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以影院營業率94%的北京為例,4月17日,票房排第一的《神奇動物3》在北京的場均人次是9,也就是說,放一場電影平均只有9個人看。而在全國范圍,《神奇動物3》的場均人次只有4人,上座率2.8%。
好萊塢大片討好中國觀眾也沒用
并不是說現在的世界已經不需要好萊塢大片了,作為能輸出全球娛樂市場的硬核產品,好萊塢大片的生意模式依然是有效的,只是,在中國市場越來越不靈了。
不僅《神秘海域》《新蝙蝠俠》,很多好萊塢大片只要被制作出來,依然在賺錢,即使虧損也不會虧太多,有基本盤在。
比如去年在中國市場表現平平的《速度與激情9》《哥斯拉大戰金剛》《失控玩家》《007:無暇赴死》,全球票房分別為7.26億美元、4.68億美元、3.31億美元、7.74億美元。而沒引進的超級英雄電影《蜘蛛俠3:英雄無歸》《尚氣》《毒液2》《黑寡婦》稱霸了2021年北美票房榜前四,全球票房分別為18.92億美元、4.32億美元、5.02億美元、3.80億美元。
表現最好的《蜘蛛俠3:英雄無歸》制作預算2億美元,全球票房18.92億美元,位居影史票房榜第六,可以說賺腫了。但這部片網上資源出來后,在國內是一片口碑不及預期的評價,想象一下如果去年引進上映,會是什么樣的結果。
相反地,過去一直拉胯的國產片,在這些年總是有爆款出現,且不斷刷新票房天花板。截止目前,影史票房榜前20中,只有《復仇者聯盟4》《速度與激情8》兩部進口片,分別是2019年和2017年上映,排在第七位和第十七位。
去年票房前20中,只有《速度與激情9》《哥斯拉大戰金剛》《失控玩家》三部,分別排在年度票房榜第五位、第八位、第十八位。
今年票房榜前十中,只有《新蝙蝠俠》一部,排在第十位,票房只有1.43億元。
在中國電影市場里,好萊塢大片好像開始變得可有可無。
某種程度上,我們仍然能看到美國片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討好,比如《月球隕落》的中國女演員和中國信息,《神奇動物3》里大量的中國元素,甚至把一位競選者安排成了華人。但這樣的操作在現在來看意義很小了,甚至其表現出的強目的性有時候會引起觀眾反感。
而那些不討好的純粹的西式好萊塢電影,在內核上無論是美式主旋律,還是政治陰謀論那一套,其實中國觀眾也已經看得很膩味了。東西方文化終歸是有差異的,能引起中國觀眾共情的,還得是最樸素的東方的情感。
《蜘蛛俠:英雄無歸》爛番茄新鮮度93%,北美大賣,但在豆瓣的評分只有6.7分,大家吐槽最多的就是劇情太兒戲,除了賣情懷啥也沒了。
《新蝙蝠俠》爛番茄新鮮度85%,在北美被有些影評人夸直追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但在豆瓣的評分只有7.6分,很多人看完覺得又悶又冗長,劇情毫無吸引力。
好萊塢電影最早引起中國觀眾狂歡是因為視效刺激,但當觀眾看了十多年后,這種刺激早就不新奇了。如果故事不行,那還有什么可看的?
所以,疫情是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加倍遇冷的原因,但又不完全是,它只是讓這種趨勢更加地顯現了。就像疫情是中國影市受挫的原因,但也不完全是,它只是加速了問題的暴露。(哈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