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專家周佳俊:采集到了非常好的一手資料
4月19日,世界地球日前夕,浙江寧波象山縣,在浙江省海洋、漁業等部門的通力合作下,歷時21小時,成功救助了一頭成年擱淺抹香鯨。這一消息通過現場直播牽動了無數網友的心。當抹香鯨迎著朝陽甩動大尾巴游向深海時,人們不禁由衷地祝愿:希望與你后會無期。這也是救助組專家之一周佳俊在朋友圈中寫下的希望。
我聯系到周佳俊時,已經是4月23日。請他講講當時的救助情況,他首先說其實已經講了很多,但他依然愿意再講。講的時候我依然能聽出他的欣喜,可以想象救助成功時現場的激動場面。
周佳俊用“跌宕起伏”來形容整個救助過程。
“擱淺抹香鯨是4月19日上午8點被當地漁民發現的。漁民隨后向漁業部門求助。象山縣政府非常重視,由分管象山漁業水利應急指揮的吳縣長全權指揮。短短兩個小時內,就組織了漁政、消防、公安等多方力量來參與救援。”
周佳俊是19日晚6點趕到寧波象山的,擱淺抹香鯨發現于早上8點。周佳俊是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野生動植物與濕地監測保護的工程師,因為海洋生物救助經驗豐富而被邀請到現場。他到達時天色已經轉暗,到了退潮時分。在他到來之前,救援人員已經實施了多種救援措施,包括把鯨向外海方向趕、綁繩拖曳等,均告失敗。現場早到的專家還指揮大家避開鯨的眼睛和鼻孔等部位不間斷向鯨身潑水,幫助它保濕降溫;獸醫給鯨魚做了各種檢查化驗,并幫它清洗排氣孔和輸液消炎。
周佳俊到達時,消防戰士們已經給這頭體重近70噸的抹香鯨身上和尾柄裹上了緩沖和保濕用的棉被,在棉被外面系上了逃生繩索;在鯨的周圍,放置好了紅色信號浮標燈,這是用來定位的。這些工作都是為了隨后到來的大潮而做的救援準備。
漲潮,是最佳的救援時機。而更加有利的是:當天恰逢大潮。周佳俊說:“雖然有‘天時’,但大潮到來之前的一段時間,還是只能靠抹香鯨自己撐過去。”大潮到來的時間是晚上10點。之前,周佳俊升起了無人機,隨時觀察抹香鯨的狀態。從無人機觀察到的影像可以看到:它躺在那里一動不動,身上多處脫皮,尾巴出血,生殖器已經脫出體外。也是從這一點,有人判斷抹香鯨已經死亡。
對此周佳俊解釋說:“鯨豚類在海中游泳時,為了減少阻力,外生殖器基本收縮在體內,只有交配時才會露出來。而死亡或瀕臨死亡的鯨豚類體內會產生一些變化,從而導致它的生殖器脫垂,這也通常是專家判斷鯨豚類死亡的標志之一。而這次救助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專業內的這一傳統認知。”
晚上10點后,當地海域重新漲潮,滿潮時抹香鯨擱淺地點的水深已經超過5米,具備了使抹香鯨正常活動的水深。這時的抹香鯨部分恢復了活動能力,身體從側躺變成了正常浮動的姿態。“從當時來看,它還能保持平衡,呼吸噴出的水柱也顯得很有力,這意味著它的身體狀況較為良好。”周佳俊說。
船和牽引繩準備就緒,潮水達到滿潮水位時,救援人員便小心翼翼地牽引著抹香鯨前往外海。周佳俊回憶:“牽引的過程其實很緊張。我們首先擔心抹香鯨在途中產生應激導致掙扎,或者被‘嚇死’;另外,也不能保證牽引途中它的生命體征能維持正常,所以我們的船是以每小時1-3節的很慢的速度牽引它,并且隔一段時間就停下來松松纜繩,給它點兒適應空間。”
20日凌晨,將近6點,前方救援人員報備,到達水深15米的南韭山海域,已經解開抹香鯨的牽引繩索,抹香鯨已經恢復自主游動?。救援隊員乘坐小艇繼續跟隨它進行觀察。在護送了近半小時后,?抹香鯨迎著朝陽甩了甩大尾巴,接著一個漂亮的深潛,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中。
周佳俊仔細看了前方傳回的視頻后判斷:從它的游動姿態、呼吸頻率和噴出水柱的高度等情況看,它的身體狀態還不錯,甚至難以看出受傷的痕跡。
“這次救助占了不少‘天時地利人和’。”周佳俊在事后總結:“一方面,當地海域在退潮后又迎來大潮,給了抹香鯨活動脫困的空間。事實上很多鯨豚類救助案例的失敗,原因都在于漲潮時潮水位不夠;另外,這只抹香鯨是擱淺在較為松軟的灘涂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的自重對臟器的壓力。”
周佳俊還特別提到,整個救助過程指揮調度做得非常好,各種預案完備,執行力也強。“有效指揮加專家參與和積極落實執行專家提出的方案,真的是這次救助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周佳俊也提出:這次救助只能稱之為階段性成功。“因為無法對它的后續情況進行跟蹤,救助行動沒能安裝定位信標。浙江省內沒有單位備有信標裝置,而等中科院深海所的專家趕到時鯨魚已經拖到外海了。而且即便有設備,像抹香鯨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安裝信標在它身上也需要農業農村部審批許可,程序上也來不及。”
雖然有遺憾,這一次的救助依然令人倍感興奮,因為這可能是國內第一次成功救助成年抹香鯨。還有人說,這可能也是國際上第一次成功救助成年雄性抹香鯨。而且,此次救助組吸取和總結了之前諸多的救助經驗,例如去年浙江臺州發生的瓜頭鯨集體擱淺事件,這一次參與救助抹香鯨的不少工作人員也參與過瓜頭鯨救助。在抹香鯨完全擱淺、暴露在空氣中的時候,給它進行持續的保濕、降溫,對于減少它的自身傷害和后續體能的恢復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次采取的低速脫離擱淺區域,拖到合適區域放歸的操作過程,也采集到了非常好的一手資料,總結歸納后能給未來大型鯨豚的救助提供很好的數據支持。”周佳俊開心地說。
關鍵詞: 救援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