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沒看《漫長的季節》?誰還沒看《漫長的季節》?誰還沒看《漫長的季節》?
【資料圖】
東北文藝復興的至高影像化版本,全面趕超《平原上的摩西》,秦昊范偉雙料影帝主演。
豆瓣開分9.2,大結局直接封神來到9.5分,現在打分回落到9.4分,依舊好過98%的國產懸疑劇。
2020年,辛爽導演的《隱秘的角落》一鳴驚人,打響優質國產懸疑網劇第一槍,可后來,除了《摩天大樓》《沉默的真相》之外,佳作寥寥。
《漫長的季節》還是快拍爛了的東北懸疑題材,辛爽導演完美詮釋了什么叫能夠超越我的,只有我自己。
桃身邊不愛追劇的東北同事甚至在口碑發酵之前就看完了,一個個贊不絕口,東三省IP的網友們高呼:簡直就是照著我身邊的大人寫的。
東北地區觀眾抹著眼淚賣安利,不少人還回顧起了經典的《鐵西區》;
小啞巴傅衛軍的性張力、小瘋狗的討論飛上了熱搜,不少辣妹涌進演員微博評論區當起事業粉和老婆粉,催人趕緊進組,為他瘋,為他狂,為他咣咣撞大墻的同人女不在少數。
電影迷們發現飾演韓美素女士的寶藏演員竟然演過《別告訴她》里的母親大人,每一個觀眾群都心滿意足,這一番和平又熱鬧的景象好似《狂飆》。
今天桃來聊聊這部《漫長的季節》。(以下內容包含劇透)
互聯網上對《漫長的季節》的溢美之詞已經看不過來了。
景都是東北觀眾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景,鐵皮火車、鋼廠、工人,還有金燦燦的玉米地。
范偉、秦昊的口音也地道到不行,有觀眾贊是近幾年看過的最真實的劇,比小品和《鄉村愛情》都更生活化、更接地氣一些。
劇中,王響、龔彪的生活狀態更是準確復刻了東北大舅,堪比靈魂附體。
無論是情節設計、人物質感,還是對鏡頭的把握都是國產懸疑劇里獨一檔的,有人稱是中國《真探》,有人說比肩《風騷律師》,還有人說是東北版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堅持看完的朋友們無不贊嘆,哇,咱們東北文藝又復興啦。
這次東北文藝復興,陣容確實豪華。
東北文藝復興說了很多年了,區別于相聲小品情景喜劇,深耕文學領域的東北文藝復興三杰——雙雪濤、鄭執、班宇,這幾年特別火。
這三位現在成了小說改影視劇的香餑餑,鄭執的《生吞》改編成了《膽小鬼》,《仙癥》改的《刺猬》已殺青;雙雪濤的《平原上的摩西》影版命途多舛,換了海報換了名字難產至今,電視劇版在愛奇藝先播,不僅讓導演張大磊大獲好評,也是寶石老舅進軍影視圈之敲門磚。
班宇老師的《逍遙游》早有改編消息,這次還擔任了《漫長的季節》的文學策劃。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這片的導演辛爽,不就是那個陰樂大師,親手告訴我們懸疑網劇還能這么拍。
騷男秦昊變身禿頭殺人魔,還把熱愛蘭州拉面的紫金陳老師推到了一個或許不屬于他的高度。
當年的《隱秘的角落》大火,好就好在一個制作精良,突破認知。
自他以后,懸疑劇都開始走精品路線,紛紛開始卷鏡頭語言、卷調色、卷電影感,快節奏和生活流并駕齊驅,社會派擠占本格地位,卻沒一個能學到精髓。
辛爽導演一出手,再次以慢節奏生活流懸疑秒了中國大部分網劇導演,并且再次突破認知——懸疑劇還能這這這么拍啊?
時間線可以是亂的,主角可以是老的,節奏可以是慢的,甚至懸疑本身可以是次要的,很多觀眾看到第十集、第十一集都已經猜出兇手,但這并不妨礙我們看到第十二集結尾的“往前看,別回頭”時淚流滿面。
前提是人物質感足夠真實,故事本身能引起觀眾足夠的共鳴。《漫長的季節》做到了。
人物都是好人物,王響是無數東北大伯和老舅縮影就不說了,整天疑心自己得病,絮叨且愛子的美素女士、壞事做盡的港商、作威作福小人得志的邢三、可憐的小啞巴傅衛軍、性侵沈墨那挨千刀的大爺,演員水準都極高,主演沒有拉胯的,閃光小配角俯拾皆是。
共鳴來自具體的時代背景,《鐵西區》《鋼的琴》《地久天長》中的那個東北下崗潮。
1995年春天,沈陽有27萬下崗職工;1996年,整個東三省的下崗職工達到253萬人,占全國下崗職工總數的25.3%,1995年到2002年,有近2000萬人從國企下崗。研究顯示,失業率一度飆升至21.4%。
二手玫瑰梁龍、寶石老舅以及班宇是目睹父母下崗的80后,作為年輕人,他們享受著全國領先的優質文藝生活,卻也用身體感受著國企工廠的大廈倒塌和父母一輩漫長的失落。
班宇說,他的父母在2000年左右就全都下崗了,加起來工資連1000元都不到。那時候,他很自卑,物質不富裕便轉而追求其他的東西,比如搖滾。
《生存之民工》中梁龍的演唱
下崗職工中,好一點的像電視劇里的王響開出租車,打工或者做點小生意,賣賣燒烤什么的勉強支撐生活,差一些的就像龔彪,除了當工人沒什么實在的本事,不當流氓已經很好,賭博喝酒就是最大的樂趣了。
財經作家吳曉波去鐵西區考察時有真實見聞兩則:下崗工人用破自行車馱著妻子去洗浴場做皮肉生意,妻子工作時,他便在洗浴場外抽煙等著。結束后,他再騎著車帶妻子回家。沈陽當地人稱之“忍者神龜”。
下崗夫妻的孩子中午回家吃飯,說學校開運動會要買運動鞋,家里實在沒錢買鞋,妻子開始抱怨丈夫沒本事。丈夫埋頭吃飯,隨后放下碗筷,默默從陽臺上一躍而下。
他們失去的不只是工作,也是生活方式的倒塌,理想的倒塌,尊嚴的倒塌。
劇里,王響家破人亡,兒子不明不白的死成了他的執念;龔彪愛情破滅,人生前途無望;馬德勝的破滅在于自己堅持的真相和當時的公安系統格格不入,同樣是理想的消亡。
不是直接寫下崗,卻事事都關乎下崗。
1999年春晚,黃宏和句號在春晚舞臺上表演小品《打氣兒》,有句臺詞是:“說單位減員要并廠,當時我就表了態,咱工人要替國家想,我不下崗誰下崗。”
明明為給下崗工人打氣而作,卻刺痛了無數東北人的心。
這種漫長的失落從陣痛變為麻木,那些從失落中成長起來的青年將這些痛苦盡收眼底,然后化成了創作的養料。
東北文藝曾經一度淪為幾個爛梗的代名詞,什么你瞅啥、喊麥,到如今,再被質量和審美不俗的嚴肅小說、通俗歌曲、電影和懸疑劇復興。
《漫長的季節》的導演辛爽是吉林人,平時最喜歡看《馬大帥》,每年休息都要看一遍。
沈墨大爺的扮演者侯巖松是長春人,范偉和秦昊是沈陽人,王北的扮演者史鵬元是遼寧錦州人,羅美素的扮演者是哈爾濱人,扮演麗茹的王佳佳則是鞍山人。
《漫長的季節》是東北的孩子們給過去的痛苦挽歌,《漫長的季節》過后,留下祝福。
“往前看,別回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