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訊? 4月12日晚,中央芭蕾舞團第十二屆芭蕾創意工作坊在北京天橋劇場成功首演。本屆工作坊以“1/12”為題,為觀眾們帶來由中芭青年創作人才帶來的10部各具特色的新銳力作,無論從作品體量還是參與人數而言都創下了歷屆工作坊之最,一部部視角獨特、手法新穎、表演真摯的作品,贏得了觀眾們的肯定與喜愛。據悉,演出將持續演出到4月13日。
“1、2、3、4……10、11、12,再來一遍,我們再來一遍……”與往屆工作坊有所不同,今年的工作坊演出起始于總導演王思正與中芭演員們的一段特別的創意表演,將編導們平日在幕后創作作品時的工作狀態首次通過凝練的藝術化形式搬上舞臺,讓觀眾們從這難得一見的場景中,了解到一部作品誕生背后迷茫與喜悅共存的創作歷程。王思正表示:“我本人也是成長于、受益于工作坊這個平臺,回看過往種種心中十分感慨,12年來有什么東西是不變的呢?我覺得對于創作者而言,遇到的困惑、遇到的問題從來沒有變過!在中芭這個大家庭中大家同心協力地去完成一個想法的決心,以及在其中所獲得的喜悅以及成就感也是沒有變過的,成長與初心的主題同樣是沒有變過的。”
本屆工作坊為觀眾們帶來10部最新編創的新銳作品,題材涉及藝術、生活、情感、文化等方方面面,年輕編導們大膽創新,以芭蕾藝術為載體將當代青年的所思所想融入其中,作品形式多樣,其中,孫海峰的《弈》、蘇洋的《尋找鐘子期》、舒均均的《舒體之魂》、李俊的《春歸何處》,將中華文化與芭蕾藝術巧妙結合,在足尖之上展現出古意濃厚東方文明畫卷;李莊莊的《生活進行時》、李旸的《最長的旅程》、彭捷的《家》、劉雪晨的《離離原上草》則表達了年輕編導們對生活、對生命的思考與感悟,用藝術關照當下傳遞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正能量;徐琰、王濟禹的《LIVE SHOW》和中芭舞校的學生閆夢玄的《拜拜,游離骨》則契合著Workshop創新的主題進行大膽嘗試,以突破自我的嘗試,拓展著創作的邊界。
“芭蕾創意工作坊”創立于2010年,是中芭為培養青年藝術人才而傾力打造的公益品牌項目,至今已走過12個年頭。
中芭團長、藝術總監馮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中國人而言‘12’是一個特殊的數字,代表著時間的輪回,也代表著我們不斷的積累,因此在這屆工作坊中我們也潛下心來回顧總結,同時也對未來進行了展望。本屆工作坊中芭采取了‘以老帶新’的模式,其中既有中芭老一代的編導,也有中青年創作力量,還有中芭未來的新生力量,呈現出中芭自始至終都在堅持用西方芭蕾語匯進行著表達我們自己情感創作的大膽嘗試,希望年輕的編導們能在其中打開想象的空間,大膽探索、交流,聚集起一批優秀創作人才,在原創作品方面開拓出我們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