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右)為學員掛上“學員證”。 本報記者 方非攝
從1958年起,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開設于不同時期的學員班為劇院搭梁立柱,選拔并積蓄了大量人才。19日上午,北京人藝2022級表演學員培訓班在菊隱劇場開班。
2019年,承繼劇院“團帶班”傳統的北京人藝表演學員培訓班開辦第一期,經過一年教學實踐,最終有10名演員通過考核,充實到人藝演員隊伍中,并在近兩年的舞臺演出中迅速成長。2022年9月,學員班招考工作再次啟動,報名人數達到800人左右,經過專業初試、復試、綜合素質考試等多輪層層選拔,12名學員正式入選,他們即將迎來為期一年的專業課學習和舞臺實踐工作。
“我們培養和選拔人才的標準,首先是業務能力,同時要看為人的品德。”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說。今年,劇院在辦班思路和人才選擇上的方向更加明確,“選拔標準更加嚴格,甚至可以稱得上嚴苛。所以,盡管留下來的學員數量不多,但是更加符合人藝標準。”為了更好地完善演員年齡梯隊,這一次學員選擇的大多是有著較多演出經驗的成熟演員。
北京人藝導演唐燁將擔任新一期學員班班主任。“今年我們培養課程的主題是‘怎樣做一個合格的文藝工作者’。”唐燁說。本次學員班增設了思想領域的培養,增加時政、劇院歷史和精神方面的學習,同時通過專題講座、角色分析、劇目探討、劇本圍讀等形式重點強化文學素養。專業課的內容設置將更加集中,門類更加豐富。在師資配備上,濮存昕、楊立新、馮遠征、吳剛、王剛、岳秀清、何冰、龔麗君、陳小藝等都將為學員進行日常授課。此外,來自專業高校的教授、各文化藝術領域的藝術名家將為演員們提供藝術方面的專業指導。
培訓期間也有壓力。“今年的教學會加大實踐力度。演員們學習之余,很快會進入到正在上演劇目的排練演出中。這既是個考驗,也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適應人藝節奏。”馮遠征表示,在當下四個劇場需要大量演出的情況下,劇院希望演員們盡快“入槽、合槽”。
“我還記得,1985年劇院的老先生們給我們學員班上課的樣子,時間一晃,現在我也坐在第一排了。”吳剛說。作為授課老師,只要有時間,他就會來與大家交流,“談談我們的經驗,比如塑造角色的時候怎樣入手,如何盡快地進入角色,怎么把自己藏在人物的背后。”2019級學員班班主任岳秀清希望大家真正理解“先學做人,再學演戲”的意義:“當年在學員班上第一課時,林連昆老師就跟我們說,‘話劇舞臺不掙錢,想掙錢就別來人藝’,30年過去了,這句話我仍然印象特別深。”
這座“學者型藝術劇院”對藝德和文化素養的重視令人矚目。“開始在學校上課后,我發現,這些年孩子們的閱讀量比較少,比如,有時候要求他們完成一段獨白,他們就看這一段獨白,連完整的劇本都沒看過,所以這一次我們會增加大量的閱讀內容。”馮遠征說。在今年學員班的培養主題上,北京人藝謹慎地使用了“文藝工作者”的概念,“這是一個比演員、明星更大的頭銜。文藝工作者是有使命感、責任感的,要有一種擔當。我們進入劇院的第一課,老師們就會講到,要‘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演戲’,這是北京人藝走到今天形成的文化,這條路上不僅僅是演戲,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有內涵。”
開講第一課的濮存昕對大家說:“你們承載著觀眾對北京人藝的希望,在演藝行業高度市場化和繁榮的當下,觀眾的選擇大大增多,買票的理由一定是要知道‘你真行’。”何冰期望,學員們能一直記得排練廳里的橫幅“戲比天大”,這沉甸甸四個字就像北京人藝的精神圖騰,“北京人藝之所以能成為北京人藝,是因為一些看不見的東西,這些看不見的東西是最值錢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