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北京保利劇院,演員在表演音樂劇《拉齊尼·巴依卡》。 陳昭淋攝
伴著《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音樂旋律,紅色花瓣如雪花般飄落,英雄遠去,雄鷹展翅飛起,觀眾席中不時響起輕輕的啜泣聲……4月26日至29日,以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為原型的新疆喀什本土大型原創音樂劇《拉齊尼·巴依卡》在北京保利劇院連演四場,為觀眾講述感天動地的英雄傳奇故事。拉齊尼·巴依卡的家人們也和觀眾們一同觀看了演出。謝幕時,拉齊尼的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和一雙年幼的兒女被邀請走向舞臺中央,全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音樂劇《拉齊尼·巴依卡》以“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為原型,全劇共分五幕,分別是《帕米爾少年》《帕米爾青年》《帕米爾漢子》《帕米爾勇士》《帕米爾雄鷹》,生動還原了拉齊尼·巴依卡的成長歷程,演繹了一位帕米爾高原少年一步步堅定理想信念,成長為帕米爾勇士的真實故事。他最終在一次義無反顧舍己救人時光榮犧牲,化做自由翱翔的雄鷹,踐行了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永遠守護一生摯愛的帕米爾高原。
該劇舞美設計以多邊形切割的形式,象征著帕米爾高原的山峰、一步步成長的人生階梯以及冰湖面上裂開的冰塊。前層的紗幕則營造了鵝毛大雪卷著急切的風滿天飛舞的景象,把極寒的天氣營造得緊張和激烈。拉齊尼犧牲的最后一幕中,俯視角的冰裂湖面像深淵般充滿了壓迫感,多媒體呈現出救人一幕的真實畫面,又切換到漫天飛舞的花瓣中英雄堅定地轉身。英雄的赤子忠誠和不幸罹難的經歷,以及全體演員們的精彩演出,讓很多觀眾都流下了感動的熱淚。
“劇本是一部劇的靈魂,為了寫好劇本,我們劇組人員上帕米爾高原,和拉齊尼·巴依卡的家人、親戚、巡邊戰友交談,所有人對他的光輝舉動都不覺得驚奇,是謙虛、低調、內斂的拉齊尼·巴依卡的事跡感動了我,我根本不需要杜撰,只需將他真實的事跡有血有肉地呈現給人們就行了。”國家一級編劇、音樂劇《拉齊尼·巴依卡》劇本創作人王鐵軍介紹道。
總導演蔡薇蔓也表示,為了讓更多年輕觀眾喜愛,該劇在音樂設計方面,采用了流行音樂的創作手法和塔吉克風格的音樂相融合,“希望它的旋律動聽、感情細膩,通過音樂、通過旋律本身娓娓道來,給觀眾講述感天動地的英雄傳奇故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