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6集融媒體廣播節目《行走大運河》近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之聲、央視頻等平臺上線。節目定位于大運河古老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以“行走”的方式,實地探訪大運河沿線。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建造的偉大工程,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也是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行走大運河》全景展現了大運河的歷史風貌和人文價值,節目融合了文藝與新聞的表現手法,第一集《通惠古今》中,單霽翔在一路行走中深入闡釋傳承保護利用好大運河文化的現實意義。節目采訪了大運河文史專家、非遺傳承人以及運河沿岸的普通百姓,講述了大運河的“前世今生”、大運河與京劇的淵源,以及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
這部16集的文化節目融入了多種文藝元素,京劇、越劇、錫劇、紹劇、淮海戲等傳統戲曲劇種,相聲、蘇州評彈、揚州評話等曲藝形式以及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音樂,都在節目中有所展現。節目邀請了單霽翔、馮驥才、茅威濤、蒙曼、徐則臣、王珮瑜等十六位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文化學者、作家、藝術家作為“大運河文化推廣人”,一路走過北京、天津、滄州、聊城、濟寧、臺兒莊、淮安、揚州、鎮江、無錫、蘇州、嘉興、杭州、紹興、洛陽、宿州等十六座城市,以河為線,以城為珠,揭示大運河的歷史文化價值,展示近年來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豐碩成果。
關鍵詞: 廣播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