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今年閏二月,眼下雖已是公歷5月底,農歷還未到四月中,顯得春天尤其漫長。而天時并不管人們如何用置閏調節歷法,該熱就熱起來。這時夏熟作物進入生長關鍵期,農事也到了最要緊的時節。
“青黃不接”這個詞本意說的是夏初陳糧已盡、新糧未熟的狀態。過去這個時候糧食不夠吃,人們就要想方設法從野菜入手,解決吃飽肚子的問題。食用野菜,有悠長的歷史,古文詩詞中也多有對野菜的描寫,只是讀者往往沉醉于詩的悠遠意境,并不留意這些植物還有度荒的作用。
《詩經》中便多有對野菜的描寫,如《南山有臺》,如《采薇》。“南山有臺,北山有萊”的“萊”據說指“藜”,俗稱“灰灰菜”。“采薇”的“薇”即“藿”,也就是野豌豆苗。古時藜藿常并稱,當人連藜藿都吃不上,大體也到了極困厄的時候。灰灰菜夏初當令,焯燙后可以涼拌、清炒,也能和面粉一起蒸食。“薇”因《史記》中伯夷、叔齊首陽采薇的故事,更多了一分高潔意味。
樂府古詩《長歌行》意在勉勵人應盡早努力,其中首句“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的“葵”為冬葵,古時是重要蔬菜,后來隨著蔬菜品種日益豐富,便不常見了。冬葵夏季可以采摘食用,制成湯羹口感滑爽、味道清香。冬葵和灰灰菜一樣,也可以和面蒸食。
曾經食用野菜以和面同蒸為最主要方式,清末民初寫北京風俗的著作,多記載農歷四月以榆莢和糖面蒸食,謂之“榆錢糕”。這如甜點般的存在,用意也是盡量能夠讓人飽腹,至于味道如何反倒是次要的。
北京舊俗,農歷四月還要吃青蒿。青蒿也名牛至,經冬不死,春則因陳根而生,故農歷三月時稱為“茵陳”。三月時藥力最勝,可以取之泡酒,有清熱和舒筋活絡的作用。到四月,藥力小了,可作為蔬菜食用。有兒歌說“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砍柴燒”。
小滿過后小麥灌漿,未成熟的麥粒,顏色尚綠,味道已清甜可口。農村孩子有時直接咀嚼麥粒,享受這份獨特的味道。或者用火微微炙烤,更能增加香氣。清初孔尚任在《節序同風錄》中記載了一種新麥吃法,把新麥微炒,碾為條,稱為“碾饌”。至于味道如何,怎樣烹飪,不曾提及。生活在清中期的李光庭于《鄉言解頤》中說得更為詳細,麥粒要取將熟含漿的,待磨成條后,用肉絲、黃瓜、萵筍拌食,別有風味,鄰里間常作饋贈之用。還有專門只送麥粒的,謂之“食新”。
農歷四月初八傳說為釋迦牟尼生日。過去,在這天也有幾種特別的吃食。如北方會食“不落夾”,也稱“不落英”,此處的“不落”大概是桲欏的訛寫。孔尚任說不落英系用大槲葉包黍米,長四寸闊一寸。槲即是桲欏樹。這種食物實際上是一種用桲欏葉包的粽子,可見粽子也非端午專屬。蘇浙皖過去有在四月初八食烏飯的風俗,把糯米飯用南燭樹葉汁染為黑色,據說也有些藥用價值。總之,這天宜吃甜食。
若說吃甜,還得是瓜果。沈朝初做《憶江南》一組,詠蘇州四時風景,寫到瓜果時有“蘇州好,光福紫楊梅。色比火珠還徑寸,味同甘露降瑤臺。小嚼沁桃腮。”還有“蘇州好,沙上枇杷黃。籠罩青絲堆蜜蠟,皮含紫核結丁香,甘液勝瓊漿。”不只蘇州,夏初各地瓜果都陸續上市,正堪大快朵頤。
關鍵詞: