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有什么共同點?如果愛瑪·包法利最后解決了破產危機,她是否可以避免悲劇的結局?近日,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格非最新修訂的散文與文學評論集《小說的十字路口》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上述問題都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小說的十字路口》分為三輯,收錄了他的文化隨筆、讀書筆記與文學評論,其中既有對卡夫卡、福樓拜、托爾斯泰、博爾赫斯等文學名家經典作品的解讀,也有對英瑪·伯格曼、門德爾松等藝術大師的作品鑒賞,每一篇都蘊含了他豐富的閱讀、寫作及授課經驗,文筆犀利,見解獨到。
文學愛好者的閱讀指南
對于很多文學愛好者來說,格非的名字并不陌生。早在30多年前,格非就以他先鋒派作家的身份在國內文壇和讀者圈內廣受贊譽,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中篇小說《隱身衣》獲2015年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長篇小說《江南三部曲》獲2016年茅盾文學獎。同時,他還是清華大學中文系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文學創作與研究中心主任。
如果說小說家的身份為格非講授文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體現的是一種持續性的思考和與時俱進的分析能力,那么作為教授的他對文學作品的分析,更是天然充滿“傳道授業解惑”的柔和的體諒,少了高高在上的偏激的審視。
在分析《包法利夫人》與福樓拜時,格非認為讀者有時容易陷入對主角“存在意義”的苛求,仿佛一個故事的主人公如果不是生來完美的,就必須是為諷刺而生的。他本人對愛瑪“浪漫的夢幻”破滅的解讀,給讀者指明了另一種閱讀的邏輯:“……如果說作者對愛瑪有一點點指責或哀嘆,那也僅僅在于,在作者看來,愛瑪對1848年以后資產階級社會的現實完全缺乏了解,當她在外省農場的閣樓上貪婪地閱讀愛情小說時,她身處的法國社會已經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浪漫’產生的土壤和氣候都已消失殆盡。愛瑪身上的‘浪漫’對于作者來說,猶如一根探測器。作者試圖用它來衡量一下社會的庸俗、殘酷程度?!?/p>
文學創作者的經驗之談
在《小說的十字路口》中,格非也分享了他在多年小說創作過程中的感悟和體會。
他認為作者和讀者作為文學作品創作和接收的兩端,最理想的關系應當是在作品中彼此尋找。寫作在某種意義上類似于躲貓貓,作者躲起來,設置重重機關、驛站甚至彩蛋,然后等待最終被讀者找到;而閱讀則是讀者不斷通關尋找作者的過程。在這種雙向奔赴中建立起某種美學上的認同,這是小說最迷人的地方。而這種迷人,實際上受作家控制的部分是有限的。作家自身的創作過程中,開始可能只需要一個靈感、一個隨機的人物,但當行文漸進,故事的內容越發復雜飽滿,作家設置的所有人物、所有線索都已經決定了,這就意味著它們在后來的發展中必須遵循既定邏輯,從而強烈地牽制住作家,讓作家不能再天馬行空,隨心所欲。創作者再賦予人物的語言、行為已經不再完全出自“創造”,而是跟隨故事自身的發展軌跡。
在書中,格非這樣寫道:“從某種意義上說,并不是作家賦予了作品智慧。相反,小說自身的智慧一直在引導和教育著作家……一個作家在構思作品時,不能過于周全。有時,一個作家的初始意念過于強烈,其結果是意念本身在寫作過程中自始至終都控制著作者,作者成了某種意念和價值的奴隸?!?/p>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