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系列短劇《理想照耀中國》之《播音員》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了首映會。《理想照耀中國》總制片人王柯,制片人張琳熙,總編劇梁振華,《播音員》選題導演姚鉑、編劇張顯等劇組主創現身首映會,與中傳學子和媒體朋友共同觀看影片,并交流拍攝心得和創作感悟,共同緬懷我國著名播音藝術家齊越先生。
首映會上,數百位中傳學子與媒體朋友們搶先觀看了《播音員》。該片以我國著名播音藝術家齊越(汪涵飾)為人物原型,通過其同事葛蘭(楊采鈺 飾)的追憶,講述齊越秉持“延安精神”幾十年如一日戰斗在廣播戰線,鑄就的“時代之音”并感動了全國人民的故事。
編劇張顯作為一名中傳畢業生,此番能夠拍攝齊越老師的故事,他深感使命重大。他表示,自己在創作過程中獲得了非凡的情感體驗,同時也希望學弟學妹能通過《播音員》,在齊越老師的故事的感染下,用行動去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此次選題《播音員》首映會現場,為了將理想信念的力量更好傳遞,主創團隊與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交流。
座談會環節,齊越先生的女兒齊虹在談及父親時不禁潸然淚下。在她眼里,父親用一生在教導她“怎么做人,做一個什么樣的人”。而影片的播映,也打開了葛蘭記憶的匣子。葛蘭表示,盡管工作中齊越先生十分嚴肅,但回想起他為自己起名“葛蘭”時的和善面龐,依舊倍感溫暖。她用“半世喉舌本姓黨,淡漠名利悟人生”的詩作,深情緬懷昔日的前輩。
座談會后,《理想照耀中國》主創團隊向中國傳媒大學捐贈了《播音員》油畫,該畫作首次將齊越與丁一嵐在開國大典上的播音風貌作藝術再現,意義非凡的同時,也是一次對先輩理想信念的守望與傳承。
活動尾聲,中國傳媒大學學生代表現場獻詞,并由葛蘭、李新軍上臺與學生代表進行“儀式話筒”交接,寓意理想與信仰的傳承。
據悉,系列短劇《理想照耀中國》之《播音員》已于7月5日19:30登陸湖南衛視。(姜佳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