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第36屆德國漢諾威國際編舞大賽日前落下帷幕,從初賽到半決賽,來自全世界52個國家的300多個作品一路角逐,最后有11個作品進入決賽,最終,由陳梓豪編舞,大朱、陳梓豪呈現的雙人舞作品《tie》(《系》)榮獲第三名,他們是本屆比賽中僅有的獲得名次的中國選手。
漢諾威國際編舞大賽在國際舞蹈界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每年吸引著來自50多個國家約400多名編舞家前來參加,大賽僅有一種組別——編舞組,非常考驗編導的編舞功力。除了賽事的常規獎項外,賽事還提供了許多制作人獎項,如CHEMNITE芭蕾劇院制作獎、特里爾劇院制作獎、DantzaZ舞蹈劇院駐留獎、斯卡皮諾芭蕾舞團制作獎等,為優秀的藝術人才提供了大量機會。
作為《tie》(《系》)的編導,陳梓豪介紹道:“‘系’是一個多音字,是聯系,是系上?是束縛,還是扶持?這個作品是我對生命的不斷追問和思悟。繩子是作品中的重要道具,將兩位舞者緊緊地連接在一起,而那根精神牽絆的繩子,是生命相互依存的通道,更是剪不斷的束縛、爭斗和拖累。這個作品時刻提醒著我人與人的關系、人和人的情感、生命將去向何處等各種問題。困惑無解的時候,我告訴自己,去跳吧,去舞蹈吧,舞蹈可以給你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