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設“演藝之都”的北京,在劇場以外的文化空間,觀眾也能夠與音樂、舞蹈等藝術現場不期而遇。近年來,京城博物館、美術館著力提升沉浸式觀展體驗,以跨界合作的方式滿足大眾多元的文化消費需求,讓博物館和美術館不只是展出藝術作品,更成為城市人文藝術交流的平臺。
2月14日晚,觀眾在798藝術區內的一家展館欣賞古典音樂。本報記者 王廣燕攝
(資料圖片)
現場體驗
觀眾展館夜間賞畫聽樂
燭光搖曳中,一曲《亞麻色頭發的少女》拉開了夜游博物館的序幕。2月14日晚,在798藝術區內的一家展館,近兩百名觀眾共同體驗了一場繪畫+音樂的沉浸式觀展活動。鏡·新世紀樂團的藝術家們演奏了10余首古典交響樂經典名曲,引來觀眾陣陣掌聲。隨后觀眾走進展廳自由觀展,欣賞波提切利《春》等世界名畫的銅雕版版畫。
“這是我第一次在博物館里聽音樂會,感覺這樣跨界的形式挺新穎的?!庇^眾趙女士坐在前排,一站式體驗藝術展覽和音樂會讓她感到不虛此行。一同前來的觀眾姬先生說,這種沉浸式觀展活動令參觀博物館的體驗變得更加豐盛。
“博物館的展廳空間混響比音樂廳更突出,就像是個天然的麥克風?!辩R·新世紀樂團團長高童介紹,該樂團此前也曾走進其他美術館,為觀眾帶去音畫交融的體驗。為了契合正在展出的展覽,當晚的選曲以法國音樂為主,同時考慮到現場的舞臺環境,對交響樂作品進行了提煉與縮編。該樂團的鋼琴演奏者孫崧博說,“現場的氣氛非常好,觀眾聽得很認真很投入。博物館的獨特環境能夠減少觀眾與我們的距離感,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p>
漸成潮流
美術館牽手多門類演藝團體
就在上周六的晚上,一場沉浸式戲劇表演也在798CUBE上演。舞者們在首屆北京藝術與科技雙年展的展廳內舞蹈,引領觀眾漫游在關于“萬物之連”的思考與想象中。本周末,木木美術館也將舉辦肢體探索工作坊,讓觀眾體驗以戲劇為載體,探索內心世界。從音樂、戲劇到舞蹈,越來越多美術館開放夜間時段,與各門類演藝團體牽手打造沉浸式觀展活動。
“798CUBE在展館中引入舞蹈藝術,不僅希望為觀眾提供豐富的感官體驗,也希望提升觀眾的參與度,使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展覽主題?!?98CUBE執行館長李東妊說道,798CUBE選擇合作的表演團體時,通常會考慮表演團體的專業水平、藝術風格是否符合美術館的定位與主題,演出的內容是否與美術館的展覽相呼應等?!拔覀儗⒗^續擴展藝術跨界合作的多元形態,為觀眾打造優質體驗內容。”
“世界上許多知名的博物館,例如大英博物館、盧浮宮等都舉辦過音樂節、博物館奇妙夜等跨界活動,充分釋放博物館作為文化空間的想象力?!庇鲆姴┪镳^館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春辰表示,今年初,遇見博物館與中國交響樂團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策劃與展覽主題契合的音樂演奏活動?!拔磥碛鲆姴┪镳^將持續策劃音樂+藝術的沉浸式觀展活動,為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更多的選擇。”
專家建言
拓展“博物館+”“美術館+”邊界
“美術館、博物館場景與沉浸式演藝的跨界融合,打破了傳統美術館、博物館展陳的模式與邊界,也消弭了傳統戲劇空間的第四堵墻,通過展覽動線、故事動線、表演動線、行進動線的多元交叉設計,增強感官體驗,直擊觀者心靈?!敝袊鴤髅酱髮W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希霆說道,不斷升級的沉浸式體驗解鎖了文博機構的觀展新方式,令展館晝與夜各具精彩。
卜希霆表示,北京具有豐富的博物館資源和演藝資源,文博機構與演藝團體的牽手,為人們的文化消費體驗帶來更多驚喜。目前,公眾對美術館、博物館空間的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日益增強,這就要求場館拓展“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邊界,塑造沉浸式文化場景,提升可逛性,拉近文博與大眾之間的距離。
“在引入沉浸式體驗活動時,美術館、博物館必須將沉浸式體驗內容與其館內場景有機融合,切實重視文化藝術活動的品質打造?!辈废vf道,文博機構既要煥發時尚風貌,又要保持文化初心。他還建議,運用數字科技賦能文博場館的沉浸式體驗,推進科技、文旅的融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