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人·境——古代文人的園中雅趣”在遼寧省博物館正式開展。除三十余件遼博館藏的中國古代繪畫作品外,此次展覽還匯集了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蘇州博物館、鎮(zhèn)江博物館等八家國內知名文博機構的32件重要藏品,部分甚至為海內孤品。
在眾多珍品中,有一件來自鎮(zhèn)江博物館的明代謝環(huán)《杏園雅集圖》尤為引人注目。這幅中國繪畫史上的經典佳作近20年來首次外借展出。
“雅集圖”這類題材自宋朝畫家李公麟創(chuàng)作以來,似乎形成了一種類型,歷來有不少畫家據(jù)此作繪畫的題材。既然稱為“雅集”,必然不是一般親友聚會敘談,而是文人墨客熱衷的一種詩文活動。大家會請畫家把參加聚會的人一一畫出,作為一種紀念。
明代謝環(huán)的《杏園雅集圖》描繪的是一次文人的聚會。畫的是當朝官吏楊榮、楊士奇、楊溥等人在楊榮的杏園內聚會的情景,畫家謝環(huán)本人也在其中。畫面繪有三楊、六學士、十四童仆及畫家本人。
該卷卷首題“杏園雅集”四字。卷后保存有當時雅集者楊士奇隸書《杏園雅集圖序》,廬陵楊士奇、建安楊榮、南郡楊溥、臨川王英、泰和王直、廬陵周述、安成李時勉、文江錢習禮、泰和陳循的即景詩各一首,楊榮《杏園雅集圖后序》一首,以及翁方綱乾隆五十六年為初頤園所作長篇考跋。詩文共長667厘米,均用雨過天青箋、藕金箋相間裱接,接縫處鈐“關西后裔”朱文方印。
謝環(huán)在《杏園雅集圖》的構圖上作了巧妙的構思,為了避免平均排列而出現(xiàn)的呆板構圖,他將畫中人物分成幾組:有三五人同在案前賦詩作畫;有三位雅士聚集在一起在晤談,高談闊論,神情輕松閑逸;有四位雅士前后行走,緩步地向棋案邊走來;有的單獨在行走,邊走邊觀賞庭園的景物。畫面人物衣冠齊整,各依品第。每個人雖然都是正面畫像,但神態(tài)和姿勢各不相同,曲盡其態(tài)。此圖筆法工細,賦色濃艷,層次井然,可以看出畫家在山水、人物、花鳥、臺閣諸多方面有較深的造詣。其人物、樹石的畫法自南宋院體李唐、劉松年演變而來,工致平和有余,論氣勢則遜于浙派。
有學者認為,這次杏園雅集楊士奇借助楊榮的私家花園——杏園,并約上楊溥,舉行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朝廷文官大臣的假日聚會,而是帶有隱蔽色彩的江西文官集團的同鄉(xiāng)聚會。七位江西人和兩位非江西籍的閣臣共同舉辦了杏園雅集。而江西文官集團的實際領袖是楊士奇。這張畫凸顯了明代政治的地域特性。
關鍵詞: 杏園雅集圖 鎮(zhèn)江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