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中軸線深度尋訪”第二站開啟,會員準時在景山公園西門內集合。嘉賓夏凡早早到達,他根據現場客流量做出先上山、再下山的反向路線調整。后來發現,這樣錯峰尋訪,避開了大隊游客和擁堵的山頂,使這次走讀得到充分收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早春的陽光明媚溫煦,微風拂過,令人心情暢快。站在鉆出嫩芽的大樹下,夏凡的開場白十分有趣,他介紹說景山公園原來有非常森嚴的“門禁系統”,把景山分割為前山、后山兩個區域,這套“門禁系統”以山里左門、山里右門為界,前山是景山區域,后山是以壽皇殿建筑群為中心的宮殿區域。
“我們腳下所站的西門北側區域叫蘇州巷,是從清代才被開辟成為京劇外學的訓練基地。清代帝王大多比較愛看戲,比如乾隆不僅建了大量戲樓,而且將戲曲演出融入到各種皇家慶典以及時令節氣的儀式中,這也直接促成了‘徽班進京’,并開啟了京劇200多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到晚清時,慈禧也喜歡看戲,而且非常專業,哪唱錯了她都會在詔書上做點評。當時演戲的人員,一部分是宮里的太監,叫‘內學’,另一部分是來自南方的藝術水平很高的民間藝人,叫‘外學’。于是景山這個區域便被開辟出來成為皇家戲曲訓練中心。如果200多年前我們來到這,一進門,有吊嗓子的,有壓腿的,眼前全是學戲的場景,那可是相當熱鬧。”
“煤山”的稱呼僅是虛言景山并非真埋有煤
在山腳下站定開講,夏凡介紹說景山的名字很多,元代叫青山,明代叫萬歲山,在清代改稱景山,?“當時馬可·波羅來到元大都,寫下旅行日記,其中就有對‘青山’的描述:山上栽著美麗的常青樹,皇帝陛下一旦知道哪里有一株好看的樹,無論樹多大多重,他都命令人將它連根帶土拔起,也要用大象運到這座山上栽種。這座山上樹木四季常青,因此得名‘青山’。”
明代開始,這座山加高加闊,所需土石從哪來的?有會員回答說“挖護城河的土”,夏凡點頭稱對,接著指出,“但還有一個重要來源,就是開挖南海的土石方也堆積到這個山,使整座山體樹木蔥郁,鹿鶴成群,并更名為‘萬歲山’。”
到了清代,萬歲山又被改稱“景山”,取自詩經的“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是斷是遷,方斫是虔”。夏凡強調說清代對景山最大的改變是乾隆時期對于山后壽皇殿的重建以及在山頂增設五亭,由此形成了今日景山的樣貌格局。
美麗的景山還有一個稱呼是“煤山”,明萬歷年間沈德符撰《野獲編》中載:“俗所謂煤山者,本萬歲山……相傳其下,皆聚石炭(煤的古稱),必備閉城不虞之用者”。后來明人劉若愚《酌中志》中反駁道:“如靠此一堆土而妄指為煤,豈不臨危誤事哉!”此外曾任明代京師西城指揮使的蔣一葵也曾說:“萬歲山高聳明秀,隱映宮闕,亦禁中勝境。俗呼為煤山,謬。”侯仁之先生曾明確表示:“傳說山下堆煤,俗稱‘煤山’,但此說并不可信”。夏凡繼續介紹道,建國以來,景山公園管理處曾多次在山上植樹筑道等各項工程,尚未發現有任何煤炭遺存的蛛絲馬跡,由此可見,“煤山”的稱呼僅是虛言,山中并非真埋有煤。
順著山道向上攀登,春花吐蕊,景色宜人。在一處絕佳地點停住,向下眺望,亭亭映照。“景山五亭是景山最著名的建筑,山頂正中間的萬春亭在整個北京都是獨一無二的建筑形制,有歷史學家說它是宮殿式的亭子,比一般亭子的規制級別要高得多。”夏凡告訴大家,據《國朝宮史》記載:“北上門之內為景山,入門為綺望樓樓后即景山也,有峰五,峰各有亭……俱乾隆十六年建”,山巔正中為萬春亭,左右兩邊各有觀妙、輯芳,周賞、富覽四個亭子,“像雙胞胎一樣”兩兩相對、錯落分布在山腰。“萬春亭高15.4米,三層重檐,四角攢尖頂,上覆黃琉璃瓦綠剪邊。觀妙、輯芳亭的高度都是12米,重檐八角攢尖,綠琉璃瓦黃剪邊。周賞、富攬亭高11.7米,重檐攢尖圓形,孔雀藍瓦紫晶色剪邊。”夏凡指著亭子進一步總結,“這五個亭子不僅是用來登山觀景的,它們最重要的功能是供奉五方佛,但除中間萬春亭所供毗盧遮那佛外,其余四亭中的佛像均在1900年被八國聯軍劫掠而去。”
一道墻、一對樓、一條河、一座門雖不著名但很重要
站在山頂,京城景色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夏凡指著萬春亭基臺上標注的兩個數字說:“這里一個標著海拔94.2,一個標著相對高度45.7,這兩個數字是什么概念?景山西門外有一處水準點,94.2米是指從那量到這個劃線面的海拔高度,是沒有算亭子的高度。如果算上亭子的高度,景山的海拔高度是111米,相對高度是63米。”
轉到北面站定,夏凡打開課件冊頁講述歷史上的北京,他首先展示一張1810年的北京城圖,通過上面的標注,能清楚地看到以景山為中心、東西南北四面分布的建筑景觀,并總結出就是“一道墻、一對樓、一條河、一座門”,“雖然它們沒那么著名,但在歷史上也是至關重要的。”
“一道墻”指的是景山東墻外的“內皇城墻”,它由南向北,隱沒在景山東門外居民區的院落之中,夏凡用手標畫重點,“每一段我都進去拍過,尤其這拐角一段正好在居民區外,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訪古。”
“一對樓”,指的是景山北側的雁翅樓,它外觀呈L型,一東一西相對而建,清代曾是內務府的辦公用房,1953年拆除。“當時負責拆除的孔慶普先生還專門寫了拆除雁翅樓的回憶文章。”
“一條河”,指的是景山西墻外的那條暗河,它自北海而來,沿景山西墻向南,一路注入故宮的筒子河,另一路進入故宮北墻繼續向南并東折,流經武英殿、太和門……其實就是我們看到的“內金水河”。
“一座門”,指的是景山南邊的“北上門”,它位于景山南門與故宮神武門之間,曾經是皇城中非常重要的一座門,關于它的始建時間目前也是眾說紛紜,1956年因拓寬景山前街而被拆除。
公元1644年中國出了五個皇帝
拾級而下,到達當年崇禎皇帝自縊的地方,望著石碑,大家紛紛感慨明末清初之時,到底是怎樣的一段風云變幻?夏凡打開圖冊開始講述:?公元1644年1月,李自成在陜西稱王,然后起兵經山西、河北向北京進軍,?3月就打到了昌平。“此時的李自成其實沒有太多野心,還派密使接觸崇禎,表明只要給我點錢、封我陜西王,我就撤兵,還可以幫助明朝去打滿清。可當時的崇禎完全不同意,錢不給、王也不封。最終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皇帝跑到景山東麓的歪脖樹上吊自殺,大明王朝宣告滅亡。在1644年,中國出現五個皇帝,就是崇禎、李自成、順治帝、南明皇帝,還有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的張獻忠,這五位在當時都是正式稱帝有國號的皇帝,這在歷史上非常的少見。”
1644年4月初,李自成與清兵在山海關決戰,最終兵敗回京。4月29日李自成在北京稱帝,第二天火焚京城后倉促離京。5月2日,清軍進入北京城。9月順治帝正式遷都北京,半年時間,整個中國變了乾坤。
夏凡轉而指向石碑,把故事拉近。“1928年景山公園正式開放,歸故宮博物院管理。1931年立了‘明思宗殉國處’的石碑,由書法家沈尹默題寫。1941年又在樹的周圍砌了一米多高的圍墻。1944年,為悼念崇禎自縊300周年,在這又立了一個石碑,由當時的民國教育總長傅增湘撰寫碑文,石碑一直到1955年被撤掉。傅增湘是傅熹年的爺爺,傅熹年是我們在研究中國建筑史時頂禮膜拜的大家。1931年的舊碑拆掉后放在景山壽皇殿院內,1955年籌建少年宮,這個碑被截成兩段當做井蓋使用。1990年在施工中又被發現,幸好截碑時候沒有損傷碑文。而原來的古樹,1966年樹枝被折去、樹皮被剝光,拿去做‘紀念品’,從那以后,古樹就死了。我們看到的這棵樹,是80年代重新移植栽種在這兒的一棵槐樹。”
“建筑群中軸線”和“城市中軸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大家一路向北,穿過靜寂幽深的林園,置身在三座巨大的牌坊之中,壽皇殿到了。
夏凡介紹說:“我們看到門口立的三座大牌樓,顯示了整個壽皇殿建筑群的級別。上面的匾額題字是乾隆親筆,比如南牌樓題的‘昭格惟馨’、東牌樓題的‘繼序其皇’,西牌樓的‘世德作求’等等,都是企盼國泰民安的吉祥用語。”
穿過恢弘的壽皇殿宮門,在東邊紅墻下站定,夏凡支起兩個三腳架,安置他的講課神器——近1米長的大掛圖。大家紛紛在座椅上坐好,藍天與古樹掩映,這處天然大講堂十分有意境。
夏凡手持教鞭,指著掛圖說道,“利用這幾張掛圖是想講一下關于中軸線的一些基礎知識,力圖讓大家不要混淆了‘建筑群中軸線’和‘城市中軸線’這兩個概念。”
夏凡告訴大家,“中軸線”這個詞是1950年代梁思成在他的著作當中率先提出來的,本意是指“中國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統率全局的一條軸線”,這就是“建筑群中軸線”的定義。而“城市中軸線”的概念是指統率整個城市規劃設計的中心軸線,是相對城市而言的。這兩個概念目前經常被混淆,在很多文章中經常出現一些表述上的錯誤,甚至是一些硬傷。
北京中軸線到底是怎么設立的?夏凡介紹這源自元大都最初的規劃設計,中國古代對于一座城市的選址定位以及規劃設計,往往是以自然界的山河湖海為依托,元大都也不例外,它所依托的就是“高梁河-積水潭”水系,也就是現在的“北海-后海-西海”這片水域。
公元1267年元大都在營建之初,首先在這片水域最東端找到第一個點a(今天后海萬寧橋位置),然后經此點做一條南北向軸線,這就是元大都的“城市中軸線A”。再到這片水域西端設定第二個點b,并做南北向軸線,這就是元大都的西側城墻的邊界線B。繼續以A為中心軸線,將B等距對稱翻轉到東側,就得到了元大都的東側城墻的邊界線C,由此元大都最初的東西邊界確定下來。
此后,開始以中軸線A為基準,先營建了皇城與宮城,后期又營建了外圍大都的城墻,但筑造東側大都城墻時發現此地多湖洼沼澤,地基承載力不夠,因此將大都東墻向西平移,相應的元大都‘城市中軸線’也向西平移(今舊鼓樓大街位置),而大內宮城此時已經營建完畢,故元大內的“建筑群中軸線”不再居中,由此整個元大都便產生兩條“中軸線”。此后明朝在營建紫禁城時依托的也是元大內的這條“建筑群中軸線”,這也是我們今天申遺的這條“北京中軸線”。這就是迄今為止北京一些歷史學者爭論不休的中軸線位置問題,另外明紫禁城與元大內是否在同一軸線的問題也是由此而生。
壽皇殿被乾隆升格大殿國寶被劫掠一空
“來,帶大家看看壽皇殿獨一無二的景觀——樹池。”一進壽皇殿,夏凡便指著地面說道,“清內府檔案中記載,乾隆二十年(1755年)10月28日,壽皇殿安青白石樹池28座,有26座是七尺六寸,另二座各五尺五寸。”大家紛紛感嘆,“從來沒留意過,如果不說真想不到,看著毫不起眼,竟然是真正的文物。”
壽皇殿建筑群到底是怎么回事?夏凡給大家展示康熙時期的《皇城宮殿衙署圖》,“這是壽皇殿改建之前的圖,畫的非常細。從圖中看,原來的壽皇殿規制級別要比現在低得多,是單檐歇山頂。”
順治十八年(1661年),二十四歲的順治皇帝駕崩去世,在乾清宮停靈二十七天后,梓宮(棺材)移至景山壽皇殿暫安。停靈百日后,依據滿洲習俗,在壽皇殿前舉行了火化儀式,順治也是清朝最后一位火葬的皇帝。
此后歷經康雍兩朝,壽皇殿逐漸演變為皇家追思緬懷、祭祀祖先的場所。“因此為了提高壽皇殿的規制等級,乾隆皇帝于1750年將壽皇殿遷至整個景山園區的中軸線上重建,規制由明代的面闊三間、單檐,改為面闊九間、重檐。《國朝宮史》記載:‘山后為壽皇殿,殿舊為室三,居景山東北。乾隆十四年,上命所司重建,南臨景山中峰……’從此,景山在皇家狩獵、園林休閑的功能上,又增加了祭祀功能。”
夏凡指著圖強調,“原來壽皇殿后還有一座萬福閣,重建后被移到了雍和宮,并且為了容納18米高的彌勒佛,將原來的兩層變成了三層結構。”
走進正殿,夏凡繼續講道,壽皇殿內分為前、后兩部分,后邊區域被分為九個隔間,每間供奉自康熙之后的歷代帝王和皇后的牌位及生前用品。前邊沒有隔間的區域用來舉行祭祀儀式使用,比如每年除夕,會把自努爾哈赤后歷代帝王的畫像取出,掛到設立的大插屏上,正月初二再撤掉。除了大祭合祀,平時還有告祭。什么是告祭?“就是皇帝會隨時上這來跟列祖列宗念叨念叨,形式比較簡單。據史料記載,乾隆帝曾經一年來壽皇殿307次,光緒帝次數最多,一年來了421次。”
“大家看兩邊擺著的紫檀大柜,里邊就是存放皇帝皇后畫像的,后來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法國遠征軍司令弗雷就將司令部設在壽皇殿,由此殿內的珍寶文物、畫像印璽全被洗劫一空。”
夏凡給大家念了三段文字資料。第一段是當時法軍上尉皮埃爾的日記《北京最后的日子》,“1900年10月23日,星期二,北京。當我推開壽皇殿沉重的大門時,里面一片漆黑。在大殿里我打開一個落滿灰塵的箱子,里面放著上百個君王玉璽……”
第二段是一名叫布里斯的中尉在日記中的文字:“1900年10月25日,這是一個不可忘記的日子,從沒有見過這樣輝煌的殿堂,里面的寶物不計其數。弗雷將軍令我們將供案上許多閃著金光,也是他最喜愛的珍寶存入幾個皮箱中。幾十幅皇帝的畫像,令我們小心卷起、封好,準備獻給盧貝總統先生。”
第三段文字是司令弗雷在1931年9月5日寫給法國國家博物館司司長的:“我的夫人和我通過遺囑,打算將乾隆皇帝皇后肖像及描繪中國皇帝生活場景的繪畫作品捐獻給盧浮宮博物館……”
夏凡的朗讀,仿佛讓大家看到了壽皇殿文物被劫掠的過程和流失的線索,令人心痛萬分,“但這也只是我們中國國寶流失的冰山一角。”
看著眼前的大殿,聽著耳畔的講述,歷史的畫面似乎活了,何等凝重,又何等浩蕩。最后在東配殿,夏凡又多講了半小時關于皇家樂器的專場講座,大家仍覺意猶未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