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天上太陽未照,地上雪花照。怕死不當老英雄,怕冷不當馬屁精。武三思頂風逆雪,走到大明宮外,天還是蒙蒙亮的。他寒風里等,冷雪里等,早上五點等到上午十點,薛懷義終于出來了。武三思心花怒放,蹲下身子,牽著馬繩,諂媚著笑:姑父,現在就走不。
武三思者,不是沒身份之人。他是武則天侄兒,而你看雪晨里的他,是一副什么模樣?“懷義欲乘馬,承嗣、三思必為之執轡。”承嗣姓武,也是武則天侄子。兩侄子都爭著給薛懷義牽馬。武三思大清早跑來大明宮,想的是要時間搶先,獨占拍馬屁機會。武三思拍馬屁,自然不止當馬夫,他使更高級的法子,對讀過書的張易之、張昌宗兄弟,組織詩會筆會、詩歌研討會,召集大唐各協會各大刊大咖為其寫頌詩,“又贈昌宗詩,盛稱昌宗才貌是王子晉后身,仍令朝士遞相屬和”。一個皇親國戚,還是高官厚爵,也這般腰姿面態,莫非武三思天生奴才?非也。
雍州人韋月將與高軫聯名上書,提醒皇上莫讓浮云遮望眼,“三思父子必為逆亂”。奴才性格的武氏得知后,不奴才了,變惡棍了,判“月將坐當棄市,軫配流嶺外?!笔汤牲S璟出來說公道話,“月將所犯,不合至死。”三思怒,“出璟為外職”。另有叫桓彥范者,對武三思瞪過眼珠子,武氏本來將他流放,不解恨,又派人追去“左右縛之,曳于竹茬之上,肉盡至骨”,最后“杖殺之”。
有謂,奴才人格者,心地多柔軟。這一判斷太過樂觀,奴性是劣根性,根蒂壞了難結好果?,F實往往是,身子蹲得越低者,野心跳得越高。武三思有個善惡理論:“我不知代間何者謂之善人,何者謂之惡人;但于我善者,則為善人,于我惡者,則為惡人耳?!比艮D化為他的奴性理論,就是:能給我帶來好處的,我肯定當他奴才;沒給我帶來好處的,我一定不把他當人看;給我帶來壞處的,我把他當螻蟻。
奴才不是那么好當的,蠻辛苦、蠻委屈。他吃那么多苦來當奴才,意在享福,立志作威。對自己那么殘忍,為的是對人殘忍,吃過那多苦,想的是讓你吃苦。若是有誰待你一副奴才相,你當感覺恐懼。有詩為證:
拍馬原為縱馬韁,羊裝褪去是豺狼,此種本來劣根種,奴性強者毒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