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解凍,散而為雨
(資料圖)
北京時間2月19日6點34分
迎來“雨水”節氣
春雨至,萬物生
大地回暖
春意漸濃
在萬物欣欣向榮的節氣里
請跟隨我們
一起體會中國傳統色
在文物中透露出的
盎然春色
春水“盈盈”
承之“水紅” 轉而“蘇梅”
合乎“紫莖屏風”
清雍正窯變釉出戟尊
外壁罩窯變釉
口沿為藍色和月白色摻雜
頸部分布鈞紅窯變釉般色點
光線下觀察
可見釉面中的許多細小石英點
盡顯工藝的獨特和奇妙
水獺捕魚
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
萬物充滿活力
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
歲寒三友
指松樹、綠竹、梅花
象征高潔的志向
也許是追求畫面對稱的緣故
明代洪武朝的歲寒三友紋飾
都添繪一株芭蕉
這件梅瓶也不例外
大雁北飛
在暖洋洋的春日里
大地一片生機
明正德黃地綠龍盤
黃地綠彩始創于永樂朝
在明清兩代
只有皇家才能使用
盤外壁繪有綠彩龍和云紋
彰顯皇家器皿的尊貴華美
草木萌動
在明媚的春光下
四處皆是綠意
五代秘色瓷蓮花碗
碗身外壁、盞托盤面和圈足
均飾以仰覆蓮瓣花紋
線條柔和流暢
呈現出潺潺溪水般的韻動感
中國傳統色
是詩人眼中的風物
是山川日月、草木魚蟲的風雅
也是融于生活的詩意
寄于意蘊豐富的文物之中
歷經歲月
美好依舊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