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種類豐富的食材、層出不窮的菜品,讓我們不得不被“中國胃”綁定終生。沒想到,不久前,筆者受朋友邀請,來到法國南部體驗普通居民的家常生活,居然吃了一個月的法餐都沒有想念中餐,各種琳瑯滿目的菜品不僅讓筆者的中國胃十分適應,法國人在吃方面花的時間和精力也讓人嘆為觀止,我也漸漸體會到法國人通過飲食所表達的生活哲學。
筆者早就知道法國人“吃飯慢”,也去過一些法國餐廳體驗,法餐不像中餐擺一桌子菜,而是一道菜接著一道菜依次拿上來,上菜很慢,所以吃兩三個小時很正常。但我想那估計是法國高檔餐廳的特點,普通老百姓不可能花那么長時間吃飯,結果讓我驚訝,在法國朋友米露西家住了一個星期,我算了一下,每天吃飯加起來要花7個小時。早餐1小時、午餐2小時、晚餐4小時。本地商店都會在中午1點至4點關門,因為店主們要去吃午餐。對于法國人來說,還有什么事情比吃飯更重要?午餐還算比較隨意的,吃完主食然后喝咖啡配小吃,也不一定要喝酒。晚餐是他們比較重視的,我們在米露西家的晚餐,通常是晚上8點吃到深夜12點。可能有的讀者會想,吃4個小時,那得準備多少菜啊,不得吃撐了?大家不用擔心,每頓飯就三道菜:前菜、主菜、甜點。哪怕只有米露西夫婦和我們兩口子4個人吃飯,哪怕沒太多時間精力準備豐盛的晚餐,只需從冰箱里拿出奶酪、橄欖、火腿,再切上幾種不同的面包、配上各種醬,就輕松湊出了這三道菜。而法國人吃飯是細嚼慢咽,一個桃子都能吃上十幾分鐘,每種菜的分量都很小,所以法國人飯量并不大。那么,長達4個小時的晚餐時間,都在干什么呢?
都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筆者看來法餐之意不在吃。對法國人來說,每天的晚餐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的家庭時間,而聚餐則是認識新朋友的好機會,跟中國人一樣,法國人也喜歡通過吃飯喝酒來社交。米露西經常邀請親朋好友來吃飯,一個客人可能會再帶上另外的朋友,我們人數最多的一次聚餐總共是17人,就是朋友帶朋友,而法國人是不會站著吃飯的,在院子里擺上幾個大餐桌,每人一整套精致的餐布和餐具,圍坐一圈,長達數小時的晚餐就開始了。前菜一般是小吃冷食,配香檳或開胃酒,大部分時候就是面包配各種奶酪、果醬,還有肉凍和其他腌制食品。主菜是肉類、蔬菜和主食,很少煎炒油炸,通常的烹飪方法是燴和烤,配紅葡萄酒或白葡萄酒。最后是甜點、水果配消化酒,那時已經晚上11點多,感覺是直接進入宵夜時間了。我感覺對于法國人來說,吃什么菜其實并不重要,關鍵是酒到位,三道菜配三種不同的酒,這也是因為法國盛產葡萄酒吧,20歲以上的法國人都很喜歡喝葡萄酒。
除了準備三道菜和三種酒,餐具也是法國人所重視的,這也是我無法理解的,每道菜都要準備單獨的盤子和刀叉勺,每種酒和飲料也有專門的杯子,很多時候我心里都暗暗想,每人一個碟子、一個杯子用到底就行了,更換那么多碗碟都得清洗,多麻煩啊!但似乎法國人認為麻煩是值得的,儀式感很重要,美觀和搭配也很重要,于是每頓晚餐過后,廚房都堆滿了碗碟刀叉。有一次收下主菜的碟子到廚房后,筆者就開始幫忙清洗,被米露西攔住:“親愛的,這個不著急,現在更重要的是享受和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光!”于是她笑著回到餐桌,是啊,能有啥著急的事兒比吃飯、聊天、享受家人的陪伴更重要?那一刻,我仿佛懂了點什么,于是我也回到餐桌上,繼續跟大家一起喝酒聊天。
我觀察了好多天,餐桌上沒有一個人在刷手機。有一天吃到夜里11點多,有人說,看!流星!于是我們把燈關了,又看到好幾顆流星劃過天空,大家抬頭看了一會兒銀河,贊嘆星空的美,于是又繼續喝酒討論外太空和宇宙的相關話題。
還有一天晚上月亮很美,大家又集體沉默了一陣子,只是盯著月亮發呆,有時聊到童年他們還會唱唱法語兒歌,開懷大笑。原來,法國人如此懂得活在當下的訣竅!品嘗美酒,享受美食,欣賞美景,交新朋友,關心家人,這都是法國人在幾個小時的吃飯時間所做的事情。米露西說,這就是他們法國南部人的生活方式,非常幸福!生活少一點選擇、多一點真實,生命不疾不徐,和法國人上菜一樣慢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