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國內文學圈,索南才讓是一位實力不斷被看見的青年作家。2022年8月,索南才讓因作品《荒原上》獲得第八屆魯迅文學獎之中篇小說獎。這個與蒼天大地為伴的草原牧民小說家,成為青海省首位獲得魯迅文學獎的作家。站在魯獎頒獎臺上,索南才讓說:“我感恩我的草原,我想用我的文字,真誠地書寫廣袤的草原和草原上那些可親可敬的人們?!?/p>
【資料圖】
早在獲魯獎之前,出生于1985年的索南才讓在青海乃至全國文學界就頗有名氣。2020年,索南才讓的中篇小說《荒原上》發表于《收獲》雜志第5期,年底登上了“2020《收獲》文學榜”。2021年10月,他憑借作品《荒原上》獲得第六屆華語青年作家獎。
近日,索南才讓獲獎后的首部小說集《找信號》由譯林出版社推出,收錄了他8篇中短篇新作,展現粗糲而真實的自然環境與牧民生活細節,以及時代浪潮中草原上人們真實的生存狀態和心靈印記。
仿佛擁有雙重面孔 索南才讓是一位“天生小說家”
對于索南才讓的獲獎,最不意外的可能就是他獲獎篇目首發雜志的編輯吳越了,吳越對他的稱贊毫無保留:“索南才讓就是我們一直在期待的那一類天生的小說家。”
這個“天生小說家”仿佛擁有雙重面孔。在作家朋友眼里,他帶著草原的浪漫與粗糲,“趕著牛羊”,從一個牧場輾轉到另一個牧場,偶爾還要在深夜與狼群對峙;而在他的牧民朋友眼里,索南才讓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存在:“在一幫不識幾個字的朋友中,我居然在寫小說,這對他們來說實在不可思議。因為我也只讀過幾年書,他們不明白我怎么會寫出幾十萬字?!?/p>
索南才讓本人有著比較傳奇的經歷:從14歲起就挖過蟲草,做過工人,當過保安、配菜生、鐵路護路工、獸醫。他愿意稱自己為“最后一代游牧人”:“游牧生活到了今天,已經不存在真正的純粹性了,我們這一代人也許就是最后的游牧人。”正是這一身份,帶給了他責任感或者是使命感。
記者2021年10月在成都大邑安仁見到過索南才讓,他皮膚黝黑,性格開朗和善,笑容燦爛。在接受采訪時他說,早些年間,他還需平衡生活與寫作的問題?!拔议_始寫作的時候,也是我在游牧的時候,白天很少有時間,到了晚上又很累,有的時候還有其他事情,所以生活和寫作存在兩難,這不是對我個人而言,對很多作家都是一個難題。但是有些作家就能找到平衡點,我也是費了很長時間、很大的精力才在生活和寫作這兩者中間找到平衡點,然后堅持寫下去?!?/p>
記錄最后一代游牧人 《找信號》是草原文學的一顆碩果
不同于徜徉于民族歷史、特殊風物的少數民族作家,索南才讓的關注點多在當下,在牧民的內在精神和心靈。
草原文學,歷來是中國文學體系中耀眼多姿的一個脈絡。云朵般的牛羊、如海浪般起伏的草原、飛馳的駿馬,對這些風物的描寫,常常是草原文學區別于其他地域文學的顯見特征?!墩倚盘枴纷鳛椴菰膶W的一顆碩果,卻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責編吳越認為,“索南才讓的小說多半寫的是高寒草原牧區的故事,但并不因此而讓讀者感覺遙遠。相反,作家擁有一種奇異的貼切與入微的捕捉力,讓阡陌相通的人性鋪陳、張揚于穹窿宇宙;而那些相對異質的文化景觀,則通過他別致而不失精確的漢語得以安頓和自在?!?/p>
作為常年往返于冬牧場、夏牧場,與惡劣天氣短兵相接,和茫茫原野四目相對的牧民作家,索南才讓的語言似乎也裹挾著牧場的風霜和烈日。評論家行超總結道:“索南才讓的小說充滿了粗糙的、近乎原始的力量感。在這個意義上,索南才讓以及他的寫作,本身就具有一種珍貴的異質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