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了一起令人悲痛的事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長峰醫院發生火災。
截至昨日,事故共造成29人不幸身亡。
有關部門迅速發布通告:
包括長峰醫院院長在內共12人,已因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被拘留。
但,受害者群體的失語,媒體的集體沉默,無不令人窒息。
不禁讓人追問——
面對突發災難,媒體應該做些什么?
一部新上線的網飛紀錄片,或許可以回答了這個問題。
它為我們回顧了一場十年前的災難,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
事件共造成3人死亡,281人受傷,近30人因此截肢。
死亡者包括一名中國女留學生,29歲的呂令子。
這也是9·11事件后,美國本土發生的最大規模恐怖襲擊。
紀錄片以受害者、有關部門、媒體等多個視角,重現了兇手落網的全程。
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8分。
將案情抽絲剝繭的同時,呈現了災難親歷者的心理重建。
同時,也對當年的災難應對進行了深刻反思——
《全美緝兇: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
American Manhunt: The Boston Marathon Bombing
2013年,波士頓。
2.8萬名跑者奔跑在馬拉松賽道上,圍觀人數更是多達50萬。
凱倫就是觀眾之一,拉著好友搶占了終點線附近的好位置。
正當她為沖線者歡呼之時,身側突然傳來巨大的爆炸聲。
緊接著,一家商店也發生爆炸。
白煙裹著火光升騰而起,凱倫昏迷倒地。
當她再次醒來,聞到一股可怕的氣味。
地上散落著鋼珠,四周亂作一團。
她的腿歪向另一側,已經斷了。
而她的朋友,看起來就像個布娃娃,失去了呼吸。
目力所及一片血紅,殘肢、尸體散落在街上。
人群四散而逃,遺落無數個背包。
任何一個都有可能裝有炸彈。
「每個人都爭先恐后地逃離這座城市。」
爆炸發生后的一小時里,警方竭力疏散了人群。
隨后,炸彈偵查組、FBI先后趕赴現場。
排查過后,確認現場只有兩個爆炸源,均系土制炸彈。
在錄取目擊者口供,并核對受傷者身份后,基本排除自殺式恐怖襲擊。
遙控引爆炸彈的兇手,仍然逍遙法外。
3小時后,指揮中心建立。
一車又一車的潛在證物被運來,多達上萬件。
調查組增派人手,逐一搜查。
同時,不放過任何電子設備。
警方沒收了現場所有人的手機、相機,檢查并調取錄像。
如果設備已在爆炸中受損,就盡一切可能搶修。
成千上萬小時的視頻中,總會有罪犯的身影。
第65小時,調查有了突破。
通過時間地點的對比,基本鎖定兩名嫌疑人。
二人均為白人男性,分別佩戴白帽黑帽。
總部做出了一項大膽的決定。
向社會公布這兩個人的照片,希望公眾能協助指認。
然而,率先傳來的卻是一則噩耗。
一名警察被殺,配槍也被劫走。
這場危機,再度升級。
直到第80小時,案件終于迎來轉機。
華人丹尼·孟,成為了關鍵人物。
當時,兩名陌生男子突然闖入他的車內。
掏出手槍搶占了汽車,并將他劫持為人質。
二人炫耀著自己剛剛殺了警察,并宣稱他們就是馬拉松爆炸案的兇手。
天無絕路,丹尼的車恰巧快沒油了。
趁其中一名男子下車加油,丹尼掙脫控制奪門而逃。
飛奔進一家便利店,成功報警。
丹尼的好記性,同樣至關重要。
他不僅詳細描述了嫌犯的面貌特征,還提供了車載GPS的編號。
警方調取定位,很快追蹤到嫌犯的位置。
一場全球直播的抓捕,由此展開。
在大批警力的圍困下,兩名嫌犯窮途末路。
幾番槍戰過后,其中一人當場死亡。
另一人則在被封鎖數小時后,舉手投降。
兇手的身份公之于眾:
俄羅斯車臣移民,塔梅蘭與焦哈爾·察爾納耶夫兄弟倆。
在爆炸發生101小時后,這起舉世關注的案件得以偵破。
十年過去,波士頓馬拉松恢復了往日盛況。
關于那起事件,流傳最廣的是一則演講。
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爆炸后第一時間趕到波士頓,鼓舞民眾。
他宣誓,要捍衛這座城市的榮耀。
「讓我們拭目以待」
好萊塢也根據爆炸案,拍攝了影片《恐襲波士頓》。
將鏡頭對準辦案人員,描繪了一場火線追兇的警察榮耀。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十年之后,網飛推出紀錄片回顧的意義,關鍵在于反思。
有關部門的辦案,其實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最大的爭議在于,是否應當將嫌犯的信息公布。
誠然,這一決定為警方贏得了不少線索。
但,一定程度導致了「狗急跳墻」的局面。
罪犯最終走上絕路,殺警員、奪配槍。
一位反對者至今仍在質疑,如果沒有那么著急公布罪犯的照片,是否就能避免這一悲劇。
「無論你多么努力地去阻止,你都無法阻止一切」
警方的抓捕過程,更是無比混亂。
擁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卻上演了一出胡亂射擊的鬧劇。
「在有戰術之前,都別開槍!」
最初的報告中,警方將此解釋為槍戰。
事實上,這是由于警員的步調不一。
一名警員擅自開火,導致其余所有人不明所以地加入其中。
據統計,警方單方面就射出了210槍。
這不僅可能將罪犯當場打死,也會讓無辜的民眾陷入危險。
事后,當地居民也表達了不滿。
檢查各戶家中,都遍布彈坑。
他們沒有受傷或被殺,純粹是因為運氣。
同樣需要看見的,是災難親歷者的痛苦。
緝兇勝利的十年,亦是他們竭力心理重建的十年。
提供關鍵線索的丹尼,是事件中當之無愧的英雄。
在電影中,他也被塑造得英勇、嫉惡如仇。
現實中,他卻長久受困。
持槍的歹徒,不時浮現于腦海。
曾經癡迷豪車的他,不得不收起這份愛好。
唯一慶幸的,就是他還活著。
「為什么是我?」
曾與兇手正面對決的,還有警察麥克萊恩。
30年從警生涯中,他把自己的轄區打造成了最安全的小鎮之一。
然而,一切安寧隨著兩名兇手的到來破碎。
兇手奪路撞向他時的引擎轟鳴,近距離槍戰時的刺眼火光。
雖未造成直接殺傷,卻讓他有了PTSD。
「它會吞噬你、害死你」
凱倫在搶救過后,幸免于難。
但,嚴重的腿部傷勢令她不得不接受截肢。
她的摯友,也永遠離開了人世。
像凱倫一樣截肢的受害者,還有近30人。
鏡頭前,一位痛心的母親哭訴著。
她每天都要看著兩個孩子把假肢裝上。
災難引發的,還有嚴重的歧視。
隨著調查的深入,兩名兇手有了新的身份,伊斯蘭教徒。
從9·11事件到馬拉松爆炸案,美國民眾將怒氣轉向普通信徒。
所有穆斯林都成為人人喊打的對象。
兇手的朋友,也陷入了信任危機。
他們不可置信,昔日親密無間的好友竟是殺戮無辜的暴徒。
而且,因為涉嫌隱匿線索,他們都遭到了起訴。
在輿論的炮轟下,他們被稱為「幫兇」,跌入人生的谷底。
「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當人們熱衷于榮耀、感動于勝利,反思者總顯得于社會格格不入。
但唯有如此,才能打造更安全的社會。
反思,也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心理重建。
「說是結束了,但永遠不會結束。」
近來,每當這種災難爆發,網上總有一種聲音——
「災難報道就是吃人血饅頭」。
的確,在互聯網時代,災后的信息常常不是緊缺,而是過剩。
例如,在呼吁大眾提供線索后,警方收到許多郵件。
數量眾多,一度令系統崩潰。
可細看,很多人都不在案發現場,其中還有不少合成的假照片。
這些都極大地浪費了警力,也擾亂了調查方向。
發達的社交媒體,為一些人提供了追名逐利的平臺。
自詡網絡偵探,搬演出各種毫無道理的推斷。
個別媒體,同樣如此。
尚未掌握實情,便宣稱這是基地組織的手筆。
賺足了收視率,卻引起了更大的恐慌。
但,社會始終需要有良知的新聞人。
《環球時報》的記者大衛,是其中之一。
他注意到,兇手之一的焦哈爾顯然缺乏作案動機。
身為摔跤隊長,焦哈爾是學校里的風云人物,也是拿獎學金的優等生。
大衛堅信,沒有人生來就是罪犯。
社會更需要追問,一個人是怎么成為罪犯的。
這一立場,并不被主流大眾接受。
憤怒的市民認為,這是在為罪犯開脫。
甚至不乏極端者發來郵件,惡毒地對他詛咒。
「希望你和你所愛的人被恐怖分子殺害后,你能感受到對劊子手的憤怒。」
事實上,大衛就是9·11事件的受害者家屬。
當時,基地組織劫持飛機撞向世貿大廈,他的父親正坐在那架航班上。
他對恐怖分子的恨,不比任何人少。
盡管如此,他未停下尋求真相的步伐。
為了厘清罪犯的心路歷程,他飛往車臣等地,挨個訪問與罪犯曾接觸的人。
正是這些求真的探索,挖出了諸多邪教網站。
這些網站,引誘青少年信教,煽動其報復社會。
甚至,堂而皇之地寫有「炸彈制作指南」。
災難面前,不落井下石、不吃人血饅頭,是為人的基本操守。
有關部門,應當還公眾以真相。
新聞媒體,也需要肩負更多的擔當。
可不知從何時起,災難報道被簡短的公告代替。
受害者本身,不再是主語,變成一個個冰冷的數字。
一些媒體不再追問,而是直接轉發公告。
曾經,我們也有對災難的關懷與反思。
1987年,大興安嶺發生特大森林火災。
火燒28天,近5萬人流離失所。
《中國青年報》在醒目位置,連續刊出完整調查性報道,「三色報道」。
《紅色的警告》,挖出了災難當下仍熱衷開會的腐朽官僚。
《黑色的詠嘆》,將關注點還給受害者本身,替他們講出不公的命運。
《綠色的悲哀》,進一步探討了人與自然的關系。
那是新聞理想燃燒的歲月,也是我們需要回歸的態度。
經過漫長的空白期后,有關長峰醫院的黑料也不斷被爆出。
這場火災的背后,必定也是拔出蘿卜帶出泥。
一間醫院的重建,一片樹木的重植,都算不得難。
難的是,人心的重建。
沉默與漠然,不啻為災難的幫兇。
《中國青年報》的記者出發前,曾聽到同事的一句勸誡。
時至今日,仍回響耳際。
「切記,不要把悲歌唱成贊歌。」
全文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