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著《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公映后,可以給目前比較冷清的電影市場加點熱度,但沒想到,這部影片上映5天,只取得了6900萬元票房。該片在豆瓣網上的評分也只有6.2分,在三部“神奇動物”系列電影中排名最低。
“神奇動物”系列電影算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衍生品,因為后者在全世界大火,所以作家J.K.羅琳早年間寫的一本霍格沃茨“教科書”《神奇動物在哪里》,就被加工改編成了此系列電影。在“神奇動物”三部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有意無意間跟哈利·波特的聯系。
哈利·波特系列影片和小說從幾位孩子的視角展開,充滿了童趣和天真,在此基礎上展開的奇幻魔法世界,是可以讓人從心理上接受的。相比之下,《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中的正邪兩派代表人物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不管是想拯救世界,還是想毀滅世界,他們的行為和做事風格都充滿了一種不可理喻。成年人扮“童趣”,遠不如孩子們來得可愛,這可能是“神奇動物”系列面臨的最大問題。
《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最后的情節反轉更是讓人失望。正邪兩派的較量,居然是讓一頭幼年的麒麟來當裁判。雖然魔法世界的故事天然帶著童話色彩,但用如此簡陋的方式來解讀復雜的世界,真不能讓人信服。
正如一位觀眾所說,看完影片后,自己都不知道主人公到底是誰了?是片中各種各樣的神奇動物,還是魔法動物學家紐特·斯卡曼德,抑或是片中相愛相殺的鄧布利多和黑巫師格林德沃。《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看起來有點像風光片,簡單交代一下故事背景后,紐特就開始率領魔法小分隊去經歷一趟能遇見各種神奇動物的旅程了。觀眾發現,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紐特在山洞中為了不驚嚇到蝎尾獸,不得不跟成群的幼年蝎尾獸一起跳舞扭動的畫面。
刻意賣萌也是影片被詬病的原因之一。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早年的親密關系被刻意喜劇化了,如果把這種“相愛相殺”關系用在一對兄弟之間,這樣的處理無可厚非,但對能決定世界生死的兩大陣營首領來講,這樣的解讀方式未免太輕佻。更讓人迷惑的是,鄧布利多手上戴著的“血盟”,是無論如何都無法解開的,只要鄧布利多一想到要對抗格林德沃,“血盟”就會讓他無法呼吸,但神奇的是,最后“血盟”居然自行消失了,片中解釋是因為“天意”,這也未免太兒戲了。
雖然J.K.羅琳已經宣布要拍《神奇動物4》,但《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的表現,已經讓這個系列的路越走越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