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老師不當言論被學生舉報”引發輿論關注,這位老師其中一個觀點就是:我們現在的數學物理成果全部來自西方。
【資料圖】
之所以得出“中國古代沒有科學”這一偽命題,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忽視了中國古代的成就,另一方面把西方的成就拔得太高,舉幾個例子可以證明這種現象。第一個例子是勾股定理。
對于勾股定理和畢達哥拉斯定理,我們上學的時候學到的是,中國古代的勾股定理只是一個特例:勾三股四弦五,沒有證明過程,沒有公式化表述,所以不能算定理。
但實際情況是什么呢?我看了燕曉冬翻譯的《幾何原本》,他在序中說,畢達哥拉斯證明畢達哥拉斯定理的過程,只是一個傳說,并沒有流傳下來,《幾何原本》中才有真正的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證明過程。我看了《幾何原本》中那道證明畢達哥拉斯定理的命題,結果大失所望,那道題證明的是直角三角形三條邊的外接正方形的面積關系。這和現代的畢達哥拉斯定理還差了好遠一截路。
我又研究了《周髀算經》中的勾股定理,不只是勾三股四弦五這個特例,還有公式化的表述:勾股各自乘,并而開方除之,得斜邊的長度,而且還有證明方法叫“積矩”。這樣既有公式化表述又有證明過程的勾股定理,完勝給僅僅只是一個傳說的畢達哥拉斯定理了。
還有一個例子,是古希臘的第一位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泰勒斯,他和他的兩代弟子,有一個宇宙模型,天像氈帽,地像盤子。這被認為是科學,但是偏偏這個科學和《周髀算經》中的宇宙模型幾乎雷同。《周髀算經》:“天像蓋笠,地法覆盤。”這是中國古代天文學蓋天說中的宇宙模型,天像斗笠,地像盤子,斗笠和盤子都是中間隆起的圓形,近似半球形狀,不是方的,而且這個模型是依據測繪推算出來的。而我們很多人卻認為蓋天說的宇宙模型是“天圓地方”,認為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只是“天圓地方”這樣的直觀觀察的水平,不能算科學。
“天圓地方”真的是大家顧名思義的那樣“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嗎?不是。中國古代有兩個版本的天圓地方,一是中醫和儒家的天人相應思想,認為人頭圓應天,足方應地。這本質上是對人為什么頭是圓的,足為什么是方的的哲學思考,并且給出了答案。
另外一個版本的天圓地方,是《周髀算經》記載的伏羲立周天歷度所用的數學原理,原話是:“圓屬天,方屬地,天圓地方,方數為典,以方出圓。”其中的方數就是勾股定理,圓數是圓周率。
所以天圓地方不能代表中國古代對天地形狀的認知水平,真實水平是“天像蓋笠,地法覆盤”。這樣的半球形狀,后來的渾天說又進一步演化為整球形狀。
古希臘天文學家埃拉托色尼測量地球周長的案例,代表了古希臘高度發達的天文學水平,埃拉托色尼是亞歷山大圖書館的館長,他利用夏至日那天亞歷山大和阿斯旺正午時分太陽的高度角的差異,和亞歷山大與阿斯旺之間的直線距離,求出了地球的周長,說是比現代科學測量出來的周長差7%。
測量地球周長,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具有非常高的科學水平,這個例子還反映了古希臘另外兩個天文學成就,一是知道北回歸線,二是知道地球是圓的。
埃拉托色尼發現阿斯旺太陽正午時分直射大地,是一個特別巧合的事情,因為阿斯旺在尼羅河上游,阿斯旺到亞歷山大的直線距離是大約800公里,他碰巧在夏至日那天在阿斯旺,碰巧遇到了一口枯井,又碰巧在正午時分,發現了太陽光照射井底,這對應了現代天文學的北回歸線。所有的巧合組合在一起,讓他找到了測量地球周長的必不可少的點。
中國古代是怎么發現北回歸線的呢?是通過實驗觀測找到規律后推斷出來的,《周髀算經》記載,對于八尺高的表桿,夏至日那天在周朝正午時分的影子是一尺六寸,在周朝北1000里是一尺五寸,在周朝南1000里是一尺七寸,由此得出了經驗公式,八尺高的表桿,南北相距1000里,正午時分影子長度相差一寸。因為越往南影子越短,于是做了極限推斷,在南方一萬六千里處,正午時分太陽影子為零。這個點是北回歸線,這樣的發現才是一個科學的發現。
對于北回歸線的發現,古希臘和中國相比,水平誰高誰低,就一目了然了。然而埃拉托色尼的傳奇故事被當作科普知識被廣泛傳播,《周髀算經》中的科學方法卻很少有人知道。
對于地球是圓的,中國古代是否知道呢?當然也知道。張衡的《渾天儀注》說:“渾天如雞子,地如雞子黃。”整個天體像個雞蛋,地像雞蛋中的蛋黃,蛋黃是什么形狀的呢?當然是橢圓的,不是方的。
在地球形狀的認知上中國一點也不落后。中國古代有沒有測量地球的周長呢?早在《周髀算經》中就有了,因為《周髀算經》中測量了春秋分那天太陽直射點對應的環線的周長,這就是現代地球的赤道線的長度,即地球的周長。但是沒有人去理解《周髀算經》中“地像倒扣的盤子”這樣的模型,就無法把春秋分那天太陽直射點對應的環線理解成地球的周長。
諸如此類的厚此薄彼的宣傳結果導致中國古代的科學史慘遭毀滅,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大障礙,痛心!
文/續燈(科技文化史學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