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近70年,迄今已被翻譯成250多種語言和方言,總銷量高達兩億冊以上。法國作家安托萬·圣埃克蘇佩里的《小王子》幾乎可謂無人不知。
很多人對它愛不釋手,一遍遍地閱讀,跟著小王子從他的星球出發(fā),一次次地環(huán)游歷險。這本書我讀過5遍,如果單從閱讀次數上看,我絕對是《小王子》的書粉,但就喜愛度而言,我離粉絲相距甚遠。我的反復閱讀,更多是因為好奇。
我和《小王子》的初次相遇是在初中,那時我的手機里有一個書城,自帶兩本電子書,其中一本就是它。我隨手翻看,只覺得無聊至極。玫瑰、狐貍、國王、酒鬼……書中提到的人物與故事都太小兒科了。我當然知道其中的隱喻,如玫瑰象征著愛情;國王代表徒有虛名的人。它批判成人世界的愚妄、空虛,告訴讀者愛是責任。然而,這些隱喻太直白了,讀三兩句話就能得到明確的解析。讀這本書的我猶如一個剛剛學習寫字的孩子,由作者手把手地教授橫豎撇捺。
(相關資料圖)
而后不久,我無意間在雜志上看到《小王子》的書籍推薦:“這是一本寫給成年人的童話,看似簡單的故事,實則含有最高深的智慧。”書評人對《小王子》的評價如此之高,讓我驚訝。他和我看的是同一本書嗎?一定有什么重要的東西是我還沒發(fā)現的。于是我趕緊翻出《小王子》,字斟句酌地讀了起來。很遺憾,我還是什么都沒感受到。
再次閱讀《小王子》已經是我上大學時候的事了。2014年,網劇《匆匆那年》熱播,男二喬燃對女主方茴的愛而不得,讓我神傷。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閱讀《小王子》。2015年,電影版的《小王子》上映,掀起小王子熱潮。它到底有什么魔力?懷著這樣的好奇心,我又一次次翻開這本書,試圖尋找答案。
“你下午4點鐘來,那么從3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4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
“我的那朵玫瑰花,一個普通的過路人以為她和你們一樣??墒?,她單獨一朵就比你們全體更重要,因為她是我澆灌的……因為我傾聽過她的怨艾和自詡,甚至有時我聆聽著她的沉默。因為她是我的玫瑰。”我似乎體會到了些它的特別。那時我也有了自己的“玫瑰”,他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我的心。每次我們相約出游,我都會提前一天準備好游玩攻略,挑選衣服,精心打扮。我切身體會到了書中“你下午4點鐘來,那么從3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的那種期待。但我的感悟僅此而已。
真正體會到《小王子》的魅力,是在工作以后。書中那些缺乏想象力、只喜歡數字的大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喜歡影視,畢業(yè)后如愿進入了某影視公司工作。即便這是一家頗受業(yè)內認可的大公司,家人還是不定時地勸我考公考教師編,找一份更穩(wěn)定的工作。就連很多曾和我有同樣理想的朋友,也對我的選擇表示不解。“你別這么任性!”“你應該多為以后的生活考慮?!笨墒?,當我問他們喜歡自己的工作嗎,他們卻說,“喜不喜歡不重要,搞錢要緊”。
他們的選擇沒有錯,我只為他們離開自己的熱愛,感到可惜。我的想法不是沒有動搖過,我也曾默默刷起考試的題庫,但最后還是不甘心如此。我想堅持自己的選擇,又怕跟不上大家的腳步,擔心在追夢的過程中失去童真,變成書中那樣的大人。
原來《小王子》真的是一本寫給成年人的童話。第一次閱讀《小王子》時,我自認為明白了所有的隱喻,但一次次重讀后才發(fā)現,很多事情只有經歷過才能真正感同身受,才能領悟這本書的智慧。
有如被小王子馴服的小狐貍一樣,我也被《小王子》馴服了。我反復地閱讀《小王子》,不斷地得到新的領悟;而重讀《小王子》的經歷,也構筑了我的人生。
關鍵詞: 匆匆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