,母親是否有愛好?畫畫,跳廣場舞,甚至可以是把自己打扮得漂亮美麗。可以鼓勵她在這個年紀,多去嘗試一些之前因為時間和家庭沒有嘗試過的。
也許,在她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快樂或者幸福之后,會對自己的婚姻有一些不一樣的視角和感受呢?
最后,我想分享一個過年期間和母親相處時發生的故事。
在我看來,我媽媽是個很好看的女人。她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是短發造型,在我的視角里,也默認短發更適合她。過年回家之前和她偶爾電話,才得知她現在正在養長頭發。
電話里,她很多次問我:“你覺得媽媽怎么樣,好看嗎?”我忘了自己怎么回答,總之沒有太上心。
等到過年期間的某個下午,媽媽突然摸著自己長到尷尬時期的頭發和我說:“等正月過完,媽媽就去剪回短發。”
我的第一反應其實是:挺好的,我也覺得短發的你更好看。但這一次,我也希望聽聽她心底的意見,我問:“為什么?你不是想養長發呢?”
我媽媽的回答是:“但是你爸爸說不好看,XXX也說不好看。你也沒有覺得多好看,是嗎?”
我愣住了,“那你喜歡長發還是短發?”
“我想試試長發,因為很長時間沒有長發過了。”
“好的,那你就長發再試試吧!長發變成短發很簡單,但是短發養成長發需要時間和精力,對不對?”
她聽完眼睛放著光,開心地說:“是的,那我試試,我養到5月份吧!我可以把劉海修一下,后面還是繼續蓄長發。”
我媽媽當時的眼神,我到現在都記得。
我們媽媽這一輩的女性,真的很少關注自己的感受和幸福。與其去探討怎么讓媽媽更幸福,不如試試讓媽媽自己去感受到自己的幸福。畢竟,自己的幸福握在自己手上,沒有人更比自己會讓自己感到幸福。
感謝你的提醒。因為回答你的問題,我也準備晚上和媽媽打個電話啦~
圖自日劇《Mother》
Q:
提問者:@王寧
好像不結婚,就是失敗了。
哪怕比大多數男生工作能力更強職位更高收入更好,可還是忍不住想去迎合那些我看不上的男人們的價值觀。
A:
回答者:《奇葩說》辯手,@小鹿
這不是你的問題。這個現象很普遍,我也在面臨。它受到大時代觀念的影響,同時也是我們個人成長階段的問題。
等我們再老一點,更自信自我一點,臉皮厚一點,不怕得罪人一點,你有一天就會開始表達了!
你現在意識到”迎合是問題”就已經是很大的一步了,下一步,就是忍無可忍后的行動。我已經開始有些行動了——
用陰陽怪氣的方式讓對方尷尬,引發別人嘲笑,這樣“那人”就會減少發作率,希望有機會示范給你看到!
姐妹,來,一起用陰陽怪氣的個人行動推動時代觀念的進步吧,哈哈哈哈哈!
Q:
提問者:@林塵霰
真的很害怕那些經常不經意間出來腦海中冒出來的厭女時刻……
A:
回答者:《奇葩說》辯手,@星悅
哈嘍,聽說你很害怕經常不經意出現在腦海中的厭女時刻?其實不用那么害怕,既然你能認出這些突然蹦出來的想法是厭女的,就足以說明你并不是一個真正厭女的人。
厭女的人,才不會覺得他們蹦出來這些想法是厭女的呢。他們只會覺得那是事實!而且大部分從我們腦海中蹦出來的想法,并不是我們的本意,而是社會給我們灌輸的觀念。
所以我覺得,當我們不小心有這些想法的時候——比如這個女生的身材是那樣的,她怎么可以穿成這樣啊?
這一刻,我們可以停下來想:
為什么我蹦出了這樣的一個想法,是因為她這么穿冒犯到我了嗎?是因為她傷害到我了嗎?還是因為我們從小聽到別人如此評價這樣的女生?還是因為我們在媒體上看不見這樣身材的女生穿這種衣服?
當我們開始思考這些想法出現的理由時,就可以區分哪些是被灌輸的想法,哪些是我們自己心底的真實想法啦!
另外,我覺得我們還有一件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當我們蹦出這樣的想法之后,就挑戰自己說,一定要再找一個女生夸一夸!這么做可以重新培訓我們的腦子,讓我們的自動模式從“心里罵”變成“嘴里夸”。
而且,當你夸贊一個女生的時候,看到她開心的笑容自己也會覺得很開心,以此體會到女生之間善意的美好。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只能一點一點努力變好。我看你已經在這么做了,那么你已經很棒啦。你應該是一個很善良的女生。
希望我說的能有幫助,也希望你天天開心,拜拜~
Q:
提問者:@醒醒
單身老去的晚年生活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A:
回答者:《奇葩說》辯手,@李佳芮Shary
在有些人看來,一輩子只跟自己過,瀟灑自在,有事就忙,沒事休閑,過得逍遙又舒心。但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的現狀是:漸漸變得越來越煎熬。
我的姨媽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姨媽今年60歲了,年輕時的確活得很自由,很瀟灑,而且那時她堅信自己不會后悔。作為那個年代別人眼里的另類,她從沒覺得尷尬,而且還感覺很光榮,很自信。可等真的老了,她卻發覺日子沒那么好過了。
有段時間,姨媽因為胃病住院,她一個人躺在醫院里,才發現需要幫助時身邊一個人也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她忽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單。
我應該就是像我姨媽這種人,結婚生子早已從我的人生規劃中刪除了。這一生都不用緊趕慢趕,可以體驗各種未知,想想就很酷。
所以每當有人問我:你不結婚,不生小孩,老了怎么辦?
我總會笑笑說:快活了一輩子,最后慘個幾年也是我罪有應得哈哈哈哈!
看過一句話,很有道理:
“結婚不是人生的必答題,它更像是試卷最后的一道附加題,答對了加分,不答不扣分。”
結不結婚,有無孩子,只是人生的一種選擇,無所謂對錯。
每個人都會老去,“如何幸福地安度晚年”,才是我們真正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畢竟,生活是自己的。陰晴冷暖,也只有個人知曉。
Q:
提問者:@脫水草莓
想要孩子,卻害怕分娩和產后一系列的痛苦……
提問者:@大鑫
作為已婚多年未育的我,我是一直在按照自己的真實心理狀態、夫妻關系和物質條件客觀的推遲要娃的事情,可是我有時候看到聽到各方的催促我就很焦慮,一方面覺得自己沒有錯,另一方面又猶豫自己是不是錯過太多。
可是說實話,我看到別人的娃我竟然一點都不羨慕,覺得現在自己這個狀態是我最幸福的階段,所以我遲遲不肯跳出舒適區。
A:
回答者:《奇葩說》辯手,@東北英語姐
我沒有資格催促你,但我想跟你分享我的故事。
如果我的孩子還活著,他今年 7 歲了,而我也邁入了 40 的年紀,直到今天,我也沒有自己的孩子,可能以后也不會有了。這件事是我人生最大的遺憾。很多人都覺得獨立女性不生孩子是丁克,是自己的選擇,但其實我個人并不是的,我很無奈。
在我內心里,從年輕的時候,我就一直很想擁有自己的孩子,可是在生育這件事情上,我發現不是什么事兒都是只要努力就行的,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運可以成為媽媽。
我在要強的前半生里頭,為自己爭取過太多的東西。二十幾歲一個人闖蕩北京,在這兒工作安家,三十歲結婚又離婚又再婚,奔四的年紀,穩定的工作,說放下就放下了,跑出來單槍匹馬。
在“做自己”這方面,可以說我做得非常的純粹,可我還是會難過。在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很多年之后,這種難過的情緒依然淹沒著一滴滴流逝的歲月,一同逝去的還有年輕的子宮。
很多事情可以重來,但青春不會了。從出生的那一天開始,我們就這樣一點一點的走向了衰老和死亡。
如果你現在還有機會,并且有意愿,不妨就試試吧,你不需要羨慕別人的孩子,這也一點不影響你會喜歡自己的孩子。希望大家都別到年老的時候再遺憾。
Q:
提問者:@小小
我知道女性應當不斷努力,獨立自由,這樣才能真正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是最近總是被家里的長輩或者身邊的事情灌輸“嫁得好省很多事”,會讓我搖擺和懷疑,是不是真的是這樣的,憑借不錯的學歷和穩定的工作在小縣城嫁人,能讓女性過上更輕松的生活呢?
A:
回答者:意大利留學人,@小趙
我也會有這樣的搖擺。當大部分人都在告訴我們一條“容易的”已知的道路,去選擇一條相對少一些人走過的,有阻力的路總是難一些的。
有時候,“束縛”反而會帶來安心。知道前路是什么,自己也不用承擔太多責任,因為這是社會的選擇,是長輩的選擇。
而自由同時會帶來的就是因為未知和選擇太多的恐慌,沒有了“這都是父母社會讓我選的”免責權,學會完全對自己負責是一件很可怕也不容易的事情,這是“自由的代價”。但自由帶來主體性。通過為自己負責為自己做選擇,我們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實不相瞞,我已經獨自來到意大利留學、工作兩年啦!過程確實很難,很苦,但也是真的在擁抱一些前所未有的“自由”。
希望我的現狀,能給你帶去一些勇氣和決心。
圖自電影《愛樂之城》
A:
回答者:北京打工人,@小張
首先,我非常認可你的想法「不斷努力,獨立自由」,我包括身邊接觸的女孩子都是在這么做的。
對于愛情和婚姻,我們的態度是:我好,我愛自己,我擁抱會愛上我的人,我也擁抱愛情,期待愛情。我覺得你對于自己以及女性的想法「不斷努力 獨立自由」,是可以繼續堅定和堅持的。
然后,我們來看看家里的長輩的話,不得不說我聽到“嫁得好的確能省很多事”,第一反應竟然也是認同的。
這個“好”,我拆分下是經濟條件好,性格好,有才華,素質高。但是感覺拆分完,就是對于一個男生的評級表,當所有標準完成了百分之80,這個男的就是可以“嫁的好”的人。
但是,我想所有的交換都是對等的。如果家長們或者咱們抱著打分的評判體制去接觸對方,對方應該大差不差也會這樣給我們打分吧。
你想要這樣嗎?如果你愿意,當然也可以嘗試去接觸 「嫁的好」的男人。
但如果你對此有一點點遲疑,我的建議是,還是趁著春光明媚的日子,釋放和尊重自己的感受,去愛你想要擁抱的那個人吧!
至于最后的問題,“能讓女性過上更輕松的生活”?也許經濟條件穩定、老公和小孩不錯,的確看起來會更輕松。但是我覺得,你想要的可能是「自在」吧?
——愛現在的自己,愛自己的生活,成為想成為的人。或許這才是“輕松”的生活。
所以,「關于怎么樣過上讓自己更輕松的生活」這個問題,得問自己。喜歡看書?運動?養寵物?喜歡獨處還是和朋友一起?喜歡朝九晚五,還是在職場拼死打拼獲得成就?每一個不同的女性,都應該有獨一無二的、最自在的生活方式。
多了解自己一點,找到那個能讓自己最開心的方式吧!
圖自紀錄片《“煉”愛》
Q:
提問者:@一條咸魚
女人為什么一定要結婚?
目前備婚中,一直沒有非常強烈的參與感,情緒也起起伏伏,有時坦然接受,有時奮力掙扎,正常的結婚狀態是什么?
A:
回答者:《奇葩說》辯手,@東北英語姐
到目前為止,我有過兩段婚姻。第一段,門當戶對,明媒正舉。
結婚的時候,按照我們東北的習俗,前婆家給了彩禮,我的娘家也給了陪嫁,買婚紗,買婚戒,拍婚紗照,收拾婚房,可以說樣樣都不落。他結婚當天搞婚慶,請司儀,這這那那的。但是你知道嗎?那些想象中的粉紅色的浪漫,我早就記不住了。
直到今天,我依稀記得的僅剩下彩禮的錢存到誰的銀行卡,婚禮當天有沒有預算用鮮花,司機和跟妝的姑娘,那些小費到底是你拿還是我拿?
你也看到了,這段婚姻的結局,一地雞毛,草草收場了。
所以你看我描述的這些,是不是一個正常的結婚的狀態呢?在外人看來,它太是了,但是在我內心里頭,他只是一出戲,我不過是戲中的那個提線的木偶。
你知道嗎?戲終究是會曲終人散的。
后來我又結婚了,這一次沒有婚紗,沒有婚禮,甚至連戒指都沒有。但是我們對現在篤定,我們對未來期待。
談到備婚,我們有著長達數年的準備,但我們準備的是什么呢?我們準備去接納彼此,讓彼此可以成為攜手走過后半生的那個伴侶。
看完這些“女性對話”,你的感受如何?
作者:女性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