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電影的極盛時代,不僅涌現出大量風華絕代的天王巨星,更孕育了無數各顯神威的幕后強人,他們彼此合作、默契相通,聯袂打造出無數經典電影,一度稱霸亞洲,揚威國際。
毫無疑問,王家衛、杜琪峰、許鞍華、徐克等人是幕后群英中的佼佼者,直到如今的各大影展仍少不了他們的身影和作品。但是,如果認為這幾人便代表了香港電影,那便大錯特錯。
香港電影的輝煌所在,并非藝術的登峰造極和商業的空前繁榮,而在于數量的爆炸、產量的驚人、題材的突破、類型的豐富、想法的奇特等等,主打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相關資料圖)
真正的港片不僅是王家衛的燈火闌珊、杜琪峰的命途無常、吳宇森的英雄無淚、徐克的俠骨柔情,更有林嶺東的風云激蕩、麥當雄的男盜女娼、王晶的低俗喜劇、邱禮濤的極度變態......
當然了,還有林德祿的雞鴨戀不休,舞男情未了。
林德祿何許人也?出身無線訓練班,王天林座下弟子,鐘景輝得意門生,林嶺東、杜琪峰、趙仕裕、王晶等人皆是他的小師弟。身為大師兄的他,圈內名氣一般般,江湖地位非常高。
當年風月歡場片的競爭格局,不外乎麥當雄、王晶、林德祿、錢永強四大流派。
麥當雄曾制作《靚妹仔》《停不了的愛》《盡訴心中情》《午夜麗人》《月亮星星太陽》等大量歡場經典;王晶打造過《夜生活女王》《紅燈區》《廟街故事》等不少風月佳作。
林德祿曾炮制《應召女郎》《女子監獄》《香港舞男》《舞男情未了》等寫實之作;錢永強和侯永財跟風生產《愛在黑社會的日子》《風塵三女俠》《等愛的女人》等冷門杰作。
四大流派中,麥當雄狠字當頭,王三日俗不可耐,錢永強難經推敲,唯有廉政公署出身的林德祿,真正站在社會問題和人文關懷的立場,給予了香港舞男和應召女郎最大的體面。
1987年,剛從廉政公署離職的林德祿,接到曾志偉的邀請,翻拍龍剛的作品《應召女郎》。當時,林導迷惑不解:“大哥,為什么找我?我都沒去過club,夜總會,我不懂。”
是啊,為什么要找林德祿這個公務員拍風月片?這種行為和找麥當雄拍抗日神劇有什么分別?對此,曾志偉回答道:“就是要找你這些寫實派的,不然我找那些雞叢的導演拍嗎?”
見面后,曾志偉和林德祿講述劇情,并給他時間做市場調研。在朋友推薦下,林德祿親自下場夜總會,和應召女郎談心事,與風塵男女聊人生,在墮落的表象下尋求藝術的自拔。
經過一番道德的感化,眼見對方馬上就要從良上岸,林德祿旋即提褲走人。回去后,他正式開拍《應召女郎1988》,并對曾志偉說:“現在沒有逼良為娼了,只有誘良為娼。”
什么叫專業?這就是專業。就連見慣世面的獎門人都不得不服:“衰仔,你真的有做過資料搜查哦!”
聊完劇情再定角色,張曼玉、馮寶寶、吳家麗、陳奕詩等幾個主要角色的故事均參照真實案例。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副導演趙良駿,若干年后執導了吳君如主演的《金雞》。
《應召女郎1988》上映后,票房輕松過千萬,林德祿成功打響第一炮,并在影壇引領了一股應召片浪潮,向華勝的《火舞風云》和麥當雄的《月亮星星太陽》先后跟風而至。
《應召女郎》過后,林德祿又乘勝追擊,跟風師弟林嶺東,進入真實女子監獄,開拍了另一部女性向的社會寫實片——《女子監獄》,鄭裕玲、夏文汐等當紅花旦爭相出演。
林德祿說:“《監獄風云》賣錢了,林嶺東是我師弟,他哥哥南燕寫的劇本,我借來他哥哥寫劇本,就有了這部《女子監獄》。那些女明星搶著演,因為《監獄風云》票房高。”
《女子監獄》上映后,再次斬獲千萬票房。當時,正值鼎盛的香港影壇,雖然千萬票房實屬稀松平常,并不值得訝異,但是這兩部電影,真正奠定了林德祿在業內的特殊位置。
1992年,林德祿又續拍了《現代應召女郎》,由馮寶寶、張曼玉、羅美薇、劉嘉玲、周慧敏、陳寶蓮等群星領銜,該片再次關切妓女群體的生存現狀,娛樂性和教育性十足。
可以說,香港影壇最擅長拍女人的導演,除了區丁平、邱剛健、許鞍華、關錦鵬、王家衛,也多了林德祿這個名字。只不過他和麥當雄一樣,更喜歡靚妹仔和壞女孩的故事。
KTV勁歌金曲《舞女淚》中,有這樣幾句詞:有誰能夠了解做舞女的悲哀?就算流著眼淚,也要對人笑嘻嘻。來來來來跳舞,腳步開始搖動,就不管那人是誰,人生是一場夢。
林德祿和其他導演的不同之處在于,他不僅懂得做舞女的悲哀,更理解當舞男的痛苦。在拍攝《應召女郎1988》時,林德祿就發現,舞男同樣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社會群體。
舞男,又稱“男妓”或“牛郎”,這個產業在臺灣發展得更加成熟。拍完《應召女郎》后,林德祿帶著愛將任達華遠赴臺灣,深入考察舞男市場,以尋求創作靈感。據他所說:
“臺灣牛郎吧不是公開的,他們的招牌在這邊,店在對面。那些男生真的很漂亮。他們見到一個客人,五分鐘之內就能知道對方的喜好。女性胸圍他們也懂,跳舞唱歌都會。”
和老板聊舞男市場行情的時候,老板娘建議任達華親自進來做鴨,僅需體驗兩周,便可窺測行業全貌。一旁的林德祿主動請纓:“我來的話可以嗎”,老板娘的回答頗為傷人——
“你來三天就可以了,因為沒人要。”
當時,正值電影分級制度推出,影壇風氣空前開放,經過一番深入虎穴的市場調研,林德祿決定效仿《美國舞男》,開拍《香港舞男》。
為了拍攝該片,林德祿賣掉了在杏花邨的房子。如果電影賠錢,他要馬上還給投資方。他笑言:“導演賣房子拍電影,我算是最早一批。”
開拍前,林德祿在尖沙咀酒店開了一間房,找了一些舞男上來,叮囑其說:“我們不要你做,想聽你講,錢先付給你,就跟他們聊天。”
你們是怎么樣的人?為什么當舞男?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原則在哪里?底線在哪里?家庭住址在哪里?諸如此類,等等問題。
聽完真實情況后,林德祿感到意外。有的舞男擔心自己不好看,有的舞男面臨同性戀的壓力,有的舞男只是覺得這個職業好玩,想試試看。
總之,就是應了托爾斯泰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們每個人,都將奔赴各自萬劫不復的人生。
投射到《香港舞男》中,當紅舞男任達華、過氣舞男萬梓良和健美舞男鄭浩南各有苦衷:任達華因不接男客而得罪了姐姐上司,姐姐受累成為終身殘廢,自己亦遭群毆、險些被閹。
萬梓良則體虛發福、雄風不再,于他而言,在兒子面前維持父親的尊嚴,是活下去的唯一理由;鄭浩南年輕力壯,為了與女友移民國外,不惜賣身賺錢,陰差陽錯卷入一宗謀殺案。
《香港舞男》和《應召女郎》一樣,回避情色元素,著重社會寫實,深入刻畫舞男群體面對的社會壓力。加上林德祿將劇情鋪排得跌宕起伏、噱頭十足,上映后再次收獲千萬票房。
電影上映后,不僅在影壇刮起一股舞男風,香港本土的舞男酒吧也漸漸開起來,有的舞男還會請林德祿去開業剪彩。另一邊,該片在臺灣遭到了封殺,理由是:破壞社會善良風俗。
對此處理,林德祿忿忿不平,一邊在臺灣上訴,一邊跑回香港查資料,只為還自己和電影一個清白:“男妓是從西方來的,不是我創作出來的,對社會應該有一個警醒的作用。”
“社會發生什么,我們就可以報道什么,一個文明社會沒有什么可以隱瞞的。”
《香港舞男》過后,林德祿和唐基明合作,續拍《雞鴨戀》;加上全明星賑災大片《豪門夜宴》的推波助瀾,任達華的舞男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觀眾恨不得走出影院,直奔鴨店。
舞男最大的客戶,不是富婆也非闊太,居然是同在一片屋檐下的是舞女。收工后的舞女,經常找舞男來服侍,以緩解精神壓力。在這個互相排遣的過程中,不免會擦出愛的火花。
《雞鴨戀》講述的正是這樣的愛情故事。據林德祿透露:“鴨也是這部片開始叫出來的。我去找媽媽桑,問她們女的叫雞,那男的有什么叫法,她說女的叫雞,男的就叫鴨咯。”
由于《雞鴨戀》票房不俗,林德祿于1992年開拍續集《舞男情未了》。只可惜《雞鴨戀》的導演唐基明與他分道揚鑣,為別家公司開拍了另一部舞男片——《與鴨共舞》。
有趣的是,《舞男情未了》和《與鴨共舞》兩部片,皆由任達華和葉玉卿主演,形成雙鴨爭霸的影壇奇觀,像極了李麗珍和潘震偉的《蜜桃成熟時》《愛的精靈》同期斗艷。
林德祿的《香港舞男》《雞鴨戀》《舞男情未了》,加上唐基明的《與鴨共舞》和葉天行的《星期五之舞男》,共同組成“香港舞男”系列,任達華借此建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在拍攝《應召女郎》《香港舞男》的時候,香港已是一個待變的時代,這座城市向哪里去,沒人能預料。這兩個電影系列的劇情結局均不圓滿,寫實氣息濃厚,警醒作用強烈。
如林德祿所言:“如果他們做這行做得很開心、很滿意,那不是鼓勵觀眾去做舞男嗎?”
電影要反映現實,更要引人向善,林德祿難得在二者之間取得了巧妙平衡。從藝術角度和社會層面來看,他也絕對稱得上是一位有水平、有高度、有良心、有道義的電影作者。
香港舞男和應召女郎,他們出賣了可以出賣的一切,只留下了繼續生活的勇氣,在浮沉歡場中展現了不一樣的香港精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