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千龍網訊 2月10日,北京春雪初霽,備受矚目的中央芭蕾舞團原創舞劇《紅樓夢》在天橋劇場首演亮相,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這部歷時三年精心籌備的年度大戲,以兼具“國際化”與“民族性”的藝術視角,再現了這部享譽中外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既飽含了藝術家們對文學巨著的敬畏之心,又實現了東西方藝術融合的一次大膽探索。
擔綱芭蕾舞劇《紅樓夢》總策劃、制作人的中芭團長、藝術總監馮英表示:“將經典的文學巨著《紅樓夢》呈現在芭蕾舞臺上,是中芭繼八十年代創作《林黛玉》后,再一次以更豐富的人物、情景的交叉、時空跨越的轉換來演繹人物內心世界情感交織的悲喜歷程。作品以當今中國藝術家獨有的視角,運用國際化語言的芭蕾將中華人文哲思中深邃的意蘊釋放和表達出來,相信這部文學巨著通過芭蕾舞臺將給大家帶來亦真亦幻至美的視覺享受、人文情感的深層觸動和無限的感悟。”
首演當天,芭蕾舞劇《紅樓夢》為觀眾們帶來不同以往的藝術體驗。全劇以寶玉踏上歸隱之路作為開篇,舞臺之上也如同原著中的“白茫茫一片”,呈現出大道至簡的極致審美,一塊約12米x9米的巨大白色墻面懸置于舞臺,僅在最下端有一個極其有限的圓形孔洞,像是通往另一世界或紅塵的入口。隨著寶玉的翩然回首,記憶的大門緩緩打開,這巨大的墻面也慢慢翻轉,旋轉出金紅斑駁的色彩,如同風雪中幻化出的繁華蜃境。舞臺前端紅色細線方格將畫面勾勒得仿佛古籍書頁,其間以書法字體點綴著紅樓詩句:“名園筑何處,仙境別紅塵”、“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觀眾則仿佛穿透紙背,看到《紅樓夢》原著中那洋洋萬言化成舞臺上一幕幕動人舞蹈。
隨著寶玉的記憶,觀眾們如同置身榮國府昔日鼎盛,見證寶黛初見的美好,亦感同身受共讀西廂的閑愁萬種,從離經叛道的異地而同人,到怡紅壽宴上演“青春最后的狂歡”,當然還有葬花悲憫、焚稿斷情……舞臺之上既有水袖翩然,又有足尖飛舞,既是芭蕾的優雅身姿,又飽含中國古典意境。而“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的身影則不時穿插其中,呼應著“木石前盟”的前世深情。當晚的首場演出中,由中芭首席演員邱蕓庭飾演“林黛玉”、主要演員黎文韜、徐琰分飾“賈寶玉”與“薛寶釵”,他們與中芭優秀的演員一道,以精湛的芭蕾技巧和頗富古典意境的細膩演繹,再現了大觀園內的經典人物,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當全劇舞至尾聲,大觀園諸景又悉數化作“白茫茫一片”,寶玉仍獨行在渺渺八荒之境、花魂隨影之間,繁華皆化縹緲,而蘊含其中的有與無、真與假、虛與實、色與空的無盡交織則早已沉淀進觀眾們的內心深處……
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芭蕾舞劇《紅樓夢》的主創藝術家團隊云集了作曲葉小綱、總編導佟睿睿、編劇馮俐、舞美設計劉杏林、服裝造型設計陽東霖等一眾業界大咖,并得到了著名制作人李東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的參與和支持,力求創作出一部無愧于經典的精品力作。
據悉,該劇將持續上演至2月18日,將由三組不同演員陣容為觀眾們帶來各具特色的人物演繹,北京首演之后,該劇還將在今年巡演至西安、廣州、深圳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