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這句話出自辛棄疾的詞作《滿江紅》。從古至今,清明節掃墓祭祖、禮敬祖先習俗早已有之,及至宋元時期它又融匯了寒食與上巳兩個節日,形成了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禁火冷食、踏青郊游與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可以看出,古人已經把祭祀、游樂結合起來,因為祭祖要到郊外,所以祭祖之余又可以踏青,而且往往把這種踏青作為清明節的重頭戲,使得肅穆恭敬的清明節增加了回歸自然、享受人生的世俗內涵。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從古至今,描繪蹴鞠風尚的作品不勝枚舉。陸游曾寫過詩句“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王維《寒食城東即事》有“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
宋代城市經濟活躍,市民階層興起,蹴鞠運動更為普遍,呈現出了鼎盛的狀態。南宋宮廷畫家馬遠,也曾經以“蹴鞠”為主題繪制了一幅《蹴鞠圖》。這幅《蹴鞠圖》是存世的古代蹴鞠圖像中尺幅最大的一件。乍一看,描繪的就是站在一片空地上的九個人,他們有的敞開衣襟,正玩得大汗淋漓;有的站在后面,好像正在觀看戰況,要隨時參與一腳。再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畫中除了有七位男性,還有兩位女性。比如,畫面右上方粉色衣領的就是一位女性。她上衣的下擺掖在腰帶上,屏氣凝神,緊盯著空中的皮球。可見宋元時期男女一同蹴鞠很常見。
宋代有一種蹴鞠方法叫白打場戶,這是一種自我娛樂的戶外活動,深受各階層人士喜愛。比賽方法是由倆人對抗、三人對抗、四人對踢、十人對踢等形式進行較量。根據所踢花樣難度高低來定勝負。比賽可以使用拐、搭、臁對球進行處理。每個部位有多種變化。多種花樣動作連接在一起叫解數。根據動作變化先后順序不同,解數可組成幾百套。《蹴鞠譜》上有宋代蹴鞠踢法“腳頭十萬踢,解數百千般”的說法。《水滸傳》里的高俅就是一位白打蹴鞠的高手。“那高俅見氣毬來,也是一時的膽量,使個鴛鴦拐,踢還端王。”鴛鴦拐就是用左右外腳踝踢球。“才踢幾腳,端王喝采,高俅只得把平生本事都使出來,奉承端王。那身分模樣,這氣毬一似鰾膠粘在身上的。”高俅憑借高超的蹴鞠技藝受到了端王賞識,端王登基后,高俅成為了太尉。宋代有很多因為球技出眾而被提拔做官的例子,說明宋代蹴鞠活動所產生的社會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元代畫家錢選臨摹了一幅《宋太祖蹴鞠圖》,畫中有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以及宰相趙普等六人蹴鞠的場景。對于蹴鞠活動,宋代上至皇帝、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樂此不疲。
古代的宮廷婦女是從事體育活動的先行者。在宋代女子蹴鞠的人流中,宮廷婦女依然是一支獨領風騷的隊伍。杜堇的《仕女卷·蹴鞠》中,描繪了眾多女子蹴鞠。王譽昌《崇禎宮詞》這樣記載了田貴妃和宮女們蹴鞠時的情景:天邊自結齊云社,一蔟彩云飛便停。詩人在詩后加了一段小注:“宮眷喜蹴鞠之戲,田貴妃風度安雅,眾莫能及。”
宋代女子蹴鞠一般采用非直接對抗的“白打場戶”形式,一人或幾人輪流踢,以花樣繁多者為贏。比賽是一個接一個,如同輪流打水,所以也稱為“井輪”。后人專詠婦女蹴鞠的詩句很多,格調、意境都很美,以《美人千姿詞》為最佳,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女子蹴鞠呼之欲出的美感。宋代婦女的蹴鞠活動已沒有了時間限制,代之而起的是“蒼頭為路,仕女爭光”《蹴鞠譜》的狀況,女子蹴鞠的活動向著更廣泛、更普及邁進了一步。宋代婦女的蹴鞠活動能夠發展起來,并在許多的史料中有較多的文字記載,說明了宋代的女子蹴鞠是被當時的社會承認的,也說明宋代知識分子的視野和思想境界是比較開放的。
清明,正是春江水暖的時節,自古人們就告誡后人,大好春光不可辜負。從詩畫文人的作品里,我們似乎穿越回溯到了那個年代,身臨其境般感受到節日的蓬勃氣息和人們積極的生活態度。
文/夢龍(文化史學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