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沐浴著晨光,伴隨著牧笛聲,五頭牛從唐代畫家韓滉的《五牛圖》里走出,進入沉浸式的三維動畫世界。撒貝寧、任魯豫、朱廣權、尼格買提、張韜五位央視主持人配音,風趣演繹五頭牛一年四季的耕耘與快樂,為這幅現存最古老的紙本中國畫賦予了生命。9月1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目《詩畫中國》第三期播出,五位主持人的生動演繹引發觀眾熱議:“五牛兄弟屬實牛!”自8月底開播以來,《詩畫中國》全網視頻播放量累計已超過17億。
作為一檔挖掘“詩畫合璧”創新表達的節目,《詩畫中國》以中國經典名畫作為內容載體和特定場景,與詩詞、音樂、戲劇、舞蹈等藝術形式跨界融合,結合現代化科技手段、創意新穎的舞臺表達,為觀眾帶來“詩畫盛宴”。每期節目聚焦經典繪畫作品,“開卷”環節講述詩畫歷史,“入卷”環節呈現詩畫的創新表達,“賞卷”環節在多維思考的碰撞中展現作品的時代價值,“合卷”環節定格精彩演繹畫面,觀后余味無窮。
《詩畫中國》的一大亮點,在于充分運用XR、CG、裸眼3D、全息影像等先進技術手段,激發出傳統文化遺產的強大感染力。節目中,小演員韓昊霖戴上VR眼鏡,“穿越”進古畫《貨郎圖》,在小泥人的帶領下探索貨擔中的葫蘆、不倒翁等貨物,引領觀眾開啟一場迷你的“民俗博物館”觀賞旅程。青年舞蹈家郝若琦化身清代畫家任頤《公孫大娘舞劍圖》的主角,在舞臺上演繹畫中人的劍法,借由特效呈現出原本看不見摸不著的劍氣,讓觀眾更加深刻地領會到畫家筆下飄逸瀟灑的舞動軌跡。
圍繞著詩畫意境這條主線,節目以多元的藝術樣態盡展中國美學的豐富內涵,蔚為壯觀。許嵩、方文山聯手創作的中國風歌曲《紙上雪》,道出王維詩中“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的心懷。任敏、王西、陳添三位舞者以水下舞蹈的方式,再現了南宋畫家馬遠《水圖》中的十二種水形。濮存昕、吳玉霞將朗誦和琵琶演奏結合起來,帶觀眾回到了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的故事和場景。郁可唯、盛小云乘船從畫中駛來,以歌聲與評彈唱出《秋興八景》中的江南秋韻。
節目在策劃之初,便追求不僅僅為中國詩畫創造視覺閱讀上的新鮮感,更要加強節目的文化性、精神性。在打造豐富立體的視聽盛宴的同時,注重從中國的詩畫里提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神。
從《美術里的中國》到《詩畫中國》,近年來,熒屏上涌現出越來越多以經典畫作為載體的優質文化類節目,深入挖掘中華千年歷史文脈和藝術長河中的美學價值,贏得良好口碑。在“思想+藝術+技術”的創新融合中,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還將開拓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