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公益紀實節目東方衛視《我們在行動》第三季第四站公益大使陳蓉、劉濤、王凱、曹可凡、沈丹萍受心愿委托人申紀蘭的邀請走進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石匣村。平順縣盛產黨參,素有“潞黨參之鄉的美譽”。潞黨參藥用價值極高,是珍貴的中藥材,但是由于市場認知度不高,致使大量潞黨參滯銷。心愿委托人申奶奶希望通過公益大使的幫助,將黨參更好的宣傳推廣出去。為此,大家立即行動,深入當地了解實際情況。
與前幾站明星心愿委托人不同,這次的心愿委托人申紀蘭是全國勞動模范,同時也是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更為巧合的是本站公益大使王凱曾在電影《申紀蘭》中扮演她的兒子。公益大使接到申奶奶的心愿后,下定決心要為石匣村宣傳潞黨參,打破市場屏障。為了進一步了解石匣村的現狀,公益大使們兵分兩路分別對當地進行走訪。
劉濤、曹可凡、沈丹萍一行人先是來到了當地貧困戶張李晉家中。聊天中張爸爸告訴大家,因為自己身患癌癥體力有限,而張媽媽先天殘疾,沒有勞動能力,潞黨參就是家中唯一的生活來源。公益大使在交談中了解到,張李晉是從小被抱養回來的,并且患有唇腭裂,盡管孩子并非親生,兩位老人依然傾盡所有積蓄為他治病。張媽媽哽咽“孩子不好,我們也不好“,劉濤緊緊握住張媽媽的手,曹可凡告訴張爸爸一定會想辦法幫他們把黨參賣出去,讓好黨參賣出好價錢。
另一邊王凱和陳蓉走進農田了解潞黨參種植情況,碰到了正在種植潞黨參的栗大爺。在與栗大爺的交談中,公益大使們得知,由于今年潞黨參收購價大幅降低,大家都不愿賣出自己家中的潞黨參,栗大爺家中還有80%的潞黨參滯銷,如果還賣不掉,到了夏天潞黨參就會生蟲,他們一年的辛勤耕作也將付之東流。面對潞黨參銷售面臨的嚴峻形勢,公益大使們又將通過什么辦法來改變現狀呢?不禁引發期待。
了解到栗大爺家中僅有老兩口平日在家打理農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午飯只能靠在田邊泡面充饑,王凱邀請公益大使一起幫助栗大爺栽種潞黨參,同時也能更好的了解潞黨參的種植情況。
劉濤和王凱的任務是幫助栗大爺將農家肥裝進袋里運送到田中,雖然王凱曾在參演的影視作品中扮演過知青,鏟農家肥不在話下,但是如何使用獨輪手托車,讓他略顯手足無措,不得不求助旁邊路過的村民。由于第一次使用這種手推車,王凱推起來十分費力。看到與獨輪車“死磕”的王凱,一旁幫忙扛農家肥的劉濤高唱《好漢歌》幫其打氣,王凱苦中作樂與劉濤一同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