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走上舞臺向觀眾致意后,年輕的孫榆桐利落就座,肖邦《第二鋼琴奏鳴曲》響起,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敘事與歌唱性旋律渲染著作曲家對祖國的深愛;接下來,兼具戲劇性與史詩感的《f小調(diào)幻想曲》奏響,將柔和抒情與激昂慷慨的飽滿情緒演繹到極致……
9月26日晚,新銳鋼琴家孫榆桐在北京音樂廳登臺。出生于1995年的孫榆桐是當下樂壇中冉冉升起的新星,目前正師從鋼琴大師亞歷山大·克桑迪亞和鄧泰山學藝。他先后參與過兩屆范·克萊本比賽以及去年的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是唯一入圍2022范·克萊本大賽半決賽的中國鋼琴家,因此受到許多樂迷的關(guān)注和喜愛,本次演出是他賽后在北京的首度亮相。
結(jié)束上半場兩首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肖邦作品后,下半場,音樂會轉(zhuǎn)入表現(xiàn)力十足的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這部作品展現(xiàn)了與圖畫有關(guān)的10首小品,孫榆桐時而以輕松幽默的旋律在“杜樂麗絲花園”中漫游,時而用靈巧輕盈的手指描繪“雛鳥在殼中舞蹈”的情景,充分展現(xiàn)著鋼琴這件樂器的魅力。《圖畫展覽會》另有一個廣為熟知的版本,即拉威爾在穆索爾斯基鋼琴獨奏組曲基礎(chǔ)上改編的管弦樂版本。
“管弦樂能給鋼琴獨奏帶來很多啟發(fā),樂團中的各種聲部、樂器能激發(fā)我們的想象。”孫榆桐介紹,鋼琴獨奏組曲《圖畫展覽會》因為篇幅較大、內(nèi)容豐富,“鋼琴幾乎需要模仿所有的樂器,比如一些輕巧的部分很像木管,在最后一段‘基輔之門’中模仿鐘、鑼等打擊樂的聲音。”
在北京音樂廳總經(jīng)理張藝林看來,這里的舞臺理應向具備實力的年輕音樂家敞開,為他們搭建展示的平臺,也為北京的古典音樂市場注入新鮮血液。本場音樂會是北京音樂廳主打的“樂見古典”系列演出之一,接下來,呂思清、朱亦兵、盛原、林朝陽等重量級音樂家將繼續(xù)在本系列中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