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漫長的季節》日前在騰訊視頻收官,劇中跳著拉丁舞、懷抱“小李”的馬德勝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演員陳明昊,他一直深耕戲劇舞臺,他是阿那亞戲劇節上與章子怡、孟京輝齊名的藝術總監……有很長一段時間,他留著齊肩的頭發,蓄起胡須,“打心底里希望別有人找我演影視劇”,他還是更喜歡舞臺,舞臺讓他自由。
而隨著年齡增長,現在的他不再把舞臺和影視割裂開,兩種不同的表演形式,讓他有了相輔相成的領悟。他很少看自己演出的作品,用他的話說,這大概就是演舞臺劇留下的習慣,“舞臺劇演完也就沒有了,也看不了回放。”但他準備留出時間好好看看《漫長的季節》。因為他喜歡能從內心激發出能量的角色,比如馬德勝,雖然老年妝每天要化五六個小時,但他享受這樣的過程,“我感覺這就像是對人物和表演的一種儀式,我這五六個小時就獻祭給了接下來要表演的馬德勝。”
(資料圖)
關于《漫長的季節》
寵物狗“小李”,是照著陳明昊找的
老年馬德勝的全妝,每天要化五六個小時,雖然這過程很辛苦,但陳明昊挺喜歡。他覺得這樣看著自己一點點變老,還能有好多時間放空或思考,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拍攝期間的某一天,他看著鏡子里老去的自己,忽然覺得馬德勝是不是應該有個“伴兒”,養一只寵物?于是,他把這個想法跟導演辛爽說了,“本來沒抱太大希望,因為拍動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已經開拍一段時間了。但大家都覺得這個想法挺好的,不過也沒覺得這個方案特別可行。”
后來,有一天吃飯時,辛爽忽然叫陳明昊過去看看,一進屋陳明昊就看到了“小李”,“他(辛爽)說有好幾只備選,他一眼就看中了這只。”導演辛爽也在接受采訪中提到過,馬德勝的寵物狗“小李”就是照著陳明昊的樣子去選的。
為了和“小李”培養感情,陳明昊養了“小李”好一段時間,原本他還想著拍完戲,把“小李”帶回家,但礙于自己的工作性質總不在家,以及“小李”過于喜歡在屋子里拉屎,只能作罷。其實這也是陳明昊很喜歡《漫長的季節》這個團隊的原因,“我覺得這個年輕的團隊,一直都在一個很飽滿、很旺盛的創作狀態中。”這也是為什么他每天化五六個小時的老年妝,依舊會享受那個過程的原因,“充滿了力量,你才會覺得做這件事是值得的。”陳明昊說。
馬德勝不是“瘋批”,而是瀟灑
陳明昊生活中也認識幾個做警察的朋友,“任何一個職業,長期在這個行當中,身上都會很自然地帶有相關的職業屬性。”陳明昊為了找到馬德勝的這股勁兒,有段時間總去找朋友聊天,“就是去聊天,觀察他的樣子。”
陳明昊的這位朋友,雖然如今已退居二線,但當兩個人聊到“抓壞人”這件事時,對方的眼睛里還是閃著光。而這股勁兒,陳明昊覺得也非常適用于馬德勝。“馬德勝在外人看來,好像是帶著一種責任或做警察的職業操守,但我覺得就是執著。”
而就是這樣的馬德勝,當案情的走向與他的判斷呈相反的方向發展,他又無力回天時,選擇了離開,離開這個原本他視為信仰的職業。對于馬德勝的這個舉動,很多觀眾覺得他太“瘋批”。但陳明昊覺得馬德勝不是“瘋批”,而是瀟灑,“他這個人注定走不遠,但是他不給自己留遺憾。”
陳明昊也聽到很多人評價警員小李,也就是劇中后來的李局,是一個活得很明白的人。但陳明昊覺得:“他(李局)可能只是世俗意義上的活得明白,但站在人生的角度上看,我覺得馬德勝活得更明白。”
一夜沒睡、腳還帶傷,跳了第一場拉丁舞
劇中,馬德勝老年出場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在老年活動中心參加拉丁舞選拔賽。這場戲和這段舞蹈,也成了《漫長的季節》最經典的片段之一。陳明昊笑稱自己之前完全不會跳舞,進組前他在北京找了一個舞蹈老師,“我在舞蹈學院找了一個朋友教我。剛上來也不是學舞,他就給我講了一下拉丁舞的理念,就是自己要跟自己較勁,然后舞伴之間相愛相殺的這種感覺。我覺得這個舞蹈的勁兒,跟角色還挺像的。”
后來進組,劇組也給陳明昊找了一位拉丁舞老師,就是劇中老年馬德勝的舞伴。陳明昊對這段戲,也傾注了很多時間和心血,練到自己滿意的階段。但在拍戲的過程中,他的腳被砸了,而且傷得比較嚴重,“包括你們看到的有一場邢三(楊一威飾)打架的戲,馬德勝作為警察,應該第一個沖過去,但當時我的腳是腫的,根本走不動。”陳明昊解釋道。所以,劇中為了合理這段劇情,加了一句臺詞,就是馬德勝不屑地表達,抓邢三根本不值得他出手。
劇中跳舞的這場戲,是陳明昊殺青前的第二場戲,前一天夜里他一點收工,只睡了一個小時,又起來開始化妝,一早開始拍。“一夜不睡,然后跳拉丁,你說得多瘋狂?”當時的陳明昊,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都達到了一個極限。不過他很快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心理支點,“馬德勝也不是專業跳舞的,他也是業余愛好。”拍這場戲的當下,馬德勝也給了陳明昊一些莫名的力量,“我想著馬德勝的命運都這樣了,我這點兒事對于馬德勝來說算什么?坦然面對,瀟灑點兒唄。”
關于戲劇和表演
舞臺表演和影視表演不同,后者更難
不久前,在采訪《漫長的季節》中傅衛軍的飾演者蔣奇明時,他曾透露原本作為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總監的陳明昊,還邀請他一起合作阿那亞戲劇節開幕大戲《紅色》,但因為檔期原因,最終沒能合作。而談到蔣奇明,陳明昊也對他夸贊有加,“他之前也演過很多話劇和音樂劇,很棒的演員,很有力量。”
說到舞臺表演和影視作品,深耕戲劇舞臺多年的陳明昊認為,確實不是同一種表演。這幾年,陳明昊也陸續接拍了一些影視作品,用他的話說,“得掙錢,得吃飯呀。”而在拍完一些影視劇后再回到舞臺,至少對他來說,還是有很多關于表演的思考的,“這兩個方式的表演,看上去差不多,但其實完全不一樣。”他覺得影視表演更難。“不是一個勁兒,在舞臺上是觀眾捕捉你,對于自我的關注更高。而影視劇中,要按照角色真實的狀態去生活,甚至到分不清自己和角色的程度。”這兩種不同的表演形式對陳明昊的幫助都很大,“其實,這會讓我去思考,怎么找到自己覺得更好的表演狀態。”陳明昊表示,到目前為止他對于表演仍在學習的過程中。
陳明昊也毫不掩飾自己對于舞臺和戲劇的熱愛,在他看來,一場演出就像是演員和觀眾的一個約定。“幾月幾日幾點開演,大家不管用什么方式都會準時抵達劇場。聚在這里,大門把我們和外界隔開。在里面我們又一起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這個時候不用想家里的老人、孩子,或者什么棘手的工作,心沉下來,在黑暗中看到一些光影、音樂和臺詞,我覺得人的狀態也會發生變化。我真的覺得這是很奇妙的事情。”
表演是用身體在創作,努力于天賦之外
而說到舞臺劇,提到陳明昊就不得不提導演孟京輝,兩個人相識很早,并且共同創作過很多作品。“我們兩個算亦師亦友吧”,陳明昊這樣評價他和孟京輝的關系。孟京輝曾在采訪中調侃陳明昊是個“奇奇怪怪的人”,陳明昊聽到后立刻反駁道:“他才是奇奇怪怪的人呢,你看他說的話,就奇奇怪怪的。”
陳明昊承認,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但是他覺得其實每個人都和別人不一樣,“就算我是個怪人,我肯定也不會覺得自己奇怪的,不信你問問你身邊覺得怪的人,他們會覺得自己怪嗎?”
在戲劇界,陳明昊獲得過很多殊榮,也有很多人評價他是“表演天才”,對于表演天賦,陳明昊覺得肯定是有點兒的,“藝術創作肯定需要天賦,別人費半天勁兒辦不到的事,在你這兒輕松地就獲得了,或者就感知到了,這也沒辦法,沒法比。但是這并不代表你多聰明。我覺得做演員該努力的地方是在天賦之外,該努力還是得努力,因為你熱愛,你就要付出。”
常年深耕舞臺劇表演,陳明昊很少回看自己的作品,就連《漫長的季節》他都還沒來得及看,“這個劇我是準備看的,但現在每天忙戲劇節還沒來得及。”他坦誠,不愛審視自己的過去。“我知道還有很多未知的東西沒被挖掘出來,表演其實就是用身體去創作。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發生一些變化,更成熟也更復雜了,但該單純的東西還在散發光芒,這些都決定著你的表演。”
對話
新京報:短胡須、中長發……你給大眾留下的外在形象很深刻,會考慮改變一下嗎?
陳明昊:其實現在已經不是那么長的頭發了。有很長一段時間確實是頭發到肩膀了,那個時候也釋放了一個信號,我要干自己的事兒了,不用找我演影視劇。
新京報:之后會把精力更多放在舞臺上,還是繼續嘗試影視作品?
陳明昊:我覺得都會有吧,馬上要阿那亞戲劇節、烏鎮戲劇節了。戲劇節是一個特別好的事,就是一種自由的狀態,然后把大家聚集在一起享受戲劇。戲劇也一直是我自己最喜歡、最想做的事。影視劇也愿意嘗試,現在我越來越不把這兩種形式分開了。
新京報:很多人都說好的演員需要生活的磨煉,你怎么看?
陳明昊:需不需要,生活都會磨煉你,可能更多的經歷能讓演員有更多的體驗感。
新京報:這次,為什么選擇《紅色》和《海邊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作為阿那亞戲劇節開幕和閉幕大戲?
陳明昊:《海邊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阿那亞戲劇節第一屆的開幕戲,今年用它閉幕,就是我們一起去迎接太陽,它的核心還是莎士比亞那句話——東方朱麗葉就是太陽,這句話其實給了我特別多的希望,任何困難的時候,太陽照常升起。一切可能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但是我們看向太陽的時候,它的能力已經給到你了,所以我覺得用它作為閉幕大戲有撫慰人心的感覺。我又不是個喜歡簡單重復的人,當然這個戲也不是那種傳統的表達,各方面都是根據氛圍和環境的一種心愿的達成。隨著時間,它也在變化,它又生發出了開幕的《紅色》。這兩個獨立的作品其實對我來說是一出戲,上半場演出三天、下半場演出四天,中場休息三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