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萬里歸途》中,吳京和王俊凱飾演的“父子”暗中較勁,最終,連吳京也要在心里悄悄服個軟,因為張譯和王俊凱所演繹的中國外交人員,無槍無刃,卻能在異國的戰火中把同胞們安全帶回祖國,憑借的完全是頭腦的交鋒、外交的博弈。“回家”二字的背后不僅是萬家燈火的期盼,更是家國信念鑄就的奇跡。
《萬里歸途》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而成,講述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文官撤僑”故事,填寫了中國電影題材的空白。影片中,中國同胞在異國遭遇了戰爭動蕩、顛沛流離,在絕境中尋找稍縱即逝的生機,在未知的危險中忍耐,而外交人員則在沒有武力交鋒和動作打斗的情況下,帶領眾人突出重圍,這比戰爭動作片更多了一份緊張與刺激。這是在“武力值”完全不均衡的狀態下進行的抗爭,外交人員舌戰群儒,以“使命”為拳,胸有兵刃,為了拯救同胞的性命而出擊四方、拼盡全力。
這場跌宕起伏的營救如同一張經緯密織的大網,“救度眾生”的背后靠的是中國的博大氣度與昌盛國力,正像片中李雪健飾演的外交官所說的那樣:“祖國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同胞”,中國永遠是國人背后最堅實的后盾。
張譯奉獻了精彩的表演,呈現了外交人員的鮮活血肉與鮮明性格。他的每一個表情都是那么真實自然、張弛有度。最有張力的戲份,則是張譯兩次與叛軍首領的?“對決”,鏡頭還原了他作為一個人最直接的反應,無法掩飾的害怕,蒼白干澀的嘴唇,不由自主地顫抖,內心的掙扎,在緊要關頭迸發出赴死的毅然決然,細膩而精準的神色一層層地在他的臉上延展,那一刻沒有臺詞,卻呈現了千變萬化。
張譯飾演的宗大偉與王俊凱飾演的成朗之間的關系是影片的另一條線索,他們從意見不合到肝膽相照,顯示了外交人員的歷練與傳承,成朗是宗大偉曾經的清澈青春,而宗大偉則是成朗成熟的未來,成朗從一個不諳世事的稚嫩新人到最后在關鍵時刻解救了宗大偉,人物的成長令人欣慰。而李雪健、成泰燊、張子賢飾演的不同崗位的外交人員,萬茜、殷桃飾演的外交人員家屬也如同是“散點透視”,讓中國外交人員的形象與人格躍然于銀幕。
作為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萬里歸途》發掘了新鮮的中國故事,看到中國正在發生的非凡變化,觀眾跟隨中國外交人員的步伐跋涉萬里,看到了世間苦難,更會想到自己正在擁有的幸福,是被祖國和一群默默奉獻的人所護佑著,是他們忘我的付出,才讓更多的家庭擁有了燈火明亮。
文/本報記者?肖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