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8日,初秋的細雨降臨北京,帶來一絲寒意,而走進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潮濕寒意被劇場里紅色的燈光迅速沖淡。19時20分,距離正式開演10分鐘時,觀眾席間幾乎已沒有空位——早在近兩周前,即將上演的這場音樂會演出票已經全數售罄。這場演出集結了令京城樂迷們眼前一亮、無法猶豫的陣容:在藝術總監、首席指揮余隆的帶領下,中國愛樂樂團首次于國家大劇院為新樂季開幕,并邀請今年早些時候就任柏林愛樂樂團中提琴首席的梅第揚登臺助陣。
今年是英國作曲家愛德華·埃爾加165周年誕辰,音樂會以“英倫之謎”的主題向這位英國古典音樂史上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致敬。19時30分,開演的鐘聲敲響后,余隆在掌聲中走上指揮臺,簡短的致意后,埃爾加經典作品《威風堂堂進行曲第一號》奏響了最為人熟知的旋律,節奏鮮明、充滿力量的音樂把音樂廳迅速帶入樂季開幕應有的宏大而歡慶的氣氛中。一曲結束后,場燈暗下,樂團迅速調整座位。當燈光再次亮起時,不少觀眾期待已久的梅第揚上場,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與歡呼。
梅第揚演繹的作品是由萊昂內爾·特蒂斯改編為中提琴版本的埃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埃爾加的原作寫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同時獻給自己的亡妻,作品有傷感,但也有希望,第一次聽時,我就被它優美的旋律以及精神力量震撼了。”梅第揚在采訪中表示,“中提琴的版本是我第一次演奏,我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昨晚的音樂會現場,在他的琴弦上,作曲家挽歌般的情思以及中提琴柔和的樂器特質展現得淋漓盡致,收獲了全場經久不息的熱烈喝彩。
下半場,樂團帶來了埃爾加著名的《謎語變奏曲》,14段變奏性格鮮明,作曲家以此描述14位友人,樂團的處理同樣風格各異:第一變奏曲充滿了浪漫和靈感,仿佛是作曲家的妻子;第二變奏曲以十六分之一音符描繪一位業余鋼琴家的幽默……在描繪作曲家本人的第十四變奏曲中,全曲收束,為觀眾們留下了一個值得回味的交響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