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歡迎進入代碼循環的世界。”4月22日晚,第十七屆中法文化之春暨第三屆“中法思想之夜”沉浸式演出《莫比烏斯環》在北京三里屯CHAO·橋空間上演,用極具未來感的人體動態演出,呈現當代人在虛擬世界中的掙扎與思考。
還沒走進位于地下一層的三里屯CHAO·橋空間,這場沉浸式演出就已“開始”了——當你走進下行電梯,就會看見一位身穿銀白色“太空服”、頭戴大墨鏡的舞者擺好造型,隨著電梯的下行改變動作。這時,地下一層的橋空間里,一大批舞者已就位,有的在調音臺旁邊的臺子上,有的在立柱的周圍,觀眾可在空間里隨意走動,移步換景間就能看到不同造型的舞者。
這是由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與法國里昂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聯合制作的實驗劇場作品《莫比烏斯環》,歷經兩年的時間,由中法師生線上共同創排。“歡迎進入代碼循環的世界。”演出開始的提示音響起,人群中的工作人員提示,表演空間已轉移至夾層的場地上。抬頭一看,一排身著未來感“太空服”的舞者,伴隨著空靈的音樂,用機械師的舞步舞蹈,不一會,他們從旁邊的樓梯魚貫而下,穿梭于觀眾中間,在不同區域開始舞蹈,有的在跳躍,有的仿佛呈現掙扎,有的表現迷茫。
《莫比烏斯環》藝術總監肖向榮說,這是一部具有實驗性的藝術作品,“當代人的日常生活充滿紛亂復雜的信息,人類是科技的締造者、信息的傳遞者、生活的主宰者,但同時也被自身創造的物質控制著,人們的生活環境、生存方式都在接受著種種考驗。”肖向榮說,這種共存狀態類似傳統文化中的“太極”,也與永遠循環的“莫比烏斯環”有共同之處,“我們選擇了莫比烏斯環這個概念,在此基礎上衍生整個作品。”
確定了這個中心概念后,實驗作品中的具體呈現大部分由北師大學生排演、創作。該演出創意及編舞負責人之一戴劍說,這一中心概念與網生代年輕人的心理特別契合,“不少網生代的年輕人從游戲中認識世界,他們對網絡、對真實和虛擬的關系有自己的認知。”演出由秩序、操控、狂歡三個板塊組成,呈現的是在虛擬與現實之間流轉的人類——看似具有真實意識,實則永遠處于代碼的循環運算中。舞者借助人體動態、環境空間的改變與沉浸式觀演方式創新手段,啟發觀眾思考越來越多的“人工制造”與人類本體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